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约尔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2016-05-30易昱烨

科教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应用

易昱烨

摘 要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亨利·法约尔,也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被誉为“管理理论之父”,其管理理论在现在任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和管理实践指导意义。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运用法约尔理论,不仅可是使企业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且对企业管理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法约尔 管理理论 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76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什么?就是将企业资源转化到一线员工手上并运用企业资源为企业带来效益。

企业管理需要资源,企业管理资源最重要的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企业老板常说,他们不明白下属做不好是为什么。他们给下属已经授权(除了人事和财务的权力)。实际上你什么权都没给下属,为什么?因为对于管理来说人事和财务的权力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的权力都是次要的。

在管理的架构中,处于与顾客接触的一线员工没有资源以及资源运用的权力,管理者因处在结构的上层,拥有资源和资源的分配权。管理者拥有这些资源但不能直接反映到顾客身上,可想而知这样的企业管理不能够适应当今的社会。

新常态下的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的管理就是利用知识把现有的知识最大程度地转变为生产力。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充分运用法约尔管理理论,将企业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变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就是本文要探索和分析的问题。

1 法约尔管理理论概述

1.1 法约尔简介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管理过程学的创始人,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代表人之一,被后人称为“经营管理之父”。

1.2 法约尔管理理论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是亨利·法约尔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般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法约尔对管理学发展的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企业经营职能中独立出企业管理活动。法约尔将企业管理从传统企业经营职能业务、会计、技术、安全、商业中独立出来,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单独的一项职能。

企业管理——就是企业综合自身资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

(2)揭示企业管理的本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笼统地讲到管理就是管人理事,然而实际上的企业管理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例如,金融业的重中之重是风险管理,企业则更多地关注风险管理;制造业管理的重点是产品质量管理就是企业,而高科技企业管理的重点可能是知识管理等等。企业管理就是依据企业的使命与目标定位,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与所处环境资源整合活动和行为的过程。法约尔指出管理的本质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五大职能。

(3)提出了管理的原则。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十四条原则:人员稳定、公平、秩序、统一指挥、等级制度、统一领导、集中、劳动分工、人员报酬、纪律、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权利与责任、团队精神、首创精神。

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所处环境及企业目标对管理原则也有侧重。例如,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基本原则是员工比资产更重要,也就是说人员稳定及人员报酬是重点,员工身上的技术与专业能力才是最有价值的组织资产。

2 启示

2.1 有效授权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企业老板黄老板请了一位职业经理人,为了让我帮助他了解这位经理人的水平,黄老板给我看他写的制度。这位职业经理人写的《仓库管理制度》中有这么一句话:“材料入库后报销需黄总签字”。我问黄老板“这里的‘黄总是指谁?”黄老板说指自己。我又问,“你请他来不是做总经理的吗?”黄老板说“是啊”。“他做了总经理,你当老板的还签字,仓库材料短缺是你老板负责还是他总经理负责?”“当然是他负责啊!”黄老板回答得很快。我又问“材料进来出去他都没签一个字,你怎么找他负责呢?”“这怎么办?”黄老板这下没话说了。

什么是有效授权?上级赋予下属一定的权力和责任,下属有一定的自主权采取行动,同时受到一定的约束和监督,这才是有效授权。现代企业需要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企业负责人需要给予有效的授权,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企业。

2.2 制度

企业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手段(计划、指挥、协调等)实现企业目标,不断强化企业各个部门的合作能力,优化企业各个部门的结构,使企业的产出远远高过投入。管理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企业就需要借助规章制度来实现,用它来传递和实现管理的理念、目标和方法。

企业规章制度是为了完成企业目标和管理需要,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针对的对象包括工作、企业活动、人员行为等;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企业若想获得长足发展,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2.3 管理出效益

管理最终的落脚点就是管理细节,执行力直面的就是细节管理,效益直接就在细节中体现。

女生闲暇时刻就喜欢出去逛逛街。在百货商场,地理位置不错,客流多。女装很多,质量也不错,价格“高空飞行”在成本之上。女生挑到几件还不错的衣服,打算试一下,结果发现试衣间前排队的人很多,大概有30多人,而收银处也不过三五人而已。漫长的等待,终于试穿出来。顾客抱怨说:比另一家差远啦,这家店试衣间真差劲,就一面镜子,空间还小,根本就无法看到试穿效果。调查发现平均3~5分钟才有一个人进去试穿,不时有不耐烦的顾客从队伍中离开,一直没有发现有现场管理者出现进行干预。管理者的细节处理不够或欠缺。

管理出效益——尽力解决缩短排队试穿等候时间,手段:

(1)增加试衣间数量(可能局限商场布局,提升空间有限),改善试衣间的镜子的数量、大小、光线强弱等。

(2)采取手段增强顾客购买的信心,促使顾客先购买再试穿:不在店内试穿的客户,购买后享受10~15天甚至更长时间无条件退换货优惠。

在这里明确自己店的定位,明确消费者群体的消费行为、心理和喜好,改变或设置相应空间布局,注重消费者的感受,处理感性的细节。这样,就会降低试衣间的排队压力,避免不良口碑的出现,增加顾客好感,提高成交转化率,就会从管理中获得收益。

3 法约尔管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3.1 企业计划,一般而言就是企业的经营目标

企业在制订计划时,企业通常会过多地调整过往,而很少考虑企业的未来。这就要求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必须保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良好关系(不间断地信息流通,上下保持及时沟通)。

纯粹的“自上而下”过于理论化,没有考虑到目标的现实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当领导层在制订抽象目标(计划)的时候,如:下个月的鞋子销量提高12%,未来2年内鞋子销量翻番,当时甚至没有多卖出去一双鞋子。而“自下而上”的计划通常非常的细致,企业每个部门都需要配备后备力量,对于企业来说就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所以制定企业的计划,需要很好地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3.2 组织就像树的树枝,是企业有效运行的基础和保障

企业组织架构本身是一种企业的人、物、信息、资金的流动的程序约定。企业决策的贯彻实施更是需要有一个流程,每个环节之间必须关系明确、活动步调协调。一个企业不可能像个地摊一样,是老板一个人去实现决策所确立的目标,老板一个人来承担一切事物。企业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必须要权责分明,做任何事情都事先必须要有制度和安排。否则企业就会像一盘散沙一样,企业的目标计划根本无法实现,至少是不可能有效实现。

3.3 指挥,使本单位的所有人做出最好的贡献,实现本企业的利益

“不知道怎么管理的时候请不要瞎指挥。”这句话说得挺难听,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确实是真实存在。我们的管理者,经常在自己没有任何见解的情况下胡乱指挥,造成公司的管理混乱。

一般的企业都没有完整的流程管理,因此都是各个部门的“人制”,这样极易因为管理者的拍脑袋、拍胸脯、拍大腿的“三拍”,造成对某一项目或公司发展的影响。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当你不知道怎么处理或怎么做的时候,就先不要动,等事物发展得更加透明以后再动也不迟。比如过马路,车流很大,如果没有绝对的速度过去,那就站在中间不要动,车流明朗了再动不迟,否则进退都会有危险。

当管理者不知道该下达什么指令的时候,可以找下属沟通,拿出一个议题,听取大家的意见,谈话之间,你的思路就清晰起来。或者,请教你的上级,学会利用资源,类似的一个问题请教一次,我想他应该不会烦,或有其他想法。甚至,领导喜欢请教的下属。

3.4 协调与控制

现代企业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区分法约尔管理理论中的协调与控制,在知识经济时代,控制需转移到协调中去。协调就像一个支点,支撑企业的计划蓝图。

沃尔玛从控制到协作的转变,促使了宝洁公司改革的启动。宝洁公司得到沃尔玛的销售数据,沃尔玛的库存由宝洁公司负责管理。彻底将宝洁与沃尔玛的对抗关系变成了相互协作关系,降低了沃尔玛和宝洁两个公司的运营成本,两个公司的业务运转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也标志着沃尔玛的业务运行模式永远改变。这就是沃尔玛和买家进行协调的开端。这个计划的前提就是沃尔玛公司和宝洁公司都必须放弃控制权,并建立新的协调关系。

协作文化,言易而行难。从控制向协调的转变,最主要的挑战是企业文化需要获得开放性成长,实现真正的合作。协作就是核心竞争力。过去很多企业的改革都在强调协作,事实上大多企业仍围绕着控制管理结构。协调是建立在沟通上(信息传递),就像现今的“滴滴打车”,将乘客和司机通过互联网实现协作。

当个体、团队在其陌生领域工作时,协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可能表现得更加明显。大部分团队或组织明白在紧急状况、危急时刻要团结起来,这是一种下意识的状态,因为它们清楚,危机状况中只有团结才能保全集体。另外,领导者鼓励协作的能力会影响到组织自身微妙变化的频率和步伐,日常的团结协作只有不断地被强化和奖励,才能保障组织长远的发展,协作水平是直接影响组织成长的加速器或减速器。

4 结语

知识经济的今天,“经验至上”还是大多数企业的一种考核标准,人们普遍认为管理经验是取得管理资格的唯一标准。没有管理经验就不能做管理者,在企业中不重视管理知识培训,认为管理能力都是靠经验积累而来,导致企业在快速发展阶段匮乏管理人才,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足。

要迅速且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企业必须重视管理教育。世界级的大企业有这样的一个共识——企业所有管理人员接受管理教育,这是企业得到良性发展的基础。企业管理教育不但能快速提升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还能够解决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足的局面。

法约尔管理理论已被大家所熟知,没有经过管理知识系统学习的管理人员可能会将其当作一般的管理理论。但正是从这极其一般的管理理论中淬炼出的企业经营基准职能——管理原则,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管理学(第11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06-01.

[2] 布赖恩·罗伯逊.重新定义管理:合弄制改变世界.中信出版社,2015-10-01.

[3] 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05-01.

[4] 高德.管理术.青岛出版社,2015-07-01.

[5] 孙国强.一般管理的先驱——亨利·法约尔.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11.

[6] 宋新宇.让管理回归简单.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1-01.

[7] 谢拉特·德尔夫斯.50大管理难题解决方案.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01-01.

[8] 石真语,郭楚凡.管理就是走流程+管理就是定标准.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2-01.

[9] 德鲁克·马恰列洛.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05-01.

[10] 罗宾斯.管理学原理(英文版·第7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7-01.

猜你喜欢

管理应用
试析物联网技术在部队基层连队管理应用的前景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加强煤矿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分析
集约化模式在电网企业资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计算机软件工程的管理以及应用
基于嵌入式学习的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