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缺陷探析
2016-05-30孟令军
福建师范大学文艺学,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接受美学把读者置于文学活动的中心,从读者的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但是读者接受理论在其自身的建構过程中仍存在着不足,因此,我们要合理运用,扬长避短,发挥出接受美学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读者接受美学;审美经验;读者;作者
读者接受文学批评理论不同于以往文学理论,它更加注重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体验。以往的文学研究或者从作家出发,或者从创作社会背景角度去探究文学文本的意义。这很容易造成“意图谬误”、“接受谬误”,而接受美学特别重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文本在作家创作出来之后并不是一个完成品,它呼唤着读者的积极参与,共同完成文学活动,只有经过了读者参与的文学活动之后才算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接受美学在历时层面上把读者的期待视野维系起来,在共时层面上则把不同的文学样式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但接受美学还有自身的不足和缺陷,我们在利用其进行文本解读的时候应该合理运用,这样在解读文本时才能避免纸上谈兵,切实发挥理论的最大价值。
一、 作者是否真的“已死“?
接受美学理论把读者置于文学活动的中心。在以往作家好像身怀一份对文学作品的解读的权威书,我们想要去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作家意图,即作家想要表述什么。文学批评家只能在作家的指点下诺诺前行,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唯作家论的解读并不是新颖的解读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来了“知人论世“之说,论述阅读文学作品时要对作者本人思想、经历等问题加以把握,这样才能深入对文本的解读,这种批评方式一度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这样一种解读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它的不足也是显然易见的,这种解读很容易会陷入到对作家人物传记的考察,丧失文学真正的审美特性,并且唯作者论很容易使批评变得流于形式,不能发挥文学批评的真正功用。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解读权在读者手里而不是作家手里。在文学接受链(作者—本文—读者)中,接受美学以读者为发轫点代替了过去的作者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作家想要表述的东西和能够表现出来的内容有着一定的差异,作家是否有能力把所想的付诸于文字是可质疑的。真正能够评价作品好坏的只是读者,他们有权利作出自己的判断。但是,当我们断然把作家排除在解读文本之外的时候,文学文本仅仅依靠读者难道就可以了吗? 作家仅仅是词句的组织者,而读者才是真正带来意义的吗?如果文学活动脱离了作家,那么它还剩下什么?不可否认,过度强调作家的作用在文学解读中确实会影响发掘文本的真正含义,但正如过犹不及,当我们把作家的功能缩减至微不足道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地位时,这样会得到什么?同样是诗歌,为何李白的诗歌具有浪漫情调而杜甫的诗歌却是沉郁悲怆?同样是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史书中的描写是红颜祸水而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却凄婉优美?我们发现,如果在文本解读中排除掉作者的存在,那么一些平日习以为常的观念就变得难以解释得通。生活经验视野的扩大对文学解读产生了冲击,在作家这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问题的核心在于,假使没有一个作家把混乱复杂的社会生活进行有效的梳理、编排,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作为读者的我们又如何能够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在文学活动机制中 ,如果仅仅强调接受的一方 ,而轻视创作的一段,这种理论无疑存在著不足。或许正鉴于此 ,姚斯承认 ,“我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一书当然还是犯有这种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进化理论一样的片面性”,这种片面性是在于过度追求读者接受机制,而对其他要素的刻意忽略。
二、隐含读者与真实读者的差距
接受美学认为在一部文学作品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读者,只是这个读者是隐含的。“隐含的读者”是伊瑟尔所提出来的一个很重要概念,它是最理想的读者,是作家认为应该存在或是可能出现的,这种意识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作家的创作动机会影响到隐含读者的存在。我国古代的讽刺诗是为了起到警醒帝王的作用,山水诗是为了陶冶情操,抒发内心情感。不同的作家创作动机不同所要求的隐含读者就不同。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选材的不同也会影响隐含读者。以满纸沪语完成了一部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面对的隐含读者就是江沪一带的受众,不可否认,伟大的作品总能够突破地域的局限性,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但这种选材无疑是把上海地区的人民预设为首要的受众群。
所谓文学接受,其实是说把隐含的读者转化为真正读者的这么一个过程。通常的情况下,与隐含的读者情感价值相类似的读者,比较容易和文本之间产生良性的互动。但是,“隐含的读者”和现实读者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性。“隐含的读者”和现实的读者之间不是一种契合关系,二者之间总会存有差距,我们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能恰当的理解文学文本。因此,“文学接受的发展,并不在隐含的读者那儿,而是在现实的读者之中。”因此在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不同读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当人人都可以对文本进行自我理解,自我解读的时候,我们又何以辨别何为优秀的小说,何为低劣的小说。当我们失去了统一的文学评判标准时,我们又如何去判定文学作品的好坏?由隐含读者到真实读者之间的转化率有多高我们不得而知,但当我们把评判权下放给所有读者时,我们该如何判定何为经典?
三、审美经验为何物?
审美经验一贯被视为抵抗作者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的法宝,审美因人而异,它的产生得益于读者的情感体验,因地域、种族、性别等诸因素的差别而有所不同。读者的审美经验是伴随着人们的社会经历、情感阅历的不断累积,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存在人们的潜意识里,最终影响人们对真善美的评价。接受美学把文学文本看成一个半成品,作品中存在着许多的空白和不定点,只有读者参与阅读之后,文学活动才算真正完成。但是,“文学形象的‘空白,是文本的意蕴,像物理学的磁场,和刚体一样一样具有物质性,也就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不是任何主体任意性都能填充进去的。”就像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是不确定的确定,蕴含着韵味和审美情趣,需要读者联想自身的审美经验然后对其进行审美评判。
在接受美学中,期待视野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文学阅读之先及其阅读过程中,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原因,心理上往往有既定的思维指向与观念结构。读者的这种据以阅读文本的既定心理图式,叫做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简称期待视野(expection horizon)”。对于读者来说,文学传统是他拥有期待视野的前提,读者不可能走出文学传统,独自形成审美经验,进行审美阅读 ,解读本文。我们在不断的接受新质的过程中也创造着传统,文学传统惯例是我们赖以理解文本的根基,而期待视野的形成与原有的文学传统惯例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文章的解读不能随意性、任意性,因为在文学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读者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遵循一定的审美经验进行阅读,而这种审美经验是建立在强大的文学传统惯例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文学传统惯例在人们接受文学作品时就深入人们的观念,影响着人们的预判。诚然,审美经验、期待视野的提出,极大的提高了读者的地位,但这并不就因此表明读者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审美经验还是期待视野,它是在交错纵横之下形成的,受到社会观念的影响。
接受美学确实对文学创作、文学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我们不应忽略它自身局限性:接受美学忽略了作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位置、隐含读者和真实读者之间存在着差距,并且读者的审美经验也是依托于文学传统惯例而形成。所有理论的存在都具有合理性,同时又具有局限性。因此,我们在进行文学文本解读时,应博众家之长,在文学批评实践中灵活运用,切不可固守一点不放,毕竟,“理论的基础和检验的准则来自于实践,理想的文学理论,应该是在创作实践和阅读实践的基础上,作逻辑的和历史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斯. 审美经验和美学解释学[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245.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9,332.
[3]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10,6.
作者简介:孟令军(1992—),男,山东济宁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文艺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