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进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2016-05-30杨奕娇
杨奕娇
【摘要】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制度下,大学培养的人才和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四年的指引者,如何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通过大学这个跳板进入社会的这项工作就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并且对如何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作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就业指导 方法
1.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职责和作用
高校辅导员作为国家思想政治方针的宣传者,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同时也要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辅导员工作职责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工作职责要求。
面对当代多元化的社会形势,就业难是当代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主要问题,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人,创历史新高,但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企业招聘不到理想的员工;二是大学生眼高手低企业招工难。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服务,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也愈加突出。因此,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同时,要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相结合,提升就业指导工作能力。
2.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日常工作的制约
辅导员是国家思想政治理论的传声筒,负责大学生从思想到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指导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工作却没有那么明确,有句话是这么形容辅导员工作的“只要是学生的事就是辅导员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既要引领学生的思想,又要服从院系工作的安排,往往会一心二用甚至三用。在大四毕业生在实习和找工作中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很难在两方面兼顾,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的缓慢。
2.2 辅导员工作缺乏合理分工,职责划分不够科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提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习的职责。”但在走访中还发现,有些高校的辅导员不但要管理学生的日常工作,还要承担一部分教學行政工作,严重的分散了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的精力。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是辅导员工作的核心,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落实到学生中去,为学生办实事,为学生服务。身兼数职,职责划分不清,导致工作方向模糊,产生职业倦怠,工作质量难以保障,就业指导能力更无法提高。
2.2 就业指导知识的缺乏
在高校教学与实践脱节,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各大高校对非思政类辅导员的专业培训也越来越丰富。但大多数的辅导员专业培训并不系统,知识点分散,教授的内容多样且只是理论性的知识,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学,并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
2.3 就业指导思路老化
高校中的就业指导形式单一,难以满足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要求,指导形式除了讲座和授课以外再无其他创新。尤其是因材施教方面尤为欠缺,前期授课和讲座作为普及性理论讲解有效,但对于大四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来说这些讲座和课程就显得苍白空洞,于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就业方向的问题无法解答。
3.改进就业指导工作能力的方法
3.1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将就业指数纳入到高校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中,进行就业指导课程评教工作,筛选出对工作不认真,同学评价较低的辅导员提出警告并教育,连续两次评价较低取消其班导师资格并提出批评,工作优秀的辅导员以激励措施,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辅导员进程就业指导工作。
同时,大四毕业生进行调查回访,通过回访调查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可以针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考核,设立科学合理的奖罚措施。通过考核,也可以反映出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能力,除了毕业生就业率以外,毕业生就业后用人单位回访等也应算为考核中的一部分。
3.2 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
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导致辅导员工作的复杂化,很容易出现分工不明确的情况出现。虽然一些文件明确的表明了辅导员工作的范围,但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确实繁杂的。在这个情况下,首先应当从校领导层面了解辅导员工作强度,做到工作分工明确。其次,应借鉴国外大学生管理的先进之处,在辅导员和各部门中建立分工体系,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范围,通过设立学生班导师、专业教师班导师、日常生活管理员等,使辅导员有更多的精力去贴近学生的生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质。
3.3 长期开展就业指导培训
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展对辅导员的就业信息和技术的培训,帮助辅导员应对新一年的毕业季,系统的了解就业、创业流程,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除面授外,通过网络线上、面授线下的形式,多维度的进行就业指导培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能力和理论水平。同时,学校应该拿住专项资金和师资,对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从专业对口企业讲座到就业法律和国家政策的解读,使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更加深度的认识和学习。
3.4 辅导员改变就业指导思路
想要改变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首先要改变就业指导的工作思路,就业指导不仅仅只是就业理论和就业经验的学习,还要注重就业过程的实践训练。再就业指导课程中理论学习课时减少,加入实践课程,通过具体的就业问题演练就业场景,通过训练直观易懂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除了模拟演练,还可以带学生参观知名企业,体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招聘人员面对面了解用人单位招聘需求,以身说法,不仅有利于同学们结合理论知识,更有利于今后就业的实践经验。
其次,在院系的就业工作中,设立同专业中优秀毕业生为就业指导员,协助大学辅导员做就业指导工作,首先负责人在就业季来临时,应广泛搜集社会上的就业信息,不应仅仅从本校就业信息网上获取,其他学校的企业校招,甚至是一些就业网上的信息也应该及时掌握,这样就扩大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及机会。其次,对企业的了解,就业辅导员通过接触企业人事人员,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到企业的文化及构成,从而更加熟知企业,再介绍给同学时,可以更加系统的宣传,对企业及学生都提供便利及合作的可能性。
3.5 就业指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辅导员对大学生教育的根本职责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就业意识淡薄、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走到偏远地区、好高骛远等想法,造成大学生就业率不断下滑的原因。同时,在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中,只空有创业精神,却无开创的勇气,遇到困难找借口等问题。在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中,应在低年级就业指导课程中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题讲授,课下谈心,建立网络组群定期推送名人传记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将就业和为社会服务结合在一起,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这些都应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军华,邱飞,戴华,陈晓.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7,1(6): 109-110
[2]马静涛,杨桂香,朱华波.关于辅导员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13):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