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用技术课程作业设置与学生评价的实践

2016-05-30唐华

科教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新课改作业

唐华

摘 要 课程作业设置与学生学习评价是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是广大一线教师战斗的核心战场。本文结合笔者自身一线的教学实践,展示了三种作业设置方式,提出了过程性评价、结论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一体的学生评价体系,从而公平、完善、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

关键词 新课改 学生评价 作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4.073

1 研究背景

纵观新课改,主要目的是改变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质量。其主要手段在于评价方式的改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体系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冲破应试教育的壁垒,实现素质教育的飞跃。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2007年新课改新增的一门技术类课程,与初中劳动技能课程相衔接,主要为了提升高中学生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为高等学府输送具有理论知识又能动手操作的新型优秀人才。通用学科注重实践、强调创造、追求综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用技术因其学科的特殊性,与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发生强烈碰撞,评价方式改变的时代要求迫在眉睫。深化新课改的启动,更是为通用技术评价方式的革新创造了历史条件。

根据通用技术的课程体系,并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需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多种作业设置方式,并构建了一套学生评价体系。下文即为笔者在一线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一些经验做法和想法。

2 通用技术作业布置

2.1 课堂作业及试卷

通用技术课程不免会受到学考和高考两大考试的限制,需要一定程度的题目练习来巩固知识点,并训练基本的应试能力。试题的安排注重核心知识点的考察,避免题海战术的恶性循环,一般情况下,一章节一练习。此外,在期中期末复习中,采用专题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例如模型在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单纯从知识点上来看,学生比较难理解并且接收,通过几道典型例题的演练,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区分并掌握。

2.2 个人设计作品

个人作品设计是笔者通用技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展示自身聪明才智的舞台。主要的形式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日常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不满,进行技术设计,并画出草图,注明问题的来源、材料设备、功能用途、创新之处、使用说明等基本内容。全班同学以学号进行轮流,每堂课一名同学上讲台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创新设计理念,最后同学共同探讨设计的优缺点,并举手表决评价该同学的设计态度,若低于全班人数的一半,为不认真,需要表演才艺。

当然,该作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个人设计作品的作业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去体验设计一般过程,并且植入练习草图的绘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通用技术能力的学习和提升。同时,顺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指导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其中产生了许多优质的创新点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铺平道路。比如:剪刀式量角器的设计,针对于使用量角器读数易错这样一个问题,同学萌发出将两个量角器组合的新型设计理念。

2.3 团队设计作品

个人设计作品作业是理论性的,只要求有想法,不需要有行动。团队设计作品作业是个人设计作品的一个升华,倡导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学生可以自行组队,一组一般不超过6人,基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以个人设计作业为素材库,从中选择一个最优的设计或者重新选择一个设计,将设计理念用实物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是模型,也可以是原型。

团队设计作品是通用技术作业中的新鲜事物,其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类似,旨在将理论学习延伸到实践探索,一方面可以体现通用技术学科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掌握和理解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沟通交际能力。实践表明:该策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兴趣,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真谛。

3 通用技术课程评价

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是“一考定终身”。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评价弊端,并不能系统全面完善地评价一个学生的学业情况,存在很大的偶然性,且受客观因素影响的比重较大,甚至可能会遏制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等现象。笔者对追求全面合理的评价方式进行研究与实践,形成过程性评价、结论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为一体的评价体系,并进行量化,作为每一位学生期末考评的依据,并录入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3.1 过程性评价

拥有好的过程,结果肯定也不会太差。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必然会导致最终学习结果的形成,即过程性评价是结果性评价的基础。为了很好地实现过程性评价,笔者从可行性和科学性等角度出发,通过数学建模的量化实践,形成了一套固定评价模式。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堂考勤、课堂情况、作业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在过程性评价中,以100分为计,其中课堂考勤占20%,课堂情况占30%,作业评价占50%。

3.1.1 课堂考勤

作为高中生,课堂出勤是最为基础的学习任务。如果不出勤,则意味着逃课。逃课在教学过程中算严重违纪事件。为了监督极个别行为规范偏差加大的学生,课堂考勤应运成为了通用技术课堂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考堂考勤共计20分,全勤则计20分,缺课一次扣一分,扣完为止。

3.1.2 课堂情况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其将决定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优质的课堂状况必将推动学生的学习,同时,教师也会有一个良好的心情,拥有一个师生和谐的课堂氛围。这一块的考核,主要采用民主测评的方式,总分为30分,测评人为:学生本人、同桌、同学及教师,求取平均分计入成绩。如表1即为课堂情况民主测评表。

3.1.3 作业评价

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另一个重要阵地,是对新知识巩固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业也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概括总结的过程,有利于进一步熟悉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基于通用技术学科的特殊性,一般情况下,通用学科并不是每天或者每节课都布置作业,而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布置。所以,作业评价则以章节单元卷的完成情况为依据,每个单元卷卷面分以100分记录,记录每一次的成绩并求平均分,然后折算其中的50%为作业评价的最后得分。如表2即为作业评价量分表。

3.2 结论性评价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为学生学期中的两次大型的评价性考试,也是学校把握教学质量的宏观手段。对于学生而言,也是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的一种方式。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可以将两次考试当作自己教学评估的参考,也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因此,笔者将期中、期末两考作为结论性评价的主要来源。

结论性评价以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成绩为基础,求其平均分,并折算为40%即可。

3.3 发展性评价

在深化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广大教师推进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教学当中去。通用技术学科与现实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其为研究性学习活动添加了助推器。

在发展性评价中,笔者主要起引导和推动作用,完成个人设计和团队设计作业即得10分。除此之外,若在青少年科技作品大赛或者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奖者,适当地给予加分。

整体来看,笔者的学生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坚持公平、公正、全面,多元化的理念,其量化公式为:

学生评价量化={考勤(20%)+课堂情况(30%)+作品评价(50%)}?0%+结论性评价?0%+发展性评价?0%+特殊加分

4 结束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发现该套评价机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给学生一个量上的明确的评价结果。这样就促使每一位学生积极认真地做好每一次作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参与度,学生会在作业中更加用心,更加富有创意,作业完成的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事实证明,这套评价体系能提升通用技术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评价方式总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评价方式均存在优缺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积极探索,综合利用评价方式,实现评价的多元化、合理化、公平化。

参考文献

[1] 陈晓凤,叶朝晖.如何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总第466期.

[2] 顾建军.技术与设计[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3] 何春英.通用技术课学生学业评价的设计与实施[J].教师论文,2011.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新课改作业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作业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我想要自由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