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阅读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

2016-05-30蒋成娟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兴趣高中语文习惯

摘 要: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们纷纷将阅读教学提上教学课纲,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法的长期影响,阅读教学很难取得预期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教学观念,充分地利用起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科学构建课堂内外的联系三方面着手,浅析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兴趣 教学模式 阅读教学 习惯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主干内容,它所涉及到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基础,同时还关系到对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及对语文的兴趣等因素的养成,而且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表示: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所占的分量,不容忽视。

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始终都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虽然只是扮演辅助、引导的角色,但是若想在语文课堂中对阅读教学进行有效运用,却是以教师的引导作为必要基础和前提条件的。只有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问题一直是教学的核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基础保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受个人因素、材料因素、环境因素和教学因素的影响,下面介绍几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共勉。

(一)根据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阅读基础设计课堂活动

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先了解一下学生的阅读需求、基础和习惯。阅读需求不同,学生喜欢的阅读任务就不同;阅读基础和习惯不同,学生能够顺利进行阅读的材料水平就不同;教师在设计阅读活动、布置阅读任务之前,必须要提前掌握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阅读基础等情况。

(二)恰当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

视觉刺激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第一要素,传统的白纸黑字、粉笔黑板对学生来说缺少感官刺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变教学手段,恰当地转变阅读媒体,通过网络阅读、视频阅读等方式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设计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多元智能。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回答问题、转述信息、概括思想、角色对话,等等,但是这些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还应适应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如朗读、表演、歌唱等方式展示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二、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阅读不应该只是针对教材内容的阅读,因为有限的教材内容难以培养和满足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需要。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调整阅读材料、增加阅读材料的内容。因此,帮学生选取优秀、恰当的阅读材料也是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关注的问题。那么,如何选取阅读材料呢?

(一)选取趣味性较强的内容作为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内容决定着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阅读状态。除了要以教材内容为主,教师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可以广泛一些,既要弥补教材的不足,又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二)材料内容以学生的图式为基础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材料的选择必须基于学生的图式基础,分析学生是否了解相关内容的话题知识、背景知识、文化内涵,是否具备阅读目的所需要的语篇和策略知识。

(三)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选择阅读内容,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筛选过的阅读资源,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意愿选取阅读材料,然后根据阅读内容设计相应的阅读活动;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等方式完全自由地选取阅读材料。

(四)难易程度不要浮动过大

阅读材料的内容应该是呈阶梯状的,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浅到深,由信息识别到理解掌握,再到应用,总之是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否则会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影响阅读效果。

三、在阅读过程中融入现实生活,构建课堂内外的联系

学生只有能够把所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相结合,才算是真正地掌握和理解了知识本身。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要认识到阅读的意义、发挥阅读的作用,就需要把阅读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的细节,在生活中寻找可阅读的载体。

虽然教材中的的阅读材料涉及生活因素的内容很少,但是,其中的话题相关性却为课堂内外的联系提供了线索。教师可以结合阅读材料中的话题点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实例,可以让学生寻找课程材料在生活中的体现,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体让学生感知所读材料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师也可以把阅读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的交流平台,利用这个平台让阅读成为学生传达信息、交流情感、建立友谊的工具,帮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阅读的价值,培养良好的阅读态度和阅读习惯,营造每个学生都愿意读书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蒋成娟 江苏高邮 江苏省高邮市第二中学 225600)

猜你喜欢

兴趣高中语文习惯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上课好习惯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