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贝柳斯《F大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创作特征及演奏技法分析

2016-05-30翟雪莹

西江文艺 2016年10期
关键词:曲式分析创作特征演奏技法

翟雪莹

【摘要】: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作为北欧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被誉为芬兰国家的“精神领袖”。他一生都致力于将芬兰的民族音乐推向国际的舞台,创作集中在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创作领域涉及非常广泛,有管弦乐、室内乐、管风琴曲、钢琴曲、歌剧、戏剧配乐、清唱剧、合唱、音乐剧、独唱与乐队作品等。《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创作于1893年,是他的早期钢琴作品。本文希望借助分析该曲的第一乐章,帮助人们了解西贝柳斯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奏风格,促进人们对西贝柳斯这位芬兰民族音乐家创作中的北欧芬兰音乐元素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西贝柳斯;曲式分析;创作特征;演奏技法

一、西贝柳斯生平及创作背景

1865年12月8日,讓·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出生于芬兰南部的一个小镇上。他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北欧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一生中创作了无数的经典作品,有享誉世界的《芬兰颂》、以芬兰民族史诗《卡勒瓦拉》为灵感创作的交响诗《库莱尔沃》、交响幻想曲《波约拉的女儿》、传奇曲《勒明基宁组曲》及七部交响曲等作品。

西贝柳斯在钢琴领域的创作集中于1893—1929年,数量有127首之多。《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创作于1893年,是他的早期钢琴作品。同期的作品还有《六首钢琴即兴曲op.5》等。奏鸣曲这一古老的体裁,在古典主义时期就得到了完善,身为北欧民族乐派的西贝柳斯,即使只创作了《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和另外三首小奏鸣曲外,但他丰富的运用了芬兰民族音乐元素,使得这一古老的体裁又重新绽放了光彩。

《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的创作背景是:芬兰在19世纪初战争失败后沦为俄国的附属国,1890年,俄国颁布的法令激起了芬兰人民的爱国之情,全国掀起了爱国主义浪潮。该曲就是在芬兰人民英勇反抗俄国统治的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传递出芬兰人民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的民族气质。西贝柳斯作为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把浪漫主义后期的音乐手法与传统的芬兰音乐元素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不愧是芬兰民族音乐的开创者。

二、《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第一乐章曲式分析

西贝柳斯作为浪漫主义后期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在该曲中使用了传统的奏鸣曲创作技法和一些新的元素。具体分析如下:

呈示部:主部F大调,分为a、b、c三部分。a部分是第一乐章的主题,结束在F大调的Ⅲ级和弦上,推动了音乐的发展。b部分双手是同步的音阶性的流动旋律。c部分以Ⅱ级和弦开始,结束在Ⅴ7上,是开放式的终止。主部的旋律为全曲奠定了欢快的感情基调。连接部的调性发生转变:F大调—降A大调—降E大调—c小调。其中还引入了全新的素材,出现了大量的变化音。副部是抒情性的旋律线条,其中出现了大跳、十度和弦、八度双音,这不仅扩大了音域,而且丰富了音响效果。结束部中75—80小节中每小节第一个音是c小调的主和弦,是一个隐藏旋律。这与浪漫派代表人物舒伯特等作曲家的创作手法有相似之处。在95—98小节转入E大调,为展开部作准备。

展开部:引入部分中引入呈式部的副部主题和一些新颖的材料。左手十度大跨度和弦和右手八度和弦的宽广音域使全曲达到了高潮。展开中心是引入呈示部主题进行发展的,151小节中旋律转入右手中音区,左手伴奏转位以低音持续加密集的十六分音符上午伴奏形态。203—204小节是属准备部分,这两小节不同于传统的作曲手法:属准备出现在右手而非左手,并以F大调音阶形式结束来强调属准备。这是西贝柳斯的一大特色。

再现部:205—252小节是基本再现。副部在原有下行二度,上行五度基础上转位持续二度进行,之后六度大跳与之前的形象不同。结束部巩固了主部的调性。313—317小节的Ⅳ—Ⅱ—Ⅰ的和弦连接使得音乐在庄重的氛围下结束第一乐章结束。Ⅳ—Ⅱ—Ⅰ的结构,这种由Ⅱ—Ⅰ的终止式可以看作是变格终止的一种,这也是西贝柳斯创作手法的一大特色。

三、《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第一乐章的创作特征

1.西贝柳斯在1890年左右创作的《六首钢琴即兴曲op.5》为《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六首钢琴即兴曲》被认为是不太成熟的作品,是“试验品”,但是这成为了西贝柳斯具有卡勒瓦拉主义的浪漫色彩的首部钢琴作品。《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第一乐章的主题与第三首即兴曲的中部联系起来,可以看作是第三首即兴曲中部的延续。所以,六首即兴曲的写作为F大调奏鸣曲的创作奠定了初步的写作基础。

2.《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第一乐章中西贝柳斯对主题的处理手法影响了其对后期交响乐的创作。西贝柳斯认为,主题应该是由一段音调优美的乐句组成的,是在F大调的上主音G上构成的强有力的旋律走向,而第二主题则是相对安静的。在西贝柳斯的D大调第二交响曲中,他使用了a—b—a—b的结构形式,两个对比性质的乐句并列在一起。这表明,西贝柳斯作为浪漫主义后期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对主题与主题的关系的把握、主题间的强烈对比等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3.西贝柳斯独特的创作手法引导着芬兰国内其他的作曲家进行钢琴创作,其在转调和和声的处理手法上极具新意。例如本曲呈示部的结束部分接近尾声时,西贝柳斯提前从F大调转入E大调,并且使用省略Ⅲ级和弦的三音作为转调的过渡和弦。进入展开部时,使用了E大调的Ⅲ级和弦进入展开部的手法,这在重视功能性和弦的古典主义时期是极为少见的。Ⅲ级和弦具有主、属功能性,这样的运用体现了西贝柳斯对古典时期创作手法的继承和创新。第一乐章各部分的结构较规整,且音乐的构思始终围绕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展开,这种创作手法与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是一脉相承的。

四、《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第一乐章演奏技法分析

优秀的演奏家除了要把握作曲家的生平、风格及创作该作品的时代背景、表达的思想内容外,还要具有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演奏水平。下面从触键、速度与力度三方面简要分析下第一乐章:

1.触键

触键的方式有连音(Legato)、跳音(Staccato),即所谓的连奏和断奏。按照触键速度来说,跳音最快,连音最慢。演奏连音的富有歌唱性的乐句时,要使用手指肉厚的指面来接触琴键。触键的速度要慢,弹完一个音时,借助手腕转动,用向外“拖”的方法把力量很好的传递到下一个音上。这样出来的音响效果是细腻柔和的,并且音与音之间也能够很好的衔接住。

在第一乐章展开部的准备部分中,西贝柳斯使用了音阶式的旋律来引出再现部。这种带有音阶性质的连续八分音符的乐句,由于音与音之间的距离短,所以对手指、手腕、手臂之间力量的传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演奏時,手指要积极地调动起来,避免出现懈怠的状态触键要弹到底。如果不把琴键弹到底的话,声音会飘在半空中,这样演出的音色是空洞的,并且音之间的力量传送的也不均匀。另外,面对这种连绵不断的乐句时,头脑中的意识要先于声音来感受到音符进行时的起伏感,不能为了弹奏而弹奏,避免出现机械式的敲击。

在弹奏跳音时,注意触键的速度要短,指尖要略微带有“勾”的动作,并且保持直接接触琴键,这样出来的声音是富有弹性的。第一乐章的主题动机出现时,要使用断奏的触键方法来描述芬兰白雪皑皑的冬季形象。右手的主题动机是用和弦表示的,所以要格外注意主旋律的走向,不要因为和弦的声音层次加厚而淹没主旋律的音响。手型的结构要牢固,一指和五指作为支撑,同时因为旋律音出现在五指上,所以力量在分配时要多向五指输送些以达到突出主旋律的目的。

触键速度的快慢和力度的大小影响着音色的变化。第一乐章呈示部中连接部的部分旋律要求的是明亮、辉煌的音色效果,演奏者可以在身体自然放松的状态下让手指离琴键高些,下键力量大些,出来的声音就会越集中。而在第一乐章呈示部结束部的部分片段中需要柔和、抒情的音色时,演奏者就要让手指接触琴键的速度慢一些,力度小一些,手指尽量贴键以达到心目中想要的音响效果。

另外,触键用力位置的不同也同样影响音色。第一乐章展开部的情绪是高涨的,并且还是以和弦为主旋律声部,所以在弹奏时让身体适当地向前倾,并注入手臂、肩部、腰部的力量,这样声音在和弦连接时能保持音色的厚重感。同时左手在跑动时,手指要提前做好准备,感受指尖从琴键最深处抓起,保持积极的状态,使声音在琴键上干净利落的跑动。

2.速度与力度

第一乐章是适度的快板(Allegro molto),整个乐章织体简洁,作曲家用快速的节奏将主部主题的动机刻画出来。大篇幅的密集型十六分音符和三连音的使用,使旋律在轻松的氛围下透露出谐谑的意味。演奏者在弹奏时心中要有一个节拍器在打拍子,在保持快速的同时保证听觉上的整齐,避免出现越弹越快的情况。此外,虽然全曲速度较快,但并不意味着使用机械化地一成不变的速度,演奏者可以根据音乐的发展在适当的地方使用弹性节拍(Rubato)。弹性节拍,就是演奏者根据音乐的韵律,乐句的呼吸等在演奏中作自由伸缩的处理。这种演奏方式由音乐感觉决定,弹奏时要结合作曲家所给出的明确提示和演奏者自身的音乐感觉进行正确的弹性节拍处理,切勿盲目混乱的使用。

第一乐章的力度变化大,从pp—ffz。呈示部的主题动机力度是mf(中强),塑造了热烈欢快的形象。加入新材料后力度变为ff(更强),随着副部主题节奏的变化以及和弦和八度音程的元素加入后,在力度上发生变化,并在一些需要突出的音符上使用了fz的强力度。但在结束部的尾声处却使用了pp的力度,这与前面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展开部的情绪变化大,相对应的力度也变化频繁,由p到ffz。开始时引用了副部主题的材料,所以也是从弱的力度开始,但随着音型和织体的不断变化,力度也推到了ffz,热情奔放的情绪得到释放,在音响上增加了紧迫感。随后又使用了pp、mp和cresc等力度记号,推动着音乐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基本原样再现了呈示部的音乐,也同样使用了mf(中强),ff(很强)和fz,ffz(特强)的力度。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力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西贝柳斯用逐级升高或逐级降低的方式来制造出小高潮或小冰点,在情绪的处理上张弛有度。

《F大调钢琴奏鸣曲op.12》作为西贝柳斯早期钢琴作品的代表作,其中所流淌的每个音符不仅体现了他的古典主义技法和浪漫主义情怀,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浓浓的爱国情绪和深深的民族情结。他那极富诗意的音乐语言,加上民族民间音乐的传统语调,共同汇成了一首首新颖、精致、高雅和充满意境的作品。西贝柳斯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精髓展现的淋漓尽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使芬兰音乐飞向国际,走向世界,并完全融入世界音乐中,使之成为永恒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胡向阳邓红梅.西贝柳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2](英)大卫·伯奈特—詹姆斯.西贝柳斯[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尼尔斯-艾里克·林波姆.西贝柳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曲式分析创作特征演奏技法
土家族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曲式分析
试论当代中国民族器乐作品的旋律创作
布洛赫中提琴希伯莱组曲演奏技法剖析
王建中钢琴改编曲的民族特色
西方音乐的魅力
唢呐常用演奏技法与声学参量关系研究(一)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发展策略探究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十二月·圣诞节》曲式分析
钢琴曲《六月——船歌》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