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改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2016-05-30黄丽华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生农村

黄丽华

摘要:研究改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前农村小学生不佳的课外阅读问题,找到优化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阐释了造成现状的原因,提出了若干改进策略。

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对于阅读,从古至今有不少相关的名言警句,比如高尔基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雨果也说过“书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具。人类需要的是富于创造性的养料,而阅读正是这样的养料”。对于已经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制教育的中国各中小学来说,阅读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成绩的核心与关键之一,更是新课改后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与途径。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总体上说,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不理想。超过九成的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下,而超过85%的学生每月读书仅一本甚至为零。在有限的节日或假日时间中,超过九成的学生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打游戏或者出门玩。而即使是那些喜欢读书或者有一定读书习惯的学生中,有七成左右的阅读目标是漫画类书籍。从这些粗略的统计不难发现,当前国内农村小学生阅读优秀、经典课外读物情况堪忧,距离国家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145万字总量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造成现状的原因

(一)课业负担比较重

这个原因其实同时存在于农村和城市的中小學校中。围绕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没有彻底改变的现状下,小学教育依然没有根除“题海”战术的框架。在分数主宰学生未来的大环境下,为了获取更高的分数而加大作业、试题数量已经是当前多数小学教师不得不遵循的教学惯例。大量作业和试题的包围自然让学生本就不多的课余时间变得更加局促,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精力。

(二)干扰因素众多

如前所述,电视、网络、游戏等现代生活与休闲方式已经取代了曾经相对单调、只有书籍为伴的时光。声、光、电,音、视频等图像娱乐模式对于自制力、分辨力相对低下的小学生来说是无法抵御的诱惑。阅读优秀、经典文学作品需要集中精力甚至耗费相当的思维细细品鉴,远远没有影视剧作、游戏等不需要过多脑力的方式来得轻松随意。小学生在越来越多的干扰因素环绕下,真正能够静下心阅读者日益减少也是必然。

(三)缺乏良好的环境

课外阅读需要一定的家庭环境支持,特别是父母的支持甚至监督。但是不少农村家长自身教育程度的低下让其认识不到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些家长眼中值得阅读的书籍仅仅局限于课本与教材。当小学生在家庭中进行课外阅读得不到家长的支持甚至遭遇到阻挠时,小学生的意志常常会屈服于家长的命令。因此不良的家庭阅读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三、改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举措

(一)加强对家长的教育、列出目标书籍名录辅助学生阅读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对于学习的看法与态度,某些时候则有可能干扰到学校教育的成效。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是相对偏远地区农村家庭的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并不高。在这些家长的观念中,阅读基本上等同于对课本、教辅材的学习。这些家长既认识不到课外读物对于课内教学潜在的帮助和影響力,更加无法理解足够多的优秀课外书籍阅读对于拓展未成年人的思想境界、培养健全的道德品格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家长的错误认知,教师必须进行干预。好在多数农村家长一般都会对学校教育者抱有足够的尊重,甚至将教师视作教育的权威,这为教师着力转变农村家长对子女课外阅读的认识提供了条件。一方面,教师应当通过召开家长会或者上门家访等形式不断强调课外阅读对于小学生课内学习成效的重大影响,使家长对课外阅读引起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视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开出若干目标阅读书籍的名录清单,将其作为一项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要求家长配合学生以购买或租借等形式在一定时期内督促学生完成对目标书籍的阅读等。

(二)写读后感,以写促读

俗话说“读写不分家”,意思是阅读和写作是同一件事情的一体两面,二者相辅相成,互有影响和助益。因此,写读后感是提升阅读效果的一项极佳举措。对于课外阅读相对欠缺的农村小学生,教师应当按照由少及多、由简至繁的原则安排写作读后感事宜。一开始时不妨以摘抄文章中的格言佳句入手,再结合对这些句子或段落的理解,之后逐步过渡到对全文的分析和评述。写读后感的目的在于促进阅读“从量变到质变”,因此不必给予过于严格的类型或架构等的要求,只要学生有所写,则之前必有所读。此外,对于小学生的读后感,教师的评价应当以正向激励为主,着重突出读后感中个性化的观点或贴切、生动的描绘等加以表扬。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小学生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性决定了他们普遍具有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烈的特点,如果固守传统“教材+粉笔”的教学模式难免让好动的小学生产生乏味感,而这也恰恰是不少小学课堂上学生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精神学习最主要的原因。因此,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不仅是解决小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集中问题的策略,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比如采用情景教学法,安排小学生扮演文章中出现的各个角色等。特别是对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学来说,教师可以视情况安排学生提前阅读与教材有关联的其他文章的阅读。例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时间提前阅读《快乐王子》、《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故事,然后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分组扮演这些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通过角色之口再现故事中的精典语句或段落等内容。

结束语:

加强课外阅读是新课改后开展素质教育特别提倡的教育方式之一,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课外阅读除了会深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外,还会深刻影响到学生的认知范围、人格素养等诸多方面。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或素质教育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引导与促进还能使课外阅读改变家长的狭隘认识,同时为整个义务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燕.浅议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7

[2]朱立检.让朗读教学有声有色——谈谈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朗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22):11

[3]王金禾.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及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2):9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学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是小学生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