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优生家访引发的思考

2016-05-30芦智旭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家访思考

芦智旭

摘要:優生在一般人的眼中,什么都好。殊不知,优生也有需要改进的一面。笔者对班里一名优生进行家访,一改过去家访就告状的方式,尝试着多表扬、多沟通的方式,使家访更有成效。

关键词:优生;家访;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04

关于教师对学生的家访,笔者曾经对自己任教年级的130个学生做过一个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 你认为教师为什么要来你家家访?

2. 你认为教师该去哪些同学家里家访?

调查结果显示,70.45%的学生认为教师上门只为“告状”,那么哪些学生才会让教师想去告状呢,很显然是学习上和行为上有偏差的学生。确实,笔者也是这么认为的,自己的家访也都是针对行为上和学习上有偏差的学生,优生——这些开得灿烂无比的花朵,让自己找不到任何的瑕疵,当然不在自己的家访名单里,久而久之就会给学生和家长一种错觉,差生才要家访,优生是不需要家访的,但是去年某天的一次对优生的家访改变了笔者的想法。

对一个优生的家访手记

2010年的某天,“妈妈,你一点都不理解孩子的心理,现在的我每天都害怕回家,因为等待我的不是你温柔的笑脸,而是一本又一本的课外作业……”这段话吸引了笔者,作为教师,笔者很想探个究竟,带着疑问看完了这篇作文,让笔者意外的是这是班级里最优秀也可以说全校最优秀的孩子——佳佳写的作文,原来在她那乐观开朗的外表下隐藏着这样的心事。笔者思前想后,一种教师天生的责任感让笔者很想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帮这个孩子。

当笔者敲开她家的家门时,家长和这个学生的表情告诉笔者,他们对笔者这个第一次光临的“不速之客”感到非常意外,但是他们又马上非常热情地接待笔者,几句客套话后,孩子的妈妈先唠叨开了:“老师,佳佳是不是在学校犯什么错了啊?”“没有没有。”此时,佳佳急了:“你(妈妈)这么不相信我,我说了我在学校表现都很好……”说着说着忽然大声哭了起来,好像把压抑很久的怨气一下子发泄了出来,她妈妈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堪的表情,此时的笔者更加不知所措了,原本想来调节他们的亲子关系的,现在怎么变成自己是来“告状”的呢?该半途而废吗,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调节!

先夸夸这个孩子。“佳佳妈妈,你的孩子在全校学生里都是数一数二的,她不仅功课好,而且能歌善舞,是难得的全面发展的好孩子,这得全靠你们家长的教育啊!”意识到我不是来告状之后,佳佳妈妈的脸色缓和了很多,我想接下来可以进入正题了。“佳佳妈妈,人没有十全十美的,只要能改正就可以了啊!”“那是,那是!”“你对孩子要求高是好事,但是我们有时候也要看孩子自己想不想做,就像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会想偷偷懒,何况是这么小的孩子呢?”佳佳的父母连连点头附和,笔者继续自己此行的目的:“听说佳佳妈妈每个学期都有给佳佳买课外辅导书,其实佳佳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平时我们学校已经给孩子布置了一定的作业,只要认真完成了弄懂了学习成绩就不成问题了。题目做多了反而会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效果会适得其反。”佳佳父母脸上疑惑的表情告诉笔者他们也在思考,笔者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其实像佳佳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以培养她的兴趣为主。”“我们条件不好,没办法培养。”佳佳爸爸附和着。“当然在你们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们可以让孩子学点感兴趣的东西……”近一个小时的家访就这样不经意地过去了,在佳佳和她父母的道谢声中,笔者离开了这个学生的家。

对佳佳家的整个家访过程都很顺利,但是具体取得了什么效果,笔者心里一直没底。随后的一段时间,笔者一直注意观察佳佳,她的心情似乎轻松了很多,笔者找了个机会,又和佳佳聊起了她的妈妈,佳佳告诉笔者:自从老师家访后,一向只看重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的妈妈居然破天荒地问起了她的兴趣爱好,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她偷溜出去玩的时候,妈妈也不再乱发脾气,动不动就骂人了。她有什么事也乐意和父母沟通了……

家访后的思考

在对佳佳家访过后,笔者一直在反思:“在我们的家访工作中是否忽视了这样的一批在学校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他们也有不优秀的理由,他们也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如果自己能够早点对佳佳进行家访,早点发现佳佳存在的问题,早点帮助她,她就可以少很多烦恼了。”在此次家访过后,笔者思考了很多,认为在我们今后的家访工作中也应重视对优生的家访:

在对佳佳的家访过后,笔者还走访了几个优生的家:副班长小明是班中的佼佼者,走进他的家中笔者惊呆了,屋里全是废品,他家的饭桌就摆在它们中间,如此恶劣的家庭环境,培养出了如此优秀的孩子,笔者不得不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同时也为自己以前要求小明凡事都做到尽善尽美感到惭愧。走进学习委员小新的家中,首先迎接笔者的是两张稚嫩的小脸,小新的妈妈手中抱着一个,小艳的手中也抱着一个,在和小新父母交谈的过程中才得知妈妈手中的儿子3个月大,小新手中的妹妹15个月大,吃惊之余,也在反思自己的工作为什么做得那么不到位,小新的妈妈告诉笔者,小新每天要回家都要带孩子,原来……难怪学习退步,下课不帮忙收拾作业本……此时,笔者之前的种种疑惑终于找到了答案。

“优生”也有不优秀的理由啊,只是我们要用心去观察、去深入了解。教师家访“访差”的同时也该“访优”,在我们要求优生十全十美的同时是否想过他们可能也有自己不能太完美的原因,他们也可能遇到了让自己困惑的事情,身为班主任,我们有责任帮助任何一个学生,所以今后的家访我们不能忽视这一批璀璨的花朵,或许在他们灿烂的背后有很多不灿烂的理由。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325000)

猜你喜欢

家访思考
关于高校辅导员家访的思考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以家访提升班主任与学生谈话的有效性
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家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