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构建探讨

2016-05-30陈思安

科技风 2016年11期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服务体系

陈思安

摘 要:目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总分馆模式越来越受到国内图书馆界的关注,总分馆制日趋成为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方向,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服务能力的最佳模式之一。本文从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的发展状况,其建设的优劣势,建设总分馆图书馆所需的技术支持,对构建县域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服务体系

“一个建设主体来进行资助、管理由一个主管机构来进行的图书馆群,作为总馆的一个图书馆位于核心位置,其他图书馆作为分馆处于从属的地位;在行政上分馆隶属于总馆,或隶属于同一主管部门与总馆一起,由总馆管理分管的业务”就是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每个人都可以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是对普遍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要求,实现建设普遍平等的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最佳模式恰恰是总分馆制。港澳台地区及欧美国家普遍采取的总分馆制由于一致的分配资源、合理的进行布局场馆、服务的统一、运行高效等优点。

近些年来,在普遍平等的背景之下建设图书馆服务体系,我国的图书馆界和政府也进行了有关总分馆制构建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多种总分馆的形式。

1 县域图书馆总分馆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全县现有的乡镇、村社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运行状况反映出来,由于各级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要求、体制的原因,使图书馆服务体系在不均衡、不均等、不规范的资源、人力、服务等方面的现象形成。

1.1 不均衡的人员配置,人才不能流动

由于图书馆(室)不同的性质、大小、任务,在市县馆专业技术人员聚集,而极少数有专职的人员的乡镇、村社图书室,人员多数为兼职,配置的专业人员不均衡的现象等比较突出。导致专业的技术水平相差显著由于人员不均衡配置。此外,各级图书馆(室)的人员因为体制、机制的影响导致不能流动。

1.2 资源分配不均,资源不能共享

在该服务体系中,各级图书馆(室)有显著的差异存在,在经费、场地、人员、服务技术等方面,再因为处于不同的行政层级,使各级图书馆(室)分级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形成,不能够开展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工作。

1.3 管理体制不顺,服务规范不能统一

因为管理制度的限制,区县、乡镇、村社公共图书馆没有上下级的行政关系,只存在业务指导关系,造成规范和要求不能统一,既不利分配资源,又对业务的管理不利。

对于如此的状况和形势,必须对现有的服务方式进行调整,才能让读者的阅读要求得到满足,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带来的的文化惠民权益,笔者认为,“总分馆制”就是最佳的调整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馆际资源共享、馆藏图书互借实现,才能让馆藏图书的使用程度得到提高,让基层馆(点)人员、技术、藏书等的缺乏得到补充,才能变让“全域资源、全域享受”取代“同城资源、同城享受”,使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2 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

总分馆制基本框架的建立,应当有一个图书馆当做总馆,有多个图书馆当做分馆。但直到现在,不管是政府文件,还是统计资料、专业文献,提及“公共图书馆”。常常指县级以上图书馆。因为县级以下的基层图书馆缺少有力的执行者和保障的经费来源,很难长时间维持造成这种习惯用法的形成,因此不能被看做稳定的社会设施。

2.1 设施统筹

2.1.1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统筹

除县级图书馆以外,县级文化馆、农家书屋等公共的文化设施,阅读服务的空间或场所都有提供。建设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的设施中都包括“图书阅览室”,如安徽的“农村文化礼堂”、浙江的“农民文化乐园”、甘肃的“乡村舞台”等。

国家倡导文化惠民工程的建设,建立农家书屋为公共阅读服务,和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用来提供数字阅读服务,也已普遍至每个行政村中,使“村村通”、“村村有”的目标实现。

2.1.2使用城乡的公共设施统筹

除公共文化设施外在城乡靠公共财政支持的公共设施还有许多。充分利用资源。

一是免费提供公共阅读服务项目鼓励工人文化宫、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青少年校外的活动等场所;

二是对闲置中小学校、城乡综合服务中心等设施整合利用,开设图书服务空间或阅览场所;

三是鼓励国有企业、学校和党政机关向社会按时开放公共设施,提供服务为公共阅读。

2.1.3应用城乡社会设施进行统筹

建章立制,提供各类设施由社会力量用于图书馆的服务引导和鼓励这种利用社会力量的方式。公共阅读服务不需新建设施就可以进行,易推行、花钱少,并能够适应城乡人口的结构变化,建立“分馆”凭借需求的点。有利于城乡全覆盖的阅读设施形成。

2.2 资源保障

1)以县级图书馆为核心,应用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的费用来统筹。农家书屋在农村“村村有”。一句《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新出发[2008]865号)的规定,1500册图书、100种电子音像制品和30种报刊是最低的资源配备标准。简单一看,差别和国际图联建议最少公共图书馆馆藏2500件相差很小。但目前在农家书屋常常出现的问题是阅读资源的更新困难因为资金的缺乏,长时间这样,旧书滞架,又缺少新书阅读,不能保障公众的阅读需求。

在同一县域内建议将农家书屋的地方配套经费和出版物的填补费用由中央财政支出,交给县级图书馆用于一起购买图书,然后发到各村的农家书屋,定时进行流转。

我县有8个农家书屋,轮流交换一次图书每两个月互相之间,200册左右每次交换,这样一来,在已有图书资源总数一样的状况下,每个农家书屋经过交换,每年拥有1600册图书不断更新,盘活了图书资源在投入经费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大。

2)成立图书流转机制,增加农村基层阅读书刊。城乡二元的长久发展,普遍造成优质阅读书刊在城市图书馆聚集。但在农村基层阅读的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图书建立适当的流转机制,推动向下延伸城市图书馆优质的阅读资源。使基层阅读资源的数量和品种丰富起来。

3)图书资源进行跨界整合,一定范围内实现共建共享。使文化系统的限制打破,和有大量阅读资源的有关外界机构进行合作。鼓励其免费对附近居民开放,使阅读资源能够得到共享。在江苏省的常熟市,常熟理工学院和市图书馆举行校地合作。成立常熟公共图书流转服务中心等,依靠校地互动的方式,对二者图书资源整合共享。

4)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对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成立激励机制,参与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倡导企业、非企业组织、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提供图书资源面向公众。在县域内,依靠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制,以图书馆行业专业知识去管理与组织这些零散的民间的、公共的图书等阅读资源。使县、乡、村的资源共享得到实现,可以节省财政成本,提高社会效益。

3 结束语

建立实用的图书馆服务体系能够使大家的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满足、使公众的文化权益得到保障。总分馆制是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发展要求、符合当前群众需要的模式。避免不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趋势是向前的,有着非常大的生命力。我们应当坚信,在政府指导的基础上,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以及关心下,“总分馆制”的新模式,会变得更加完善、普及,得到更多的欢迎,以便为读者提供越来越有效、便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肖焕忠.深圳"图书馆之城"总分馆建设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7):51-54.

[2] 李国新,冯守仁,鹿勘.公共图书馆规划与建设标准解析[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3] 王莉.总分馆制模式实施初探[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6).

猜你喜欢

县级图书馆服务体系
建设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体系的实践与探讨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县级图书馆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分析
县级图书馆促“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继续推进策略分析
县级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探索
县级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县级图书馆发展研究探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