因材施教,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重要作用
2016-05-30伍仁胜
伍仁胜
【摘 要】因材施教,体现在现代化的教学中就是分层次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让他们更容易学习知识,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质量的有效教学受到人们的重视,教育不再是一种形式,而是有更加严苛和科学的标准。数学作为基础科目,其教学质量自然非常重要。但是因为每个人的天赋或者初级阶段的基础不同,所以在学习能力和承受度上表现出一些差异。最好的教学办法就是划分这种差异,用个性化的方法教学。本文笔者通过对“因材施教”的分析,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的重要性,希望能引起教育者的重视。
【关键词】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 分层次 教学 重要性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需在相同的环境下接受教育。而且因为小学毕业直升初中不需要考试,因此同一班级学习水平良莠不齐,甚至有很大的差别。这样就给老师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不知道应该迁就哪一方的学生。所以都是在保证多数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而对学困生问题却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笔者认为“不丢下一个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采用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基础和接受能力来设计学习目标,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其主要的教学意义是:
一、分层次教学符合国际及传统教学的精神理念
著名美国教育家卡罗尔认为,学习结果不取决于遗传因素或者是智力区别,而更多的是学习速度上的不同。数学家布鲁姆的实验证明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相同的学习水平,只是所用的时间不同。学习好的学生用时比较少,学习差的则用时多。这些理论和实验数据证明了分层次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说明在培养学生方面应该注意方式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也有类似于分层次教学的思想。例如《论语》中记载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其认为教学的基础就是对学生的了解,体现了“知人”的重要性,只有认真分析学生的个性,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教学。孔子还将学生分为“上智”、“中人”、“下愚”,并根据学生素质的不同进行分类教学。这些都证明分层次教学自古就有,当时的教育家就已经比较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层次教学。
二、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能够使教学最优化
刘宗海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成功教育机制的三要素是:期望、机会和评价。而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组成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期望,这样能够给他们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能够有更多提高的机会,也就能得到更多积极的评价,自我评价也会提示,自信心提高。而不同的教学目标不是人为划分档次,而是通过众多不同小目标的完成,达到学习成绩提高的目的,尽可能达到相同的阶段性目标。如学习“倍角公式”时,对优等生的目标制定为会推导公式,并在复杂题型中灵活运用。对中等生的目标制定是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而理解公式。而对学困生的目标则是牢记公式,解决简单的三角函数问题。
因此分层次教学是给每个层次的学生以合理的施展空间,成绩较差的学生不会因为学习较快学生的干扰而无法充分获得课堂知识,学习较好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较差的学生而拖慢进度。他们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只是走的路径,走的时间不同,付出的努力和汗水也不相同。初中数学正是基础学习阶段,只要方法得当,每个人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很大的提高。这就是数学分层次教学的最优化办法,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学习数学,不断进步。
三、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学困生的转化
通常,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班级内都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不论教师是否有意为之,但是学生的感受却很真切。他们感觉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学习上,都被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压制”,感受不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久而久之就失去学习积极性,学习习惯差、不遵守纪律、不完成作业等。也许他们只是为了让老师多一些关注,只是难以跟上老师的课堂节奏而已。采用分层次教学办法,老师会有意识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对学生课堂问题的回答也会降低要求,同种层次的学生在一起能够更加积极回答课堂上的问题,老师的评价也会更加中肯,会给学生更多的自信。这样一来学困生能够从意识上感觉到自己的提升,成绩有提高,自信心更强,学习更加积极,又能继续提高成绩,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甚至可以带动周围的同学一起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这就是分层次教学的魔力,因材施教的魔力。
四、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让优等生有更大发展空间
虽然老师都比较喜欢优等生,但是在教学中受到忽视的也往往是他们。因为老师不可能根据这些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安排学习进度(多数是根据中等生),这对优等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他们会感觉到课堂教学的无聊,老师对自己会的知识点还要讲很多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日复一日的课堂“吃不饱”现象,也会让他们养成懒惰的习惯,比较高傲、自大。而采用分层次教学之后,老师对尖子生认为比较简单的数学基础知识可以跳过,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拓展知识、开阔视野,操作实践性数学教学上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潜能。而且从实践的效果来看,优等生之间容易形成竞争氛围,争先恐后地解决问题。他们的成绩不仅突飞猛进,而且也相互影响形成很多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五、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让中等生更有学习动力
在同一学习环境下,中等生认为有学困生“垫底”,自己不是最差的,没有很强烈的学习动力,认为处于中游水平就已经不错。而且虽然老师是针对这部分学生讲解,但是其理解速度还是被有意识拉慢,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涨。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之后,这部分学生集中在一起,也就有了“三六九等”,每个人也都不敢懈怠,不敢浪费学习时间。努力向自己的前一名看齐,实践也证明,中等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且通过与尖子生的学习交流,他们收获更多的学习经验,在学习团体中流传开,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大家能轻松而不失紧张,快乐而不失嚴肃地学习。
总之,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之法,是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最好解读,给每个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发展空间,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也提升其能力,使之有目标,有科学方法地有序前进。
参考文献
[1]叶伟东.“因材施教”——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