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研究

2016-05-30张晶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张晶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语感。近年来,文本细读能力成为了考察中学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学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文本优势,将文本中的内在精髓挖掘出来,并不断提升中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为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策略及其相关注意事项进行研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细读; 策略

一、文本细读概念浅析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无论日常教学还是考试,阅读都占据了相当多的时间,但我们都知道,阅读对每个人的人文情怀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都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学学生来说,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章大多具有极强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同时此类文章大多又文质兼美、风格多样、兼顾各种题裁,而文本细读成为了学生进行阅读时获取文章重点的重要方法之一。

文本细读能力即对文章仔细推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需求,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感知语言魅力,实现高效学习。因此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研究是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二、培養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学生来说,中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不能松懈。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教师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需求,引导学生细细品读,感知语言魅力,实现高效学习,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的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

1.重视学生情感体验,转变陈旧的教学模式

选入中学教材的文章或体现了人世间的真、善、美或因摇晃山河,感叹国家命运或展示作者胸懷报复等都是极具代表的优秀作品。但对于学生来说,对文章主要信息的捕捉能力不一而足,因此在学生感知这些内容时,应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诱导学生与文本有效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作者为学生营造的世界。同样地,在教学中一味使用老套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无法感受文本意境,无法领悟人物形象与情感,学习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当学生感觉知识变得干巴巴的、冷冰冰的时候,无法与作者产生共鸣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情绪,教学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目的。

2.注重语言魅力,感受文章节奏

实现沟通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交流、情感沟通是语文阅读授课的根本目的。在开展日常语文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品词句,鼓励学生朗读、背诵文章。通过学习语言,感知语言蕴含的深意。感受文章或深刻或细腻的文字魅力,让学生使用正确的词句表达对文章的文本内容感悟,理解文本内涵。

同样地,对于学生来说,在通读前文的基础上,应当努力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挖掘,融入到文章的情景之中。在教师对文章的语言形式进行细致分析的时候,注意学习作者对于词句方面的写作技巧,从而为后续的活学活用打好基础。

3.咬文嚼字重点词句,细读文本

只有细嚼慢咽才能深刻体会到文本内涵以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阅读过程中,应当要对重点词语进行咬文嚼字,并对文本进行细读,从而有效领悟到文本的精华,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并爱上阅读。一般情况下,优秀的文章往往都会非常巧妙的处理细节的语言,通常言简意赅,字数不多,但是却可以传神的刻画出文中的风景、认为以及事物。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详细简介关键自己,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并未明说的话语,并让学生发生思维,将文章中更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挖掘出来。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对人物的刻画:“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虽然这一句话简短精炼,但是却留给人们无限的详细空间,并且细节之处的刻画能够让人另外到其中没有说明的深意。其中,“站着喝酒” 说明孔乙己穷困潦倒,没有钱找个雅座点酒点菜; “穿长衫” 说明孔乙己不同于中学一般的贩夫走卒;“唯一的人”说明孔乙己既不同于坐着中学喝酒的有钱老爷,,又不同于站着喝酒的贩夫走卒。这均需要学生细细品读才能体会其中的意义。所以教师应当让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咬文嚼字,并身体体会到细读文本的精髓。

三、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文本细读培训应注意的地方

1.避免先入为主思想

错误解读否则会影响学生价值判断,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对文章进行“仔细耕耘”,重视文本的语言,才能通过挖掘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蕴含的不同感情,同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2.做好预习工作

选作教材的文章,每一篇都有其要表达的重点。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在课前先把握住全文的中心思想。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文本细读中有所收获是每一教师要努力的地方,做好课前预习,是对自己也是对学生的负责;同理,在学习每一新文章之前,对学生来说都是与优秀作者的又一次见面,学生要进步,就不能忽视预习的重要性。

3.避免照搬照抄

学生在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应树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以及情感态度,通过形成一种正确的观念。在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表现出或人云亦云或先入为主的学习习惯,这是文本细读种的大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对其引起充分的重视,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特点,科学使用文本细读法剖析文章,领会作者意图。

四、结束语

在教学中,文本细读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可以汲取到文章精华,对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对中学生的知识摄取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教师通过巧妙引导、引导学生自主纠正错误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等新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而对学生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以及其他能力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苏桂杰. 不能让学生成为情感的傀儡——小议中学语文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社会科学家, 2005(s2):296-297.

[2] 朱云燕. 现代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3):193.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