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2016-05-30吴朝良

未来英才 2016年12期
关键词:渗透美育小学语文

吴朝良

摘要: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由爱美而动情、由动情而晓理、由晓理而实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各种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教材内容中的审美内容及形式,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

一、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注重审美的表率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应符合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教师自身的形象和精神体现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身教甚于言教,教师的仪表、教态、语言的表达、书写及板书的设计、作业作文的批语等都无不给学生以无形的感染。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都首先做到符合审美标准要求:端庄大方的仪表,自然和谐的教态,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漂亮的字体,规范工整的艺术的板书设计,流畅规范的批语……这本身就是美,就能给学生一种享受、美的陶冶,起到耳濡目染的熏陶作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受到影响,乃至效仿。而与之相反的不拘小节、邋遢拖拉的仪表,扭捏拘谨的教态,口齿不清、言不达意的语言,潦草杂乱的书写等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据笔者调查,在一个教师写字好的班级,学生普遍写字都好;而在一个教师写字潦草或较差的班级,学生亦然,大多较差。的确,教师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不在对学生造成影响,几年下来,效果显著。鉴于此,语文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好在教学中人格美的魅力,给学生做好审美教育的表率。

二、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陆游的《游园不值》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个写景的句子,展现了深邃的藝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原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画意:春暖花开,诗人在小心地走过苍苔时,忽然看见一枝美丽的红色杏花从墙头伸出来,在风中摇曳……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程度较差学生也能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丰富学生内心情感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课文《鸟的天堂》中作者写道:“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用得特别传神,它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树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词语我们如不引导学生认识琢磨,就很难体会出文章所表达的美感。

四、创设愉悦的审美环境,注重美育的渗透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从感知美的表象入手,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因为这是审美的基础,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必须在他们眼前显示鲜明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审美环境,通过插图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渲染美的气氛,并运用直观教具展示文章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的构思。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借用富有感情的语言揭开“序幕”:“同学们,你们记得大年夜吗?大年夜对我们来说多么美好啊!一家人在温暖舒适的房间里,围坐在圆桌旁,品尝着美味佳肴,享受亲人团聚的快乐。精彩的电视节目,辟辟啪啪的鞭炮声,陪伴着我们迎接新年的到来……但是,你是否想到过,在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有个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穿着一身破烂的衣服,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喊着卖火柴……”

五、培养浓厚的审美氛围,感悟美育的关键因素

要使小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烈的诱导力,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我对学生曾讲过一首儿歌《小小的船》,在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时,我除了按常规指导学生注意恰当的停顿和读出重音外,还指导他们读出“弯弯”、“小小”、“闪闪”、“蓝蓝”等叠字词所表达的可爱、亲切、赞美之情。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月夜星空”的图像,启发学生边看边想象诗歌中的美景,激发学生内心视象,把诗中内容清晰、形象地再现于自己的脑海中,最后,师生一起跟着录音磁带唱《小小的船》这首歌。整节课学生都十分投入,儿歌内容也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总之,小学语文的教学要从根本上把握当代小学生和小学语文教材的审美特质,必须遵循审美的规律,将教学活动的过程当成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一个由发现美,到感受美,最后到拓展美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黄纪刚 谈小学语文美育教学.《神州》,2011(8).

猜你喜欢

渗透美育小学语文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