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法

2016-05-30马松珍

写作(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马松珍

摘要:对初中生语文兴趣的激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趣添味,它能刺激学生积极去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趣味教学; 作业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如果学生对學习产生兴趣,其学习热情势必高涨,学习效率会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便不言而喻。然而,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呆板,内容枯燥,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此,对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而言,趣味教学研究尤为重要。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导入具有兴趣性

为了让学生尽可能早进入学习的角色,提起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我们要设计好的导语。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在《教书篇》里说:“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导语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我在教学尝试中认为较好的方法有:

1、音乐的熏陶与感染,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悠扬动听的音乐往往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熏陶,从而深深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激发并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我们也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

2、导入要激发好奇心。好奇心的激发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笔者先请同学们去收集有关“罗布泊”的现状的文章以及图片,并请他们说说现在的罗布泊。笔者总结同学们的观点是“现在的罗布泊是荒凉的大漠,是恐怖的无人区。”然后笔者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画:美丽的湖泊,牛羊成群,绿树环绕,水如明镜,犹如仙境。

3、故事引入,让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都爱听故事,在新课之前讲一个小故事,使课堂产生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课堂要灵活多样

灵活多样的课堂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施展的场所,能促进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主要做法有:

1、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剖析生活点评大量的经典的创意作品,使学生开阔眼界,提高鉴赏能力,从作品中感受创意魅力,增加对创意感性认识,在潜移默化中提语文能力。

2、多媒体辅助。在教学中广泛使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影音结合,师生互动,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3、拓展阅读。语文水平的提升仅靠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介绍相关专业书籍和专业期刊、网站,指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拓展相关知识。

4、参与比赛。比赛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贵在参与,能否获奖并不重要,但却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通过指导参赛,在参与过程中检验自身水平,发现不足,看到差距,从而有针对性提高。

三.探究质疑思考有趣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知心理和情性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

挑起争议练思维。例如:教授《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时,我提出问题:“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了自己不同的结论。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会有一些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出现,教师要抓住这些机会吸引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当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不和时,往往会产生争议的冲动。当同学们为自己的观点争论起来时,教师便可指导双方进行辩论,可使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巧设问题调动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常常有一定的规律可寻,这些问题的设计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系统训练。因此在问题设计上要精心,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一个接一个,相互串联。这样紧张的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刻进入学习状态。

鼓励学生质疑,师生相互启发。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提问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和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随着新科技的发展,电教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使用电教手段可以使客观事物的形声色直观的作用于学生的助听器官,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同时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同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情景,使课堂变“单调”为“生动”。录音、录象、幻灯以及多媒体等现代电化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观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让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活起来,动起来。有利于引起审美愉悦,增强学习兴趣。教师应具有熟练运用电教手段的本领,搜集辅助教学的各类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四、开展实践活动和延伸课外阅读,促进兴趣发展

1、开展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优势。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有其特长和优势,有的字写得清楚、工整,有的普通话讲得标准、流利,要让他们尽情发挥语文的点滴特长。

2、延伸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平时,我除了经常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勤奋好学的名人故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之外,还每周为学生安排一节“读讲活动课”。活动课中,学生“读”自己在课外看到的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

总之,我对语文趣味性课堂教学的性研究,仅仅是个开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主阵地,我們更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不断探索,灵活运用,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一门“愉快的艺术”,进而在兼顾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获得高效。

参考文献:

[1]关英,马彩虹.浅谈初中语文兴趣教学的方法.《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9)

[2]黄金兰.初中语文兴趣教学探究.《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3]朱安伦.初中语文兴趣教学点滴.《科学咨询》,2013(2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