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实践
2016-05-30张善姬
张善姬
摘 要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当前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而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残疾人就业率的重要保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该充分认识到残疾人就业信息培训的重要性,加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的建设,认真做好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工作,促进残疾人培训系统向着高效化、规范化建设的方向发展。这样对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质量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残疾人 就业 信息系统 建设
中图分类号:D669.6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79
、0 引言
合理安排残疾人的工作和生活是各级政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提升残疾人的就业能力对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现代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如何实现残疾人就业培训的信息化建设显得十分必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各级政府在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中凸显出很多的问题,不利于残障人士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实现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的高效化信建设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对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究了提升就业培训系统建设水平的有效策略。
1 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1.1 提升残疾人培训系统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主要趋势。在残疾人培训系统的建设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培训系统的建设水平,为残障人士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更为残障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并获取一定的社会地位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可以有效地解决残疾人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为各级人民政府减轻了负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1.2 增加了残疾人的收入
生活是现实的,残疾人也需要生存。身体的缺陷给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的难题,残疾人始终处于社会的底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即使可以勉强就业,其相应的薪金水平也普遍偏低,这就给残疾人和残疾人的家庭带来的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提升残疾人的收入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完善残疾人培训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残障人士的技术水平和就业能力,进而提升其收入水平,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上的压力。
1.3 拓宽就业渠道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存有很大的偏见,残障人士的就业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对残疾人进行技术和业务上的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残疾人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残疾人士的全面发展。
2 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的建设原则
2.1 先进性原则
现代社会中高新技术的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软件工程的发展使得现代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的建设中应该注重积极引进这些先进的技术,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身心条件和发展要求对培训系统的功能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在设计环节应该注重突出设计理念、应用技术等的先进性要求,确保培训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2.2 开放性原则
开放性是各种信息平台建设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残疾人培训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技巧,完美融入开放性的设计原则,严格按照国家信息平台的建设标准建立统一的、规范的数据接口,方便其他系统可以随时接入本系统进行数据和信息的交流,也为培训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保障。这样既可以确保了信息系统的信息完整、准确和质量,又达到了与其他系统的兼容。
2.3 安全性原则
现在的信息系统都面临着安全的问题,这也是世界各国所要应对的问题。为了确保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行,有必要建立包括网络环境、工作平台、信息数据共享中心等在内的安全运营系统,提升信息输入、信息传输以及信息运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将防火墙、设置内网和外网两个IP等技术运用到培训系统的建设中,积极开发防病毒软件和杀毒软件,为残疾人就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平台。另外,针对不同的用户有必要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如系统管理员可以登录系统进行数据的录入、查询和统计等工作,而一般的受训人员只能通过该系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阅和信息的反馈,确保培训系统可以安全、高效地运行。
3 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残疾人就业培训数据库
提升残疾人就业培训水平首先就是要完善现有的残疾人就业培训数据库,将每个受训人员的培训地点、培训时间、培训科目以及创业情况等信息逐一录入培训系统数据库中,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同时根据国家相关培训标准建立完善的信息维护措施对残障人士的培训信息进行及时维护,严厉打击盗用数据或是恶意篡改数据的违法行为。
3.2 建立残疾人培训证书制度
残疾人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个人喜好合理选择感兴趣的科目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相关培训机构在培训活动结束之后要安排适当形式的考核,学员在顺利通过之后可以向当地有关单位申报技能证书,并在当地的残联进行登记。培训机构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技能等级安排不同的等级考试,并颁发不同等级的证书,建立内在的竞争机制,鼓励学员考取更高级别的技能证书,提升受训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为国家相关事业单位提供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同时,该培训系统实现了申请审批的信息化以及打印功能,提升了残疾人培训系统建设的规范性以及现代化水平,更提升了为残疾人服务的效率。
3.3 实现相关就业或培训信息的及时登记
残疾人培训机构应该根据不同残障人士的身心情况在结合市场就业需求信息的情况下制定差异化的培训计划,如针对腿脚部位有残疾的人员可以开展面点制作、小电器维修等相关技能的培训,或是针对聋哑人等残障人士可以开展电子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让所有参训的学员都掌握一技之长,从而获取立身之本。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跟踪调查机制,对所有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监督,及时将参训人员的学习效果反馈给培训机构的领导层和残障人士的直接监护人,切实提高残疾人的培训效果。在此基础上应该广泛收集市场就业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定期邀请事业单位来本地举办招聘会等形式为考核合格的残障人士推荐工作,并为以后的残疾人就业培训积累宝贵的经验。
3.4 建立完善的就业及相关信息查询机制
在现代信息化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应该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建立完善的就业及信息查询机制,运用创新思维和理念推动残联机构、培训学校以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使得各个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查询本地区内的残疾人就业培训情况,为扩大残疾人就业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技术支持。另外,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进行汇总表等的统计,可以将残疾人的培训信息的任意选项作为分类条件,对残疾人的受训时间、受训科目、学习效果以及就业情况等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便于用人单位和地方残联更加全面地把握就业培训系统建设的准确信息,为国家相关残疾人扶植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参考。
4 结束语
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在求职时往往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从而为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障碍。作为社会生活的一分子,残障人士具有获取平等工作和生活的权利,理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因此,必须重视残疾人的就业培训系统的建设,通过完善残疾人就业培训数据库、建立残疾人培训证书制度、实现相关就业或培训信息的及时登记以及建立完善的就业及相关信息查询机制等手段,切实提升残疾人就业培训系统的建设水平,实现残障人士就业培训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管理,这对于实现社会平稳快速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涛.北京市残疾人就业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4.
[2] 李萍.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 刘惠惠.残疾人就业培训信息系统建设及其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233-234.
[4] 王瑞霖.残疾人培训中心网站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
[5] 王影影.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