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原生态音乐融入当前音乐教学的思考

2016-05-30朱笑秋

艺术评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原生态音乐教学思考

朱笑秋

摘要:在当前全面推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环境下.原生态音乐作为我们民族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亦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将原生态音乐融入当前音乐教学中具有必要性和较大的研究意义。对原生态音乐概念及当前原生态音乐教学现状进行了介绍,对原生态音乐在当前音乐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进行了剖析,提出通过转变观念,明确思路、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原生态音乐教育、科学设置原生态音乐教学课程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优势建议,为原生态音乐融入当前音乐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原生态 音乐教学 思考 实践建议

一、原生态音乐概述

什么是原生态音乐,我们先来看看自然科学中生态系统的定义:生物群落通过其内部生物体之间的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预期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所形成的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

人文生态以我们人为中心,将整个社会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着眼于人与环境的关系,将各个社会单元视为子生态系统。它所关注的“环境”不仅是指自然环境,而且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因此,社会生态不仅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形成。

人文生态主要包括:自然人如何通过社会化而成长为社会人:个人如何在交往的过程中与其他人建立联系,形成相应的群种,一般称为“人类群体”或者“社会群体”:人类群体如何与异类生物建立联系,形成相应的群落,可称为“社会群落”;社会群落如何与所处的物理环境一起构成社会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如何因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到整个地表、向外层空间以致于宇宙空间拓展而朝社会生物圈以至于宇宙生物圈演变。

“原生态音乐”这个名词也是近几年才产生的,参照上文所述,原生态文化是较少与当代其他文化艺术群种产生相互影Ⅱ向,较好地保存着相对原始的社会文化生态状况。保存着较原始的个体、群种、种群、相对原始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关系。

原生态的音乐由当地的歌手和乐手进行演唱或演奏才能最好的表现出原生态的含义,通常由专业歌手演唱的民歌并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原生态含义,比如我们音乐教学课本中青海民歌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就有原声态版本和再创作版本的两个欣赏对比,索南孙斌演唱的就为原生态音乐,他的表演没有任何伴奏的渲染,歌唱时一口纯正的青海地方方言就是给大家展现的原生态歌曲。

二、原生态音乐教学现状

2004年第十二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首次将原生态民间唱法作为一项独立的演唱形式,“原生态音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原汁原味的演唱常使观众们反璞归真,沉浸于歌手带来的震撼与感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灿烂多彩。原生态音乐作为我们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在当前全社会全面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大环境下,人们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原生态音乐”作为我们民族文化遗产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亦逐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民歌的种类极为丰富,主要有内蒙古的长、短调牧歌,河套及周边地区的漫翰调、爬山调,陕北和山西西北部的山曲、信天游,甘、青、宁地区的花儿,新疆的十二木卡姆,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江浙一带的吴歌,赣、闽、粤交汇地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的晨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藏族聚居区的鲁体、谐体民歌,以及其他各民族的山歌等等。而这些民歌由当地民歌的演唱或演奏才会表现出更好的原生态艺术的魅力。

原生态音乐在现代社会传播环境中主要以如下两种的方式呈现:

1.原始形态的再现。

2.保持原始形态的主体形式,进行现代包装的呈现。

在音乐教育界,各阶段音乐课程中传统本土音乐因其自身的区域性特点不利传播,多年来一直被埋没在主流音乐的喧嚣之中。当前音乐教学体系并未完全将原生态正式列为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与研究并未完全展开。

三、原生态音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艺术魅力

(一)美玉不琢,反璞归真

原生态的音乐没有刻意的雕琢,创作演唱都是口教声传,非人文化,天然自成,原始呈现。

例如北朝民歌《敕勒歌》所唱:“敕勒歌,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

由于时间久远现如今也只有词的呈现,如何歌唱的旋律已大多失传,我们现如今很多文学界将古代诗歌运用吟诵的方式传达也就是一种原生态美的体现与感受。

(二)歌词情感真挚流露

例如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所唱:“上去个高山者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是容易折去是难,折不到手里是枉然……”

那种最为淳朴的语言表达出的了发自劳动人民内心的情感。

(三)鲜明的生态环境印记

中国幅员辽阔,地球上主要的几种地形均有分布: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可不要小瞧了这些地形,不同的地形塑造出不同的环境,而在这些环境中生存的人们都创作了多种旋律的形态和演唱方式。

例如:湖北省巴东民歌《茶山四季歌》、山西省的《上一道坡坡下一道道梁》、西藏《放牧歌》、云南红河民歌《思念调》等等。涉及到民歌的全部体裁。

(四)丰富的生活情景印记

原生态民歌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它们往往记载和反映了一个民族古老的起源和他们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以及当今各种生活的各种情景。

例如:藏族《英雄诗篇》、云南佤族《大神木依吉一佤族》、蒙古族短调《占登达拉》、侗族大歌《春蚕之歌》、土家族民歌《虎儿谣》、珞巴族民歌《森林里的珞巴人》。

(五)音乐语言的表现手法多样灵活

演唱和演奏中有着丰富细腻的韵腔,歌词中有着多变灵活的衬词,演唱演奏中有着滑音、切分音、倚音等等大量即兴发挥的巨大展示空间,音乐中的节奏灵活多变,充满了不确定的耐人寻味的细节。例如:纳西族《窝热热》、江苏常熟民歌《一把芝麻撤上天》、珞巴族民歌《古洛》等等。

四、原生态音乐融入当前音乐教学的建议

(一)转变观念,明确思路

原生态音乐及其作品是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长期发展积累下来的优秀传承精髓,更需要我们后人去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而不应该把短期内不适合孩子口味的原生态音乐排斥在音乐教学体系以外。

音乐专业教育应该责无旁贷地成为宣传和弘扬原生态唱法的主要阵地。首选,在音乐教学中更要充分发挥原生态音乐教育的优势,在学生充分了解原生态音乐内容、方法及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民族意识,陶冶学生情操。其次,要把原生态音乐和作品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项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在得到文化的陶冶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祖国上下五千年传承文化理解,进而更加热爱大干世界的多元文化。

(二)音乐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原生态音乐的教育

音乐专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原生态音乐的价值传承作用给予充分之肯定,把原生态唱法逐渐纳入正常的课堂教学行列,应运用同一首原生态歌曲的不同展现方式让学生慢慢接受,比如青海民歌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在教学时就可先让学生欣赏再创作版本,使学生了解了基本旋律,体验了再创作中青海花儿的高亢嘹亮的美时,进而过渡到索南孙斌演唱的原生态唱法中,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到民歌真正原生态的一面:纯正的地方方言,较自由的节奏,大量装饰音的展现,大段的地方衬词的出现是学生能够知道并体验到原生态音乐中所包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灿烂多彩。

原生态演唱技法与原生态音乐走进课堂需要有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主管部门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原生态唱法这事新生事物,无论是在教学环境还是在教学器具方面,都需要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这对原生态唱法能否顺利推广至关重要。

(三)科学设置原生态音乐教学课程内容

科学设置原生态音乐课程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原生态音乐的接受和理解。长期以来,我国各阶段音乐教学对原生态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及方法不多,因此相关的原生态音乐相关的演唱技能较低,无法不断提升相关能力。学生对民间原生态唱法知之甚少,甚至偶有接触便会有在课堂上笑乱作一团的抵触情绪出现,这一切现状均不利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为了促进原生态音乐教学能够顺利实现其教学意图,在课程内容设置环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原生态音乐的理解宜站在原创者角度去思考、去体会歌曲中所寄托的情感和思想意图,要让学生明白原生态歌曲及唱法所产生的文化背景、地域特色、人们的思想寄托等等,反之如果纯粹从表演角度来理解和演绎原生态作品的话,则会失去其原有的反璞归真的本味,从而转向世俗、势利、油滑等情调。

2.从音乐技能专业技能方面,要想切实体会原生态音乐的精髓,就要对原生态音乐的音乐体系特征有全面的了解,熟悉原生态音乐在节拍、音律、调试、曲调等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并且感受到每一个节拍、音律、调试、曲调等方面给乐曲带来的原生态特点、地方色彩等等。

3.深刻理解原生态作品的创作背景,具体包括创作者的生活环境、条件、宗教观念和劳动方式等,这些都有利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好把握住作品的个性、思想与精神,从而充分的表现出作品本身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电教优势

原生态音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作为教师不可能精通所有原生态音乐,也不可能全面掌握。鉴于当今社会高度发展的多媒体电教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可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引入先进的多媒体视听教学,声像结合,举例讲解教学,直观生动。如:二丫是新近活跃在屏幕前的一位地方歌手,她音域宽广,高声嘹亮,一身淳朴的山里娃的气质。她所唱的一首脍炙人口陕北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同时也带有着浓郁的陕北风味原生态唱法,她的高音非常有力度和穿透力。又如,青藏高原的牧羊女索朗旺姆,这个淳朴美丽的藏族歌手没有经过一天的专业训练在歌唱《金色的故乡》是纯朴嘹亮不经任何雕琢的嗓音非常鲜活、真诚,感动了所有的听者。学生经过欣赏甚至学唱体验才会对这些乐曲创作根源的追溯,会对原生态音乐产生由衷的热爱之情。

对于地方色彩浓郁、原生态音乐人文资源丰富的原生态音乐地区,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请民间艺人、民间歌手走入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以感受纯正的原生态音乐的魅力。

当然,在有特点的民俗节庆里,也可以由老师牵头,带邻学生们进行采风实践活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收集一些原生态音乐素材,了解当地的民俗风,使民歌的原始意境深入脑海,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理性及感性认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原生态音乐在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祖国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扬原生态音乐,将原生态音乐融入当前音乐日常教学之中,注重原生态音乐的长期发展和传承,以传承的视角兼发展性的角度来保护和继承原生态音乐,努力传承优秀原生态音乐文化,从而使我国的民间和民族传统艺术源远流长。

猜你喜欢

原生态音乐教学思考
原生态静宁苹果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