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的艺术特征探微
2016-05-30吴静
吴静
【摘要】:中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当中逐渐积累形成的绘画艺术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其中两大最具浓郁“中国风”的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被广大人民群众看作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两大绚丽瑰宝。本文将通过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共性作为研究思维,尝试从传统哲学、美学等多个方向分析探究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的艺术特征,从而能够帮助人们更加深刻准确的认识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
【关键词】:中国画;中国戏曲人物画;艺术特征
引言
历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下的中国,积淀形成了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灿烂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绘画艺术更是我国悠久历史的缩影。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当中,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是其中两大最具代表性的画种,本文将结合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定义等基本内容,简要分析探究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的艺术特征,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帮助。
一、中国画的艺术特征探析
(一)抒情与“诗化”
在中国画当中,作者往往喜欢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蕴含在其中,并且把中国画看作是直接抒发自身情感与精神追求的媒介,因此无论是画家本人还是欣赏者,均能够通过画作抒情写意、修身养性。而其中文人画的抒情性最具有研究价值,基于传统美学与浪漫主义下的文人画,其艺术审美力求能够直抒胸臆、彰显个性与自由意趣,发展到明代几乎任何一种自然物都能被赋予特别的情感[1]。比如说中国文人画当中最有名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画家正是通过画梅花、翠竹等自然物,将其追求的坚韧不拔、独立清高、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寄托其中,实现借绘画抒性情。另外,“诗化”也是中国画的另一大艺术特征,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指的就是诗句中描写的景物如一幅幅画卷一样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从真实的画作当中也能够联想起与之相对应的诗句。田园诗人王维甚至为文人画确立了“诗画一律”的审美原则,后期以苏东坡、徐渭、朱耷等大家更是始终秉持着这一原则,认为所有可以入诗的事物均可以入画,无论是诗歌还是画作均需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二)主张虚实结合
在中国的玄学、道家哲学、儒学等多门学派当中均涉及到虚实结合的内容,我国古人认为除天地万物运动之外,还蕴含着一股“气”,二者相辅相成却又相生相克,中国画通常会在画面当中留有部分空白作为“无象”,与真实的绘画对象相辅相成,利用适当的空白为人们留有足够的遐想空间并形成一抹独具特色的气韵[2]。比如說在《画潭》当中,画家利用浮动的烟云作为留白,借助烟云变化多端、缥缈之感使得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到画作带来的强烈美感。在“空白”烟云当中,观赏者与画作之间能够形成一种心理与情感上的双重共鸣,进入画作为其创造的空灵境界当中,而画作本身也从单纯的物理空间上升至艺术空间,大大增添了中国画的审美性与艺术性,成为文人精神的象征与代表。
(三)写意独具匠心
写意性是中国画最具代表性的一大艺术特征,以文人画为例,从人物造型、自然事物等表现来看,解剖、透视等原理不太受重视,反而大量使用线条、笔墨,并且特别强调气韵用以表现出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感。比方说在绘画自然景物类似梅兰竹菊等,通常会使用泼墨、皴染以及大量线条勾勒,用以传达出画家高贵的品性与洒脱的性情。而在人物画当中则强调以线造型,须发如丝,力求神似、气韵和意境三者合二为一。构图藏露结合、物象形神兼备、笔墨运用恰到好处,写意也成为中国画发展的本质规律。
二、中国戏曲人物画的艺术特征探析
(一)手法夸张写意
写意传神始终是中国戏曲人物画的重要艺術审美特征,利用夸张写意的手法,画作展现出典型的东方审美特定并具有浓郁的“中国风”。作者借助传神简练的线条勾勒出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形象,并将儒家、道家与佛家的哲学思想文化蕴含其中。不仅如此,通过与戏曲艺术相结合,中国戏曲人物画在画面造型方面独具匠心,利用虚实相合的手法,譬如通过戏曲人物一个简单的动作表现出其翻千座山、行万里路,用充满虚拟性的舞台道具展现出时间与空间,同时在错综繁复的笔触和酣畅漓淋的水墨当中形成一股灵动的气韵,使得欣赏者能够与画作之间形成一种巧妙的情感联系,从画作人物的身上深深感受到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3]。
(二)大量使用线条
中国戏曲人物画当中使用了大量的线条,画家通过使用线条这种纯粹的审美形式以展现其自身的想象与审美观念。比如说在描绘汉代舞戏演出场面的《百戏图》,全幅画至使用了红黑两种主要颜色,所有的人物形象、动作等均是使用线条进行勾勒,如表演戴竿的人,其额头上顶着一根十字形的长竿,在横竿两头各倒悬着一个小孩,而在竖竿的顶端部分则有一个大圆盘,圆盘上端坐着一个孩子,如此惊险的杂技表演作者运用了细致的线条勾画展现的淋漓尽致,展现了人物具体的形体姿态,行为动作等,令人在观赏时仿佛身临其境,亲眼观看到精彩的杂技表演一般。甚至到后期用以描绘戏曲人物的线条种类多达十八种,被人们形象的称之为“十八描”,譬如说其中的铁线描、行云流水描、柳叶描等常常被用于白描人物衣物及花纹等等。
(三)笔墨传神有韵
中国戏曲可以看作是最能够展现东方艺术神韵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在戏曲人物画当中,画家也始终致力于表现意象传递神韵,通过建立在主观现实的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创作,利用艳丽的色彩以及流畅生动的线条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中国戏曲人物,凝结形成强烈的审美意蕴,并最终将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进行完美融合。比如说画家利用或粗或细、或短或长、或直或曲的线条勾画出戏曲人物唱念做打的动作及神态,使用或明或暗、或浓或淡的颜色用以展现戏曲人物的头饰、脸谱、妆容等等,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笔墨运用传递出戏曲艺术传神写意的艺术魅力以及别具一格的民族气韵[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中国画还是中国戏曲人物画均立足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二者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在艺术特征方面具有相似性。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得知,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均具有写意性,讲究气韵和传神,二者受中国传统哲学及美学等影响,均强调使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配合流畅的线条与明丽的色彩,展现出中国独具特色的审美风格。
参考文献:
[1]林春华,刘德宾.试论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与艺术创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26-130.
[2]陈奕,曲艳达,何靖涵.戏曲题材中国画人物造型的艺术特征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6(04):115-118.
[3]黄志强,胡方舟,韩永林.中国画与中国戏曲人物画的艺术特征探微[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119-124.
[4]苏全有,宋彦芳.关于中国画与戏曲艺术的关系及审美特征研究评述[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5(0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