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化任性学生的教育工作探讨

2016-05-30刘卫胜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探讨

刘卫胜

摘要: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是教育的重点,然而对任性学生的教育是完成上述目标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任性学生的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学生特点,进行情感教育等实现任性学生的转化。因此,本文将从学生任性性格的形成以及转化任性学生的教育对策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转化任性学生;教育工作;探讨

后天环境决定了学生任性行为的产生,学生任性性格的表现主要是个性强、不接受其它人的意见,这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任性学生会很难与其他学生相处,对集体的生活难以适应,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学生任性的原因并施加关爱,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实现任性学生的转化。

一、学生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

学生任性性格的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没有站在统一的战线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方实行严格的教育,另一方过度地宠溺孩子。利用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对错误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学会了钻空子的习惯[1]。对于能够轻易答应其要求的尽量地去磨难,而对不满足其要求的自然而然的产生抵抗的心理,从而孩子形成了不健全的心理。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兴趣与爱好进行无视,要求其绝对地服从也对学生身心发展造成影响。(2)单亲家庭的两种倾向:一种是对孩子有补偿的心理,对自己对其造成的亏欠进行加倍地补偿,不会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教育。另一种是将自己的希望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寄予过高的期望,批评、打骂孩子,孩子对这种方式产生厌倦,因此故意地与他人对着干。(3)隔代教育。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而监护人又缺少教育知识,根据自身的经验教育孩子,并进行粗放式的教育,祖辈们对孩子的过度宠爱,使得学生的任性心理形成。

二、转化任性学生的教育对策

1.培养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师要用真诚去对待学生,关心与爱护任性学生,争取用情感感动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并尊重任性学生,使学生产生上进的念头[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任性学生思想上的交流,触动学生的内心,在心理上对教师的教导形成认同,任性学生才更容易与教师谈真话。教师细心倾听任学生的烦恼,了解其家庭情况,对于学生问题进行分析,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同时,教师做好学生情感疏导的作用。学校与家庭形成合理,共同实现任性学生的转化工作。

例如:学生在课后时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用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吸引他们:电脑、游戏以及体育项目等。利用课后活动打球等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花费多一些时间与他们相處,在学习、生活上对其表示关心有利于实现任性学生的转化,促使其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2.对任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任性学生通常在别人的评价上建立自我意识以及塑造自我形象的。而教师在学生心中有一定的权威作用,因此,教师如果对学生进行积极肯定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并且建立更强大的自信心[3]。反之,教師给予学生消极评价,任性学生的自我形象就比较差。有关的教育实践表明,没有取得成功的教育体验大多数是因为教师经常性对学生进行责骂,使得学生丧失了自信心。因此,想要成功地实现任性学生的转化,教师对于学生取得的成就要给予积极地鼓励与肯定,善于发现任性学生身上的优点与长处,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其继续发扬。同时教师在开家长会或与学生家长电话联系或家访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入沟通,让其家长多关注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孩子,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不能对学生进行打骂,少用贬义或者否定性的词语。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其制定奋斗的目标。

为学生树立好的行为习惯,树立信心,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将一天中做的好的地方以及不好的地方用本子记录下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需要改进和发扬的地方。同时,学生可以在新的一天开始时默念“我能行”,家长起配合作用,对学生表现好的地方及时地进行鼓励,从而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3.进行榜样教育。在历史上以及学生的周围生活中,都会有一些身处逆境但自强不息的人,并最后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人物的事迹教导学生,因为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会向英雄人物看齐,教师根据任性学生的具体特点,从有教育意义的事迹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对学生结语的部分告诉他们。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对任性学生的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方向。在利用榜样示范法的过程中,要将抽象的教育理论形象以及人格化[4]。恰当地进行指导使得学生情感上形成共鸣,使得教育效果提升。或者讲述一些因为自信心不足以及骄纵任性而导致失败的反面事例,使学生明白一个人的性格会对人的成功甚至一生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例如:在班级举办英雄人物的故事大赛,让学生在课后查找资料,搜集有关人物的事迹,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并特别地点名一些任性学生对任务的性格与品质进行总结,然后结合自身情况,讲讲自己获得的启发。并将效果延伸,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其优秀的品质,改掉自身的缺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成功地实现教育转化工作,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用爱心与恒心以及责任心对学生进行指导与教育,同时重视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合作的形式促使任性学生转化。任性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任性性格形成的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教育。多采用积极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积极地正面肯定,利用榜样示范法,列举学生生活的好事例或教材上有教育意义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其审视自己身上的缺点,学习他们的优点,最终实现任性生的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邹远泉.浅谈转化任性学生的教育工作[J].科教文汇,2014,15 (21):55.

[2]杨树德.用爱为心灵撑起一片蓝天——浅谈如何转化问题学生[J].速读旬刊,2016,12(8):69.

[3]王昱杰.中学班主任对任性学生的教育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12(2):57.

[4]王敏.中学生教育转化工作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5,79(5):39.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探讨
关于乐清市中小学生抗战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高年级智障学生职业准备教育的个案研究
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关于民族地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