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白”的象征意义的中日对照研究
2016-05-30王骏琳
王骏琳
【摘要】汉语和日语中都有表示白色的汉字是一样的,但其引申出来的象征意义却不尽相同。本文对日汉语中“白”的象征意义进行对照分析,并考察了其背后反映的中日文化特征。
【关键词】白 象征意义 文化性 中日对照
一、引言
色彩词蕴含浓厚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色彩词的象征意义是人们在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基础上产生并通过隐喻等手段形成的。中日两国色彩词的象征意义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
二、汉语中“白”的象征意义
汉语中“白”的象征意义具有两面性。首先,对中国人而言,“白”给人一种冷清、寂寥的直观感受。
(1)象征兇恶。古代,人们将凶恶的神灵称呼为“白虎”,把克夫的女人叫做“白虎星”。
(2)象征死亡、不吉利。在中国葬礼也被称为“白事”。因为举行葬礼的时候,人们会身着白色的丧服,用白纸花、白布等装饰灵堂。用这种以白色为主的氛围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
(3)象征邪恶、腹黑。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用各种颜色在演员面部所勾画成的特殊谱式图案,脸谱颜色代表人物性格特征。其中白脸大多是表现奸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赵高。
(4)象征反动、堕落。例如,反动派的建立的军队、统治区及政权分别叫做“白军”、 “白区”、“白色政权”,由反动派暴力滋生的恐怖叫做“白色恐怖”。
(5)象征贫困。如“一穷二白”。
(6)意味失败。作战的时候,举白旗标志着投降或议和。
(7)徒劳、无效。如“白干”、“白忙活”、“白搭”、“白费劲”等。
(8)象征愚笨。如“白痴”。
(9)身份低贱的象征。中国古代经常用“白”来表示庶民。如“白丁”、“白身”等。
(10)表达轻蔑的态度。如“翻白眼”。
其次,除了以上贬义的比喻意义之外,汉语中的“白”也常用在褒义的比喻项中。
(11)纯白、清楚明了。代表词汇有“一清二白”、“黑白分明”等。
(12)无罪、纯洁。如著名诗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通过上述考察可以得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白”作为凶恶不祥之色而一直饱受冷遇,同时随着西方色彩理念传入中国后,“白”开始有了“纯洁”等正面的象征意义。总之,对中国人而言“白”是一个矛盾的色彩。
三、日语中“白”的象征意义
和中国不同,「白」对日本来说是非常神圣的色彩。虽然不能说「白」在日语中全是正面象征意义,但毫无疑问,它在日本人心中崇高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1)象征庄严、严肃。日本国旗的正式名称为日章旗,旗面上一轮红日居中,辉映着白色的旗面。白色象征神圣、和平、纯洁及正义。从白色被作为了国旗的底色,足以看出日本对「白」的景仰。
(2)象征纯粹、纯洁。日式传统婚礼(神前婚礼)和中式婚礼截然不同,婚礼现场常常以白色为基调,比如新娘化妆时扑在脸上厚重的白粉、头上裹着的白纱、身着的白色礼服“白无垢”等,寓意新娘的纯洁无暇。
(3)象征幸运。日本人出席婚礼、生日宴的时候,将礼金放入白色的信封中,赠予对方。
(4)有出类拔萃的象征含义。日语中的「白眉」意为优秀、突出。
(5)表示胜利。相扑比赛中「白星」为赢,在日本国会中投的赞成票叫做「白票」。
(6)象征智慧、才华。《万叶集》中有大量歌颂色彩的和歌,其中歌颂「白」的占到了41%。
(7)公平、正义的化身。日本歌舞伎与中国京剧不同,白脸人物属于正面人物。
(8)象征高雅、神圣。据奈良时期的《衣服令》记载,天皇的服饰色彩规定为白色。另外近代武士的服饰也以白色为基调。
(9)无罪、清白。日语中在伸张清白时,常用到「俺は絶対白だ」的表达方式。
但除以上正面象征意义外,日语中的「白」也被用在负面比喻项中。
(10)表示轻蔑。如「白い目で見る」。
(11)象征反动。如「白色テロ」。
四、从“白”的象征意义探讨中日文化特色
通过上述对照,可以看出日汉语中的“白”的象征意义既有共性更有差异性。
作为共性,日汉语中“白”都可以表示纯洁、纯粹之意。但从整体来看“白”在汉语多用于负面象征意义,在日语中褒义占绝大多数。究其原因,这跟两国不同的文化特性、历史、风俗习惯有关。
1、自古以来,中国有贬低“白”的倾向,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首先这和古代染织品有关。没有经过染织等工艺加工的织品是白色的,工艺越复杂价格越高,所以“白”是最廉价的。其次中国将颜色艳丽的牡丹视为国花,认为它是富贵的象征,“白”作为“红”的对立色,有冷清、伤感的直观感,普遍不受中国人的青睐。并且“白”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有空、无常之感,这和中国人倡导的主流价值观是相悖的。另外中国人普遍倾向于大红大紫等暖色系,冷色调的“白”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
2、反观日本,自古以来对「白」充满着敬畏。「白」象征着淡泊静谧,符合日本人追求「物哀れ」「幽玄」的传统美学意识。其次日本固有宗教——神道教主张尊重「白」,据史料记载,上古时期敬奉神灵的物品一律要求使用白色。再次和牡丹相比,日本的国花樱花显得冷凄淡雅,对于追求残缺美的日本人来说,这也符合他们的价值取向。另外这也和日本人的禅思想有关。日本人信奉「白は色の始まり、そして色の終わりである。どんなものでも白に生まれ、白に死んでいく」的禅思想。
【参考文献】
[1]叶渭渠.日本文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2]铁军.中日色彩的文化解读[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