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有一扇窗

2016-05-30张雨晴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勇气高中生

张雨晴

摘要: 我是一名高一学生,如此而已。可高一生活除给了我“高中生”的身份外,还给了我一扇窗。是的,我有一扇窗,因为一次考试失利,我成了全班坐在最后的女生——座位按成绩排序。幸好是这样,它能让我拥有一扇窗。窗外,就是高考之外吗?

关键词:高中生;勇气;价值取向

高高的八角大楼底下,单调的广场以及外面弥漫着尘土的车道。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中,见惯了廉价的新潮和庸俗的时尚,那车流与车流的叠加是不变的脚步。

我久久伫立着,它们却没在我眼中留下一丝痕迹。八角大楼里入室即静,这里是战场。营造这么個具有嘲讽意味的角落,看得见外面的喧嚣——似乎是為了证明:我们和他们不一样。

我看到闹市,这里有川流不息的人。一群“俗人”吐着痰,丢着瓜子皮走过来,他们也许会尔虞我诈,也许会路怒抓狂——我心里无可避免的生出鄙夷:素质太低,如果国家充斥着这种人,迟早要散场。却又突然想起,这就是形形色色的社会,也许他们也曾经像我一样有着入世前的美好初衷。透过这样一扇窗向外看着——是什么让他们没了棱角?是什么让他们的单纯、善良、优雅像夏天出汗一样,一点一点被蒸发掉了?

看到一则消息:一名正在监考的中学女教师猝死,正在考试的学生听到了老师的呻吟,却“认为”是睡觉打呼噜!考试严格的、格式化的制度,让这位年轻的老师永远的走了。如果有一个学生有一点生命意识,有一个敢于冲破考场严格纪律的约束,也许一切都会改变。

我讨厌这个社会的制度化和格式化,沉默无声的社会怎能指望它冲出有力的一步?无论它是以怎样的初衷。如果这就是将要入世的社会,我保留反叛的权利。

这时,我看到平原,一条铁轨延向无极,只有一条。没有了平仄,仿佛虚实也没有了界限。列车永远只能按铁轨走,你站在车窗外,听到列车在你身边呼呼生风,你执拗摇头。

然而你并没有,那只是一个普通的梦。而为什么会梦到?因为你向往。既然你不愿做冲锋陷阵的勇士,抑或不愿无形之中异化为你厌恶的社会低端分子,你只好做梦,为了掩饰你的懦弱,无形中生命便失却了自由。

墨西哥人走路时会无故停下来,他们说:“我的灵魂还落在后面没有跟上来,我要等一等它。”这样的人生观,是否让你我为之动容?

在匆忙奔跑的列车上,哪里会容得下天空和天空中浩瀚的海洋?

但谁又能否认,这列车不是贯穿平原的大动脉?可谁又能否认,有人禁止你渡运河吗?没有;有人禁止你飞行吗?没有;有人禁止你步行吗?也没有。那到底是谁把我们一个个编排好,禁锢在列车中呢?是社会的价值取向。而这社会的价值取向,来源于你我,来源于你我社会化至深的某一部分自己。

相比起这个社会,我更乐见一个参差多态的社会,它可以偶尔任性乖张,偶尔偏激,但永远不会绵软无力。我们也不会再被自己驯服。这个社会会出声,让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屹立的人,有顶托住大难的力量,它不是完美的寂静,而是处处弥漫着勇气。

我更乐见这样一个社会:诗人和哲人在列车上争吵,就像多年前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在小饭馆里啃着干馒头,却为“婉约派”“豪放派”争不休。

但我害怕见到这样一个社会:人们喝着上等玉液琼浆,他们却囿于自己的世界,关注金钱和仕途,精心筑好安乐窝,他们被格式化,程序化了,反说是时代不容他们发声。他们错了,他们无法反叛社会化至深的某一部分自己,反而让这部分把他们彻底社会化,他们的眼界降下帷幕,如此怎能看到未来?怎能看到世界?

谁说铁轨不可以拓宽?谁说铁轨不可以分开?谁说铁轨不可以铺满平原?谁说我们的力量不足以拥起山峦?

我站在窗前,看到层层叠嶂,排排涌起,山峦起伏着,涌动着。

你有这样一扇窗吗?它通向高考之外。如果有,它在哪里?你又会于何时将它开启?

指导教师:赵双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勇气高中生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寻找勇气
勇气何来?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前行的勇气
“勇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