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伦理身份主导下的伦理选择——解读《珍妮姑娘》

2016-05-30唐小娣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伦理选择

唐小娣

【摘要】:《珍妮姑娘》主人公珍妮充满善良与慈爱,凡事都为他人考虑,最终却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本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揭示出小说中珍妮具有“父母的女儿,未婚母亲和莱斯特的情人”三重伦理身份,她的伦理身份又不断让她陷入伦理两难的困境,她也考虑到实际情况做出了三次倫理选择。而她最后孤独终老的结局则是由于她的伦理选择不符合当时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所导致的。

【关键词】:《珍妮姑娘》;伦理身份;伦理两难;伦理选择

引言

对于德莱塞的小说《珍妮姑娘》,有评论认为其主题思想是珍妮的无私奉献,批判资产阶级代表布兰德和莱斯特对女性的玩弄;也有人认为从环境论的角度看,是因为珍妮身处的当时的美国的大环境让她无法自由地做出选择,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最终导致其孤独终老的结局;[1]还有人认为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是在表现对自然美的追求,珍妮的付出并不全是牺牲,她也遵循了自己内心的声音。[2]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 “由于身份是人独有的特征,因此人的身份就是伦理身份。”(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解释)小说中珍妮具有三重伦理身份,而她的伦理身份又不断让她陷入伦理两难的困境,她也考虑到实际情况做出了三次伦理选择。在小说中,她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相互影响,最终构成了文章的伦理线。

小说中珍妮最确定最理所当然的伦理身份是她作为父母的女儿和她兄弟妹妹们的姐妹。她的这一伦理身份主导着她后来生活中的两次伦理选择。她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家里具有“贫穷人家的现象”(115)——六个孩子,一家人常常陷入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作为家里的大女儿,六个孩子中的老二,珍妮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家人,她孝顺父母,努力减轻父母的劳累。“打从蹒跚学步开始,她已成了母亲的左右手。不论是擦地,烘培,跑腿,还是照顾弟弟妹妹,样样都有她的份,她虽然心中常怨叹命苦,口中却从未抱怨。”(14)天性善良而又乐观,充满青春活力的珍妮得到了年過半百的单身参议员布兰德的爱慕。布兰德每次给她的钱,她都用来补贴家用,送个她的金表,她也在家里经济困难时拿去典当。她就是这样尽最大努力帮助家里度过难关。

“人的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存在的标识,人需要承担身份所赋予的责任与义务。”(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解释)基于珍妮作为女儿和姐妹的这一伦理身份,且是她全心全意去忠实的身份,珍妮在哥哥巴斯被捕入狱时第一次陷入了伦理两难的境地。“伦理两难即伦理悖论。伦理两难由两个道德命题构成,如果选择者对它们各自单独地做出道德判断,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的,并且每一个选择都符合普遍道德原则。”(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解释)首先作为家里的一份子,有责任和义务在家里陷入困境时出一份力。大哥巴斯被捕入狱,需交十美元罚金才能出来,而一贫如洗的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父亲放下尊严去借钱最终无果而回;母亲也焦急地不知所措。而此时珍妮知道,这件事布兰德参议员一定能解决,而且他喜欢自己,只要自己去找他,他一定会出手相救。但同时她也知道,父亲不允许她和布兰德来往,她才十八岁,还是个孩子,而布兰德此时已经五十二岁,自己小得足够做他的女儿。跟布兰德出去“会坏了名声”。(52)陷入这样伦理两难的境地,珍妮做了第一个伦理选择——求救于布兰德。而这也导致她有了新的伦理身份及以后陷入新的伦理两难的境地。

在布兰德帮助珍妮救出哥哥巴斯后,出于感激与爱慕之情,珍妮把自己的贞操给了布兰德,也得到了布兰德结婚的许诺。可是还没有结婚布兰德就因突发心脏病而逝世,而珍妮在不久后也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时候她有了新的伦理身份——未婚母亲。但是这一伦理身份带给她的却是耻辱和不被接受;构成她以后生活的重重障碍。“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分析和批评文学作品,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客观的伦理解释。”(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解释)而当时珍妮所处的伦理环境,对于她的处境非常不利。她父亲是一名十分虔诚的宗教徒,“他隶属路德教会,多年来不断上教堂做礼拜,家庭生活恪守教规,愈发加强他的信念。”(45)因而对待子女的教育,自然是十分严厉,时刻担忧自己会对他们疏于管教,导致最后永生受罚。因此当得知女儿珍妮未婚先孕时,他出离愤怒,完全不能接受,在他的宗教教义看来,这是犯了最严重的罪了,一怒之下他甚至把珍妮赶出了家门。而珍妮周围的环境也是对她充满了敌意,流言蜚语将她描述成堕落的例子。“她本人虽分不清楚她的境况和正常的生命过程有何不同,但她周围的人却让她感受到,她是堕落的,她的基本状况就是堕落。”(81)

未婚母亲的伦理身份既让家人蒙羞——由于感到颜面尽失,父亲不得不辞去工作,独自到陌生的城市去谋生,家里其余的人也陆续来到了另外的城市,希望在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重新开始生活。也让珍妮未来的道路更加艰难。社会伦理以舆论的方式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而珍妮现在就是受到了破坏当时伦理的惩罚。

珍妮第二次做出伦理选择——和莱斯特在一起,主要还是因为她的第一重的伦理身份——女儿和姐妹所使然:父亲工作中烫伤了双手,无法再挣钱,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所有人都是一筹莫展。这时候她想起了热烈追求自己而自己一直不敢答应的莱斯特。“这时,一个新的想法轻轻地跃进了她的思想之中,不由她做主且挥之不去,莱斯特提出的帮忙一事,现在可派上什么用场?他不是做了爱情的宣言吗?”(126)我们可以发现这和她第一次做出伦理选择时的情形多么相同,都是在家庭面临困境,所有其他人都无法解决,而她则正被一个可解决困境的人所追求。她第一次伦理选择留下的后果在她每次做决定时都会浮现在脑海:维思塔的存在要怎么交代?而自己的过去又该怎么解释?她清楚地知道莱斯特不会娶自己,最终珍妮选择接受莱斯特,接受他的帮助。珍妮的第二次伦理选择固然解决了家里的经济困难,“由于莱斯特的慷慨接济,家中困境得以解除,”(148)一家人搬到了月租三十美元漂亮舒适的屋子,每个人都是兴奋而又喜悦。但是她第二次的伦理选择却同时又给了她一个伦理身份——莱斯特的情人。而这个伦理身份却跟“单身母亲”的伦理身份一样是不能公开的,不被社会所接受的身份。所以她和莱斯特在一起在社会看来是不“合法”的,特别是对于莱斯特及其家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娶珍妮的,双方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差别太大,他们甚至不属于同一个阶级。更何况莱斯特还不知道维思塔的存在也不知道珍妮过去的经历。后来事情暴露了之后他的态度更明确了。“有一件事他心中非常确实,那就是他和珍妮结婚这件事,以后想也不用想了。那办不到,他这种身份的人不可能办得到的。”(175)在最初珍妮和布兰德在一起时,他们的差距还只是阶级和家庭背景不同,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结婚。而现在她和莱斯特的距离,就不仅仅是阶级不同的问题。莱斯特的身份绝不允许他娶一个生过孩子的女人。珍妮的过去决定了她以后的人生中,特别是与婚姻有关的问题,她会受到重重阻碍。

第一次的伦理选择带给珍妮新的伦理身份,其后果也是让珍妮有了不会再有人娶自己的伦理意识。她在做第二次伦理选择——接受莱斯特——的时候,她顾虑是怕对不起家人,怕毁了女儿的前程,而她对自己的考虑则是:“自己的一生已是一塌糊涂,”(124)“牺不牺牲有什么区别吗?”(126)她早已认定“没人肯娶我的——这个你也明白,那倒不如这样的好。”(137)可以看出相比第一次做伦理选择而言,珍妮这一次考虑了很多,但是她的考虑却是默认了自我牺牲。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料到这一次的伦理选择给她带来的新的身份——莱斯特的情人——会如此让社会所不齿和不接受。莱斯特妹妹的到来让她“心中也有了思考的材料。在别人的眼中,她的地位原来是这样子的。现在她知道世人是怎么想的了”。(187)露易丝的到来让她有了清晰的伦理意识,她之前两次的伦理选择并没有考虑到世人会怎么看待她这个人,但是现在她明白了,这叫她痛苦不堪。

文学伦理学批评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对于珍妮由于两次伦理选择获得的两重伦理身份——未婚母亲和莱斯特的情人,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世俗的道德评价标准将她定义为不守妇道的女子或者说是为了钱可以出卖自己的人。而应该“站住她的立场上审视动机与目的,进而从道德层面对其行为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断”。(伦理选择,伦理身份,伦理选择:《慈悲》的文学伦理学解读)珍妮的第二次伦理选择虽然主要是为了让莱斯特帮助自己的家庭,但是也有爱情的成分在里面。从最初的相遇,珍妮“一直站在楼梯上头听他们说话,感到这个人似乎有一股魅力,如磁铁般吸引住了她”。(104)所以她的选择并不是完全由金钱决定的,她也听从了自己内心的渴望。“他爱我,我也爱他,我为什么不跟他去呢?”(137)而与此相反,莱斯特虽然爱她,给她和她的家人众多的帮助,他却没有给她一个女人最需要的东西——婚姻。他们像夫妻一样居住在一起,却始终名不正言不顺。这导致珍妮招致别人的非议,莱斯特的社交生活也受影响,而他们两人的同居则被说成是“姘居”。因为世俗的压力所以导致珍妮做出第三次伦理选择。

同珍妮前两次的伦理选择一样,她第三次的伦理选择依然是为他人的利益考虑,只是这一次更加让她痛苦,因为前两次选择和布兰德或者莱斯特在一起时,她起码对他们还是有感情的;准备和布兰德结婚,她对未来的生活有过憧憬,在脑海中“幻想着美妙的新生活”(65);和莱斯特在一起的几年时间,她也确实是幸福快乐的。但是她的第三次的伦理选择却是要结束这种幸福快乐的生活。她和莱斯特是真心相愛的,他们虽然没有领结婚证,但是几年的共同生活,他们早已习惯了对方的陪伴。甚至在莱斯特发现了维思塔的存在后,他一开始对于珍妮没有对自己坦诚而愤怒和伤心,后来听了珍妮的解释之后他也原谅了珍妮并且接受了维思塔,虽然他明确知道自己不会娶珍妮了,但也从没想过要和她分开。“他和珍妮同住了几年,说来奇怪,他已少不了她。这辈子还有谁和他这么地亲近?”(176)而这段感情,对于珍妮来说则更是珍贵,“因为她生性稳重,喜欢建立一种平稳和谐的关系,长久维持下去。”(293)和莱斯特在一起的日子,给了她“家”的体验,他们对彼此来说就是家人。可是他们的这段感情却要因为外界的力量而被迫中断,因为按照莱斯特的父亲甘老先生的遗嘱,莱斯特要想继承他应有的股份,只有和珍妮分开这一条路。莱斯特为了维持这一段关系反抗过,却最终向现实妥协,准备向珍妮说出自己要求分开的打算。而珍妮在知道了这一遗嘱的存在后,则是下了决心要分开,无论自己多难受,她不愿自己成为阻挡莱斯特的前程的障碍。而笔者觉得最庆幸的是,她是在莱斯特说出他的决定之前知道遗嘱的消息进而告诉莱斯特二人应该分开的,毕竟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不管愿意与否,总好过由莱斯特来提出分手。

对于珍妮的第三次伦理选择,可能在外界或世俗的眼光看来,这是一次正确的选择,毕竟这算得上是对第二次错误的伦理选择“纠正”,她也终于没有了“莱斯特的情人”这一不被接受的伦理身份,莱斯特的财产得以恢复,他在社交中的地位得以恢复。由此我们可知社会对他们的关系的态度。但是这一事件的当事人,珍妮和莱斯特,却因为離开了像亲人一样的人而生活得并不如意。“珍妮过着自己的生活,过着与之前明显不同的生活。这种生活——没有莱斯特的生活——起初实在很难挨。”(305)她太熟悉莱斯特的存在,分开后经历着思念的苦。而莱斯特亦是如此,他继承了遗产,变得越来越有钱,但是他却不再真正的开心过。他的交往者的名单中划掉了某些人的名字,这些人曾在他生命的某个时期对他或充满怀疑,或是热络过了头,或是冷漠无情,搬弄是非。“其实莱斯特对人生的态度除了变得有点冷漠,还带着断然的批评眼光。”(320)他对很对人和事都不是付出真心,他开始单纯地追求物质享受和不是吃就是喝的安逸生活。我们很容易知道,他的这种变化是因为对生活已没有激情与期待,是因为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的无意识的反抗,而他的生命最终也是在这种放纵中走向了终点。

结语

小说的伦理线就是围绕珍妮的三重伦理身份,她的伦理身份把她带入伦理两难的境地,她为了自己的家庭和爱的人做出的伦理选择,她的伦理身份和伦理选择相互影响而展开的。文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从伦理角度认识社会和生活的道德范例,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道德指引,为人类的自我完善提供道德经验”。(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珍妮第一次和第二次的伦理选择,虽然是基于给家庭解决经济困难出发,而且无论是她和布兰德还是和莱斯特在一起,都两情相悦,而且双方都处于单身状态,但是他们的关系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必然也不会被社会所接受。她的第三次伦理选择——和莱斯特分开——让两个当事人痛苦不堪,却是社会和世俗所认定的状态。珍妮和莱斯特这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同居不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不被社会接受和认可。

参考文献:

[1]德莱塞. 珍妮姑娘[M]. 范美文[译]. 译林出版社,2003.

[2]蒋道超. 重读德莱塞的《珍妮姑娘》[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 5.

[3]聂珍钊. 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4]杨柏艳 , 黄 磊. 从《嘉丽妹妹》和《珍妮姑娘》看德莱塞的道德哲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1.

猜你喜欢

伦理选择
关于《马丁·伊登》中的伦理困境解读
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儿子与情人》
《喜福会》中女儿们的伦理身份选择
论许三观的伦理身份与伦理选择
《欢乐之家》中莉莉的困境、追求和伦理选择
《人性的污点》中科尔曼?希尔克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
夏目漱石《心》的文学伦理学研究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凯特·肖邦的《暴风雨》
试论《海蒂》中儿童的伦理选择与成长
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宋丽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