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管理

2016-05-30丁晓力

中国经贸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内控机制内部管理外部环境

丁晓力

【摘 要】信用卡作为现如今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工具,几乎是除了现金外每个人最重要的付款途径,但发展迅速也意味着风险层出不穷。信用卡特殊的先消费后还款、是否设置消费密码都为信用卡的有效管理和风险的控制,埋下隐患。提高信用卡安全性能,促进我国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都是我们在发展金融业务值得关注的重点,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现在国内信用卡业务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提出了信用卡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信用卡;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内部管理;内控机制;外部环境

一、 引言

在日常消费中,信用卡已经成为一种让你远离现金烦恼、先消费后还款的重要的现代金融电子产品。商业银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中,风险与日俱增。发卡银行与客户、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都让信用卡业务风险成为如今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的重点关注对象。

二、信用卡业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一张信用卡从客户申请到银行办理、制卡、客户收到卡、开通,流程复杂,涉及人员较多,因此风险隐患也是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会防不胜防。按照其表现形式和分类,我们将信用卡所产生的风险分为两大类:发卡银行与外部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发卡银行内部人员及管理问题。

首先,发卡银行与外部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1.发卡银行和客户之间信用信息不对称

试问一个人办理信用卡的过程中,什么是影响他/她是否可以成功办卡的重要因素,毫无疑问就是个人信用记录。在这种全国还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情况下,银行只能通过申请人的工作情况、家庭情况、账户和信贷情况做出判断,而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谁又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信用卡风险在征信审核的第一步就遭遇关卡。即使外部宏观环境趋于稳定,申请人自身又何尝不是一枚定时炸弹,一位曾经具有良好行为准则的持卡人可能由于不得已的原因成为恶意透支者,而持卡人又可以完全掌握和熟悉信用卡业务,这种不对称使得银行不得不面对这种不可控的风险。

2.发卡银行和相关部门及其他发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

目前信用卡的办理过程较为复杂,商业银行和掌握着大量实用信息的税务、公安等相关部门并不能做到信息机制共享,他们之间目前尚未建立合作机制,各部门各人员毫无疑问都处于分割的独立状态,与此同时各家商业银行之间也是风险管理标准不一,客户信用记录信息共享困难,在这样艰辛复杂的环境中,风险不能正确全面的被估量和管理,成为一件意料之中会造成风险损失的事情了。

3.信息不对称导致授信额度的制度设计存在缺陷

通常申请人在办理信用卡的过程中会被银行要求提供各种资产及家庭情况证明,随意列举一下就包括工资流水或收入证明、银行资产证明、工作证、结婚证、房本车本等。在信息不对称的世界,这样的要求缺乏客观合理性。一些劣质客户为占用更多优质社会资源而造假,不用花太大代价就可以和优质客户享受同等待遇现象;也让一些本可以凭借自身不寻常优质条件的客户因无法证明自己的优秀而受到不平等对待,从而被迫让位。

其次,发卡银行内部人员业务素质和银行内部管理问题:

1.内部人员方面,一位客户从申请信用卡到最终成功收到信用卡,开卡使用、日常消费还款到最终销卡结束使用,需要多名银行人员配合工作,他们来自网点基层一线、分行信用卡中心、银行卡客服中心等,多数都是新入行或者工作经验尚浅的人员,虽然经过系统全面的业务培训,但笔者曾经也是一名银行从业人员,太清楚银行内部培训的差异,有的银行纸上谈兵,既脱离实际又不够全面,浪费时间和人力,得不偿失。这些在银行一线和信用卡客服中心的银行工作人员,体力脑力好但社会和生活经验不足,实践经验更是无从提起,特别是如果遇到个别难以驾驭的特殊业务,考验整个网点业务水平的时刻就真正的来到了,遇到不能得心应手处理的疑难杂症,毫无疑问给信用卡发卡过程造成了风险敞口。

2.管理层面,信用卡市场竞争的激烈化程度,相信不用笔者多说,我们普通老百姓感受最深。现如今您走到任何一家大型商场、超市、地下通道、商业街、美食城,各种琳琅满目的小店集合地,都会发现有这样几个支着阳伞的桌子,一群西装笔挺的年轻人不停得发着宣传折页,身后是醒目的办卡赠礼易拉宝,桌子旁还有各式礼品,不用问他们都是各家银行来争取办信用卡的年轻先锋们。如今银行卡的发卡量和有效用卡率是各家银行抢占市场份额的有效指标。每名银行工作人员无一不身负沉重的信用卡任务负担。在有些发卡机构中,存在着审批人法制观念较弱,为争取业绩漂亮而对偿债能力不足的申请人发绿卡,使风险敞口,明明资质不足的申请人却受到了高额度的信用卡,为呆账坏账的形成埋下隐患,对信用卡风险的把控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风险对策研究

1.增强行业自律性和强化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针对发卡银行内部人员业务素质和银行内部管理问题,我们应该增强行业自律性和强化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标准的业务处理流程

信用卡的运作模式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标准流程化的作业模式;另一部分是中心集约式的经营方式,从信用控制循环体系看,又由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从而建立起一套信用卡风险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使其相互制约,相互配合。

(2)授信政策制定环节,各商业银行根据办卡客户群的素质和自身优势,找准目标客户,定位精准,多发动卡率高风险低的信用卡,减少“无用功”。好的信贷政策可以在产品发展和风险控制中寻找平衡,在我国当前阶段,信用卡客户会继续定位在风险可控的高端客户之中。

(3)征信环节,在信用卡风险防范的各道防线中,征信环节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一道关。精准的征信审核可以有效把风险扼杀在摇篮之中,杜绝欺诈,促进信用卡业务的顺利发展。

以我所在的银行为例,基层网点负责前台宣传营销、业务受理、客户服务,分行信用卡中心负责集中审批,授信统一,形成平衡制约机制,防范信贷风险。这也是现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标准授信模式,发卡行从最开始的制度制定和标准化流程规避和控制风险,在征信环节审核中加强审核技巧,灵活的手段多管齐下校验客户信息,使风险前移并被有效规避。

(4)资产管理环节,为保证银行应有债权的实现,降低不良应收账款,信用卡业务的呆账核销应通过诉讼、强制执行等法律途径来进行。依据信用卡业务流程完善内部管理措施,讲信用卡信贷流程分为信贷承销、账户核销、收款中心三个环节,要求银行采取不同管理措施,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在信贷承销过程中,银行要采用大数模型和统计模型甄选客户,运用决策模型预测还款行为,管理目标市场营销,最大程度实现自动化。

①提高信用卡产业的技术规范和手段

高超精准的技术和手段永远是确保业务安全一道最坚实的围墙。如果把信息管理系统比喻为控制商业银行操作的大脑,那信用卡信贷系统则是其重要的脑垂体组成部分。有了先进的技术平台和和国际先进经验的借鉴,我们的信贷循环管理信息和持卡人信用信息相信都会被有序排列和统一管理,从而有效防控风险。

②加强行业自律

在信用卡风险防控上,我们可以建立信用卡同业协会,加强沟通协调,完善内控制度,对不规范竞争予以打击,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同时,通过同业协会,各家商业银行可以共同交流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行业性持卡人欠款风险,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政府部门寻求帮助,联合公安等部门共同开展打击信用卡恶意透支犯罪活动,使整个社会引起重视,,建筑一道坚实的城墙,共同防范。

2.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信用体系

我们应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全国信用体系,从而使发卡银行与客户、相关部门、其他发卡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改善。

(1)建立和完善行业准入和行业退出规则,制定产品服务规则

信用卡行业监管的首要环节是制定合理的市场准入条件,约束和管理不规范经营信用卡业务的现象,完善行业退出规则,使其退出对行业和消费者的不造成重要影响。同时,应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和纠纷处理机制,建立风险评级制度,现场检查风险等级较高的机构,采取定量指标监控风险较低的机构。这是信用卡监管的核心内容,键可以对业务流程和市场秩序进行规范,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建立全国信用体系,建立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

第一,我们要建立全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发达国家在个人信用业务上历史悠久,他们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已日渐成熟,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建立适合我国国庆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这其中可以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制度。

第二,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企业信用数据库是有效激励守信企业、惩罚失信企业的数据平台,通过大数据模式增大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商业机会,对建立一个健康完善的企业信用大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强化信用的导向作用。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可以完善投资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属于自己的一杯羹,从而保证市场经济体系的正常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文静. 信息不对称与个人信贷的法制安排[J]. 世界经济, 2003(8): 2.

[2] 陈建. 信用评分模型技术与应用[M]. 北京: 中央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67-69.

[3] 张力 朱林.商业银行如何加强信用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2010 (6).

猜你喜欢

内控机制内部管理外部环境
乡愁情怀还是美梦难现:乡村民宿经营风险感知研究
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及内控机制
事业单位如何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论民国时期检察权行使的外部环境——以青岛刁复墀贪污案为例
战略人力资本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中国企业外部环境新特点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