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高中衔接中政治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6-05-30卢建英
卢建英
摘 要:进入高中,由于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上往往会出现诸多的困惑。所以教师在期初就应该认真做好教学衔接工作。从政治学科来说,初高中衔接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实现学习上的过渡。
关键词:研究变化;以生为本;有效对策
从初中升入高中,学生对于新生活,往往会有满腔的抱负和追求。但由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以及学习难度的变化,一些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难免会出现心理落差、学习困惑等问题,有的甚至失去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初高中的学习过渡,更快更好地适应高中生活。
一、剖析问题,正视初高中政治教学的变化
(一)思想认识问题
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政治学科无论在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阶段,一直处在比较尴尬的位置。摆在“副科”的位置,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势。高中由于文理分科,一些学生刚入学就已经有了较强的文理科意识,对政治学习主动意愿不高,往往敷衍了事,不予重视。这些思想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态度,“考前划一划、背一背”便成为很多学生学习政治的心得,课后花在政治学科的复习时间、练习时间更是少之又少。
(二)考试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近些年,初三政治考试采取开卷考或者半开半闭的方式,学生已经形成划书背答案、练习上背题套题的学习习惯,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师传授知识一般以灌输为主,学生的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关注个体榜样和体验实践活动等具体事例。由于知识点概念较少,简单易懂,学生学习过程偏向于对知识点的简单背诵和接受,对了解和记忆层面的学习成分较多,独立思考、分析、自我归纳的思维非常有限。
(三)教学内容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
我们常说教学要因材施教。初高中教材目标、课程标准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材内容、课堂容量、教材难易、教学案例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初中阶段,由于中考政治学科分数比值低,教学容量不大,教师在教学中一般以讲授知识、组织活动为主,依托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各种形象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对于考试要求,则侧重对教材重难点知识的机械记忆。而高中教学内容理论性有了很多的提高,模块知识分工明确,课堂教学偏向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关注学生抽象思维的养成,要求学生善于关注国家时事热点和生活体验,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所见所闻,在理论的学习能力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发现,个别学生在接受新的知识中往往希望把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甚至要求教师直接告知须背诵的内容和范围。学生一味地追赶教学笔记,对重难点问题无法认识和把握,课后盲目背诵的陋习并不少见。
二、正视初高中政治学习的差异,寻求有效教学衔接的对策
(一)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背景下,要转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思想认识,关键还是靠政治教师的努力,包括思想工作和个人的教学魅力,因为学生往往“亲其师”才会“信其道”。高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由于学校的课时安排和学科的侧重点,政治教师往往会妄自菲薄,自我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但笔者认为,从政治学科的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对思想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引导学生重视本学科的学习,端正学生学习政治的态度和认识,提高个人素质。
(二)加强学习学法的指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初高中衔接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初中考试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理解不够,认为划一划就可以了。这些表现在学生对主观题的解答方法上往往一筹莫展,毫无信心。即使对课本知识已熟记于心,考试答题时仍然会觉得无从下手,不会具体运用。
因此,教师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课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学会自主归纳和提炼知识的重难点。课上讲授知识时善于联系学生身边的所见所闻,引用时事政治热点,拉近理论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差距。要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合作探究,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时互动中去。课后复习也是很重要的环节,政治周课时不多,有时因为课程安排的问题,学生到下一节课时已经基本忘记上一课时的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强化要求学生记忆,尤其是对教材重点难点知识要求识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复习巩固,并切实跟踪落实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法的有效衔接。
高一上学期《经济生活》的内容与學生的生活比较贴近,教师可以以此为衔接点,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转变教学方法。教师要善于设置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关心社会时政热点,如在课前3分钟设置学生新闻播报等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政消息,学会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针对性地设置课堂问题,鼓励学生创新,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观点。针对高中生的心理发育情况和特点,教师要看到学生创新思维的潜力,把课堂交给学生,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发挥的条件,对有争议性的内容设置辩论、交流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敢说、能说。
同时还要关注班级学困生,做好学法的指导。跟不上课堂节奏的同学,引导他们做好课前预习。强调课堂的互动和主动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即记什么、怎么记。课后要求学生在解题之前先看笔记,回忆课堂,理清思路,再做作业。
教学衔接,教师好比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过渡中搭建平台,帮助他们认清道路,指引路标,所以,做好初高中教学衔接工作,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是一项意义非凡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1.
[2]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精神的理性回归[M].2010,10.
(作者单位:莆田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