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17-03-04徐岚
徐岚
摘要:电能计量装置管理是电力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管理技术,根据电能计量测量的实际需求,将技术含量高、应用手段灵活的条形码技术与电能计量工作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电能表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电能计量 条形码技术 管理应用
一、条形码管理系统概述
建立电能计量管理系统有利于改进、优化管理方式,加强电能计量器具的控制,结合计算机技术实现电能设备管理的自动化操作,对有关计量设备进行在线管理和实时控制,降低计量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装表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将条形码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采用动态管理手段来实现自动化索引计量装置的基本参数操作,大大降低了由人工操作造成的测量失误发生概率,全面控制计量管理流程。在计量设备领用的过程中,仓库管理员要逐个扫描计量设备,严格完成出库记录工作,初步完成现场工作后,须立即完成计量点参数录入工作并保存参数信息。
利用计算机对各项检测工作以及电能计量装置进行自动化控制,有效避免了计量装置在运行出现的超检定时限与滞留现象。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有效提高了检测工作与设备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让无纸化作业成为可能。当库存出现超下限的情况时,管理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便于测量设备的及时校验与购置,提高了计量流程的稳定性与流畅性。
采用条形码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减少操作误差,同时也能够提高测量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将条形码技术与电能计量设备结合起来使用,大幅改善的管理效率,提高的电力企业的经济收益。该系统深层次应用,迎合了社会发展与电力体制改革对于提高电力企业运营效率方面的要求。
对于部分被轮换的计量设备,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数据进行收集与录入,变更或撤销资产数据后,操作人员要将计量设备调整至在库未校状态。在重新领用设备的过程中,管理员要将计量设备逐个扫描入机,通过批量化管理的手段来完成设备的收纳工作。校驗过程中,校表人员可以直接将有关参数输入至计算机校验程序,形成技术参数库,同时完成资产库的建立工作,将数据进行压缩转码,传送给中央计量中心。
在计量设备的购置过程中,有关单位要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计量设备用量方案,对条形码编码进行统一制定,利用modem向下属单位传送编码数据,计量设备的使用方负责条形码印制工作。在数据开始传送之间,需要对数据进行专门的加密转码处理,严格限制管理人员的操作权限,要求设备使用单位在权限范围内调用计量设备数据,完成条形码数据编制工作,防止出现条形码私自印制的现象,同时也大幅降低了设备使用单位的工作量。电能计量设备管理从根本上实现了数据流与实物流的同步、无纸化操作以及自动化办公。
二、条形码的具体应用
(一)计量设备的资产管理
在设备的购入方面,利用条形码技术管理方案,从供货商家开始,由计量所统一发放条形码,每一个计量设备都需要有一个专门的条形码并贴在计量设备的某一固定位置上,并要求设备编号要与条形码出厂编号相一致。供应商在装箱过程中,需要逐个扫描即将装箱的电能表,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箱号标签,每一个包装条都需要贴有属于自己的箱号标签,将标签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将计算设备与有关数据送至供电局。
在验收过程中,供电局需要将采购设备的有关数据输入到内部的计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用扫描机扫描箱号,并完成资产入库,入库程序得到大幅简化。这种放库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形式的包装,实现批量管理。
在领表校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计算机中的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分发工作,由于管理系统已经收入了校表参数,因此自动检验程序可以直接通过条形码来定位每一个电能表,直接获取校表参数,同时也能够在读取条形码的过程中将误差数据上传至电能参数库中。仓库管理员则需要在校验退库时完成最后的扫描工作,完成计量设备入库。
(二)计量设备数据管理
利用动态程管理的有关技术进行计量设备的修调前检定、抽样检定、周期检定、现场检验以及首次检定,也能够同时进行现场校验、轮换、安装等参数管理工作。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计量设备参数的自动化检验。通过条形码扫描直接获取表号、常数、电压以及生产厂家等有关信息,将解码程序发送给校表设备供应商,提高校表工作的准确度与操作效率。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将条形码所对应的信息作为计量管理系统与自动检验程序之间的共享数据,提高数据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结束语
将计量设备管理与条形码技术结合起来,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方式中有关于数据管理、设备信息收集以及计量设备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真正实现讲理管理工作高效率、全自动运作,为计量装置在投入使用中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管晓鹃.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表资产管理及计量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硅谷,2011,07(13):148-149.
[2]陈宝平.条形码技术在电能计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决策,2014,12(1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