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话语权利在网络舆论中的体现与特点研究
2016-05-30熊亚飞
熊亚飞
【摘要】:福柯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从新的角度阐释了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提出“话语即权利”的观点。福柯认为权利是通过话语体现出来的。在移动网络为基础的技术支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表达观点的公共空间。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再传播使不同阶级的网络话语权表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网络环境下不同阶层话语权处于流动的状态,话语权的改变会引导着网络舆论的走向。对当前环境下话语权在网络中的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引导网络舆论,从某种程度上话语权所引发的传播效力还可以促进社会民主改革和国家双创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借用福柯的话语理论来研究在网络舆论场话语权利的体现以及特点。
【关键词】:福柯;话语权利;网络舆论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都需要通过话语表达来确认自我的存在,从而强调自我在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占有比重。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的公众话语权被逐步打破,草根话语开始发声,网络话语权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中不断转化融合,促成了网络舆论新的特点。
一、福柯与话语权
话语一词最早出现在语言学的范畴内,它具体地体现在日常交际的口语以及书面的内容方面。20世纪话语语义内涵开始从语言学领域延伸至其他文化领域,其中法国学者福柯首次将话语与权力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话语实践过程中体现的权力关系。福柯是20世纪后现代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被称为“法国的尼采”。1970年他在《话语的秩序》中提出了“话语即权利”这一理论,简明扼要地表达了对话语和权利关系的理解。 其中“话語并不是转化成语言的斗争或统治系统,它就是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力,人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力。”1 福柯的论述将话语从语言学以致后来延伸的文化学科领域的话语内涵中走出来,将话语与社会权利联系在一起。我国学者王治河对福柯“话语”这样理解:“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由此看来“话语”在某些意义上来说是文化生活的所有形”式和范畴,并且也是一种认知方式和态度。
话语权是为了表达思想观点以及言语交流所拥有的说话权利。在近代社会政治中它属于表达权的范畴,是公民自由表达对国家社会事务提出见解和意见的民主权力。从网络环境中来看,话语权的掌握意味着把握着舆论导向。网络话语权与传播学理论中“意见领袖”的作用相似,即被社会团体和个人认可或者容易影响社会舆论的话语权力拥有者。他们都拥有较多的组织资源、文化资源和经济资源,这些社会中上层的资源拥有者在网络舆论中起主导作用,他们的话语容易影响和“压制”其他话语权微弱的群体。
作为“没有结构的结构主义者”,福柯主张权利是一种体现在安排上的行动方式,它并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内在关系,是一张纵横交错的 “网络”。2 福柯的这种权力观并不视权利为强制人的内在力量能力,不同于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权利观点,它强调权利表现的多元性。这种特性在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背景的人类网络活动传播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网络平台舆论话语表达相对自由和多元,不同层次阶级的网民对网络事件的表达都是新鲜多元的,网络话语也处于动态的过程中。在此环境下网络舆论表达出的话语权也是复杂的。福柯的“权利是一种社会关系”这一观点,更好地阐释了网络传播中话语权利的生产研究。
二、话语权利在网络舆论中的体现
互联网环境下,网络权利关系是由“话语”来建构最终也是通过话语体现的。Web2.0时代到来前,报纸和电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形成自我对社会政治认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早期政治家和军事家擅长运用报纸来进行政治宣传,传统媒体一度掌握着公众话语权。而互联网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新环境下,公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表对社会事件的看法,论坛、微博、微信成为民众话语表达最活跃的场所。通常网站平台上的评论和跟帖会在短时间内受到大众的关注甚至可能成为热点话题。一个事件成为热点后,通常会引来许多微博大V或者有影响力的社会公众进行评论,他们的态度和话语方向会引导其他网民,网民积极参与与自己利益相关或者感兴趣的话题的讨论中去,积极地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利。而在纸媒時代,人们面对公众议题通常是被动的,只有少数人会参与到话题中去,那些“多数人”就容易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少数人”往往处于附和的状态,这就出现了“沉默的螺旋”现象。
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社会话语权利不平衡的局面,掌握网络舆论走向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多数人”,他们往往处于社会的中层阶级,对政治和社会议题更加敏感和关注,特别是跟他们生活相关的议题更是踊跃的表达自我的话语权利。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意见在网络中不断碰撞,话语权也随之变更。“权利”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力的关系呈现。在这里,各种力量借点的联结构成了权利关系。“互动性”是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性,他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终端和各类通讯软件将同时时间不同时空的人们联结起来,使信息得到迅速的传播,公众的自由言论权得到充分体验。网络舆论的力量博弈体现了互联网世界话语权利关系。在网络权利关系中,力量的主体就是亿万的网民,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行使属于自己的话语权。正是让网民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自由地表达意见,网络媒体日益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信息传播和评议社会事件等活动中去。但是,网络还有隐蔽性的特点这使得网络空间里的权利关系呈现出一种动态、不稳定的状态,它就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于网络空间的各个角落。权利的关系还不同于现实社会的权利主题,在网络这个社会节奏中,为人们构建了一个新的身份、地位和角色。与现实社会不同,在现实中许多有权利的,在网络世界里没有话语权,只能保持沉默,而作为网络媒体大用户的公众却找到了表达的平台,传统的社会角色在网络世界里被重新解构。 但是,网络中的权利关系也只能在部分程度上冲击、消解、重构现实社会的权利关系,却并不能取而代之。
三、话语权利在网络舆论中的特点
在网络传播中,话语权具有颠覆性和同构性两个特征。颠覆性表现为去中心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民成为信息发布的主动者,打破了以往媒介组织掌握话语权的局面,通过网络平台,公众可以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利,表达自我诉求。自我话语权利的不断发展,重新划分了传播局面,网络话语权也开始处于流动状态。从另一方来看,即使网络具有区中心化、言论自由化的特点,由于社会资本分布不均,社会资本在互联网场域中的话语权并不一致。社会资本和互联网场域相互依存,“场域制约着资本,资本也制约着场域” 3在网络传播场域中,资本的拥有者更容易接近使用传播工具去产生传播行为,确定传播策略达到传播效果。这导致了话语权但网络中依旧存在阶层分布,这与传统传播场域以及现实社会的阶层分布有着相似性,话语权也在不同阶级表现不一。
网络话语权主要分布在政治话语、精英话语和草根话语三个阶层中,具体变现为:
1、政治话语在网络舆论中具有优先话语权政治资本是政治话语的基础,政治资本为网络传播中的政治话语提供了权利支持。话语与权力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权力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话语”不仅是施展权利的工具,而且还是掌握权利的关键。4政治话语是国家权力机构的拥有者,国家机构通过网络媒体传播法律、政策法规来对社会进行从上而下的信息传达。目前大多政府机构除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外还开通了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进行自我阶层的话语表达。政治话语具有先天的话语权利优势,在网络传播中处于优势地位。他不仅拥有庞大的媒体协作机构,而且地方政府的内参也为它掌握一手数据资料提供了保障。在突发性和敏感性事件面前,往往具有先发制权,特别是对地方事件的曝光和干预权是其他阶层无法达到的优势。除了能够引起本阶层的重视外它还同时受到“精英”和“草根”阶级的关注,特别是“草根”对自我权力的维护与诉求表达对中央权力的依赖性,似的政治话语具有很高的信用体系。这对现实传媒环境和网络场域内的政治话语运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精话话语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精英话语是囊括了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等社会各个领域内的顶尖人才的共同声音。早期网络刚在国内兴起的时候,这些精英是最早在网络上发声的群体。精英群体的共性就是拥有社会资本,他們往往具有深刻的见解和犀利的批判精神,对社会事件和民主政治十分關注,其身后有许多的追随者我们称之为“粉丝”,这种关系并不单纯的是建立在网络场域内而更多地来源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往往更加稳固。微博中最受关注的除了影视明星就是这些精英群体,号称为“微博大V”,精英阶层在网络空间中的话语表达往往是一种观点或者是见解,他们对事件的看法或者评论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大量的转发和跟帖,具有很强的社会话语认同性。总另外一种角度来看,玩转网络舆论走向的也都是这批精英学者,他们甚至可以影响自媒体平台的转移,从早期的天涯论坛到现在的知乎,阵地的转移与精英阶层的走向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互联网其实是一场“精英的盛宴”。
3、草根话语相对充分享有话语权
相比政治话语和精英话语阶层,草根话语是最缺乏社会资源的群体,社会话语权也是最弱的。过去传统传播结构使得这个群体几乎没有发声的渠道,在网络环境下,草根阶层的话语表达相对自由开放和多元,他们活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是网络舆论空间的主体,有着巨大的舆论影响力。草根民众对自我阶层的话语权有着极大的热情,极其努力的维护者本阶级的利益并且争取占据场域内的话语权。对他们而言,拥有了网络话语权意味着有了强大的传播力,这种传播力会进而转化为维护他们阶层利益的生产力或者民主权利。
面对日益开放的网络表达空间,草根阶层逐步占据着话语权力的份额,这是各种力量作用的结果:技术平台的支持使话语权得到体现、社会民主开放性提高,公众对社会事件更加关注、网络虚拟身份解除了对现实身份关系的限制。由于草根民众拥有最少的社会资源和权利,在互联网普遍之前都是寻求政府部门或者有公信力的媒体帮助解决,只有很少人的诉求可以得到满足,而大部分人的声音无处表达。而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这些情况也都发生了逆转,网络中处处都是民众的声音,他们不仅关注与自我利益相关的事情,而且还对国家的政治和政策拥有很高的热情。民主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网络舆论的极端化也在逐步减少,草根阶层的媒介素养也在不断提高,有利于网络舆论环境的绿化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法)米歇尔·福柯. 规训与惩罚[M]. 刘北城,杨远 婴,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00-208.?
[2]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M].刘北成,杨远婴 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274.
[3] 宫留记.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105.
[4] 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