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西县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文化内涵探究

2016-05-30徐世良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文化内涵

徐世良

【摘要】:傈僳族在南下迁移的过程中,留下了很多民族的记忆。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它是傈僳族文化的“活化石”,同时也是傈僳族民族文化的一种代表性符号和象征。由于生活环境和居住地域等的限制,傈僳族人民与山羊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山羊也成为傈僳族人民的图腾与崇拜对象。本文分析、论述了“阿尺木刮”在傈僳族的祭祀、习俗等几方面的作用,以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阿尺木刮;文化符号;文化内涵

“阿尺木刮”为傈僳语,“阿尺”意为“山羊”,“木刮”意为“歌”或“调”,翻译为“山羊之歌”或“山羊调”,也称“山羊的歌舞”。阿尺木刮作为傈僳族特有的舞蹈,是傈僳族文化发展与传播的体现,它有着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漫长的历史长河留下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阿尺木刮”的歌词内容丰富,涉及生活中的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迎送宾客等多个方面;舞步古朴,多变,至今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跳法。傈僳族是大山的民族,其族源、迁徙历史、文化习俗等大多以民间文学和口碑相传下来。傈僳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太阳哪方落就往哪方迁徙。在三次大规模迁徙过程中,澜沧江是西迁的主要通道成为傈僳族文化的聚集和传播带。“阿尺木刮”以热烈奔放、粗犷有力的歌舞生动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历史演变过程。傈僳族是酷爱狩猎的民族,对各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与山羊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风挡雨,是傈僳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备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拟山羊习性动作而创作成的“阿尺木刮”,舞姿生动形象,情绪欢乐热烈,富于变化,充分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挚爱以及向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艰苦卓绝斗争的乐观向上精神,保留了浑厚古朴的原始艺术风格和特色。

一、“阿尺木刮”:傈僳族祭祀文化的载体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祭祀仪式,但每个民族的祭祀活动都会有一定的差别,就像所有民族歌舞的产生都是本民族的祭祀活动引申而来一样。“阿尺木刮”也是来源于傈僳族先民的祭祀活动。祭祀是礼,傈僳族人民觉得祭祀活动是一种无比神圣的仪式,是属于一种自我救赎的庄重的仪式,而在傈僳族人民心中,他们相信歌舞中有魔力,因此,一般在这种祭礼仪式上就用祭歌咒语,用他们发自内心的呼唤来表达他们虔诚的期望。祭礼仪式除了用一些贡品来换取神灵的同情、帮助和恩赐外,还通过屠杀牲畜来释放它的灵魂,牺牲被用作交通工具引路、开路。这种牺牲作为人与鬼神之间交往的媒介,在宗教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傈僳族人民通过提供祭品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这被认为是一种及其孝顺的行为。而山羊在傈僳族人民心中是幸运之神,他们对山羊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认为山羊知道通往神界的道路,只有山羊才可以幫他們传达他们内心深深的期盼,所以他们在祭礼上一般都是屠杀山羊。所以在祭祀仪式上除了屠宰山羊外,尼扒(举行祭祀仪式的巫师还要唱、念祭祀古歌并伴有舞蹈,后来渐渐就形成了一些祭祀的歌舞。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傈僳族人们迷信鬼神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祭祀活动逐渐消失,祭祀歌舞中的一部分也走下了神坛,进入世俗,并逐渐成为当今民间音乐歌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维西县傈僳族的“阿尺木刮”就是这其中之一。它不仅风格独特,而且还把浓厚的原始性和仿古性以及独特的生活性、自然性集于一身,并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把傈僳族人民纯朴、善良、诚实,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能歌善舞;喜欢动物并且和动物交朋友;他们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改造自然;他们把向往美好生活的那种淳朴、乐观向上的精神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最重要的“阿尺木刮”是维西傈僳族民间音乐歌舞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阿尺木刮”:傈僳族文化的“活化石”

阿尺木刮是傈僳族历史的真实写照。阿尺木刮以热情奔放、粗犷有力的歌舞生动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把历史演变过程。傈僳族是热爱狩猎的民族,对各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都与山羊结下了不解之缘。

“阿尺木刮”是千百年来傈僳族发展的里程碑。当地傈僳族通过“阿尺木刮”,以歌声和舞步叙述了维西傈僳族生产生活和迁徙繁衍的历史过程。“阿尺木刮”有着无法复制的艺术特性和深厚的人文内涵,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阿尺木刮”被录入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尺木刮”是傈僳族历史的真实写照。傈僳族是山的民族,其族源、迁徙历史、文化习俗等大多以民间文学和口碑相传下来。傈僳族是追赶太阳的民族,太阳那方落就往那方迁徙。在三次大规模迁徙过程中,澜沧江是西迁的重要通道,成为傈僳族文化的聚集和传播带。阿尺木刮以热情奔放、粗犷有力的歌舞生动地反映了傈僳族游牧、狩猎、采集、刀耕火种的历史演变过程。

同时,傈僳族是酷爱狩猎的民族,对各种动物的习性都非常熟悉,特别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人民的衣食住行都与山羊结下了不解之缘。例如:傈僳族用山羊皮制成的羊皮褂,既能保暖,又能遮风挡雨,是傈僳族人民生产生活的必备物品。因此,傈僳族人民模仿山羊习性动作而创作成的“阿尺木刮”舞姿生动形象,情绪欢乐热烈,富于变化,充分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挚爱以及向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艰苦卓绝斗争的乐观向上精神,保留了浑厚古朴的原始艺术风格和特色。傈僳族经历了游牧、狩猎、采集、刀耕文种的历史演变过程,在我看来有的动作还带有农耕的印记,有一个动作就是一个在我们生活中弯腰锄地的动作,其实“阿尺木刮”不只是山羊的歌舞,还一定一定蕴含着傈僳族人民辛勤劳作的过程,表现出了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就“以色”而言,与本地汉族和其它同居民族的歌曲调自然和不自然也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节拍,旋律等方面,造成“木刮”既是本民族的拿手好戏,又能使其它民族同胞也能一同歌、舞的好曲子。

三、“阿尺木刮”:傈僳族古老习俗文化的再现

阿尺木刮歌舞内容有祭祀歌、婚丧歌、生产调、时政歌、历史传说歌、情歌、忆苦歌等。例如:人们在吟唱嫁娶调子时。领唱的两位长辈男女都要交新郎和新娘如何经营土地,使用镰锄、饲养家畜、相亲相爱等,整个生产生活过程全部教完,使新郎和新娘倍加珍惜婚姻,同甘共苦,白头偕老。在逢年过节、喜庆丰收、串亲访友、婚丧嫁娶等场合,傈僳人民也以歌问候,相互祝愿,他们不仅触景生情,遇事而歌,而且能即兴随编随唱。

生活在维西县巴迪乡洛义村倮马村民小组的傈僳族群众,每年农历春节后初三至初十间,选定一个吉祥的日子到山上举行盛的“尼古”,这一天人们纷纷拿出酒、鸡、肉等食品祭山神,祈求来年全村老少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当天晚上全村人集中在主办祭祀活动的主人家举行盛大的晚会,引吭高歌,抒发情怀,唱跳起欢乐的“阿尺木刮”人们沉醉在歌的海洋中,一直唱几天几夜。这样的习俗已延续了上百年成为了傈僳族民族文化的风景线。如今,“阿尺木刮”已走出山门,在香格里拉文化中显得鲜艳夺目,被多数人认知、熟唱,在迪庆州民族民间歌舞表演中多次获奖。尽管该歌舞目前处在初步的挖掘、整理阶段,但迸發出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这是有目共睹的。

四、结语

如今在维西县的各种节庆活动上都会跳“阿尺木刮”,它以无法被替代的形式,占据了傈僳族人民文化活动时间和空间,成为傈僳族文化展示的名片,遗憾的是一些传统舞蹈套路只有部分老人会跳。失传与断层是“阿尺木刮”面临最大的威胁。山羊之歌—“阿尺木刮”既豪放又苍凉,生动再现了傈僳族社会历史的广阔图景,这是一部傈僳族的百科全书,年轻的一代就是从中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生活。“阿尺木刮”作为傈僳族的特有舞蹈,是傈僳族活的文化名片,它有着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展现出傈僳族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志(叶枝镇).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余庆元.维西见闻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

[3]云南省社會科学院编著.《三江腹地的傈僳文化王国—维西》[C].云南人民出版社.

[4]张兴荣.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5]张泽洪.中国西南的傈僳族及其宗教信仰[J]-宗教学研究.

[6]斯琴高娃.李茂林编著.傈僳族风俗志[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05.)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文化内涵
以中国服饰文化为设计元素的生活创意品研究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文化学视野下象形武术的“动态”文化符号
涂鸦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
《冰雪奇缘》:重塑经典与动画的文化本性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饮空间设计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