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中职语文课堂中的国学经典教学

2016-05-30李璟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4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中职语文有效教学

李璟

摘 要:国学经典是我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它对人们的精神濡养是潜移默化的。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中职语文课堂势在必行。该文论析了国学经典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贯穿国学经典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利用国学经典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国学经典 中职语文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5(b)-0146-02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其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人文价值观念、做人原则、处世态度等多方面的文化信息。国学经典所包含的一些价值准则,在今天仍然可以成每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中职语文教师应当以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增加国学经典教育内容,让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有机结合,共同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而努力。

1 国学经典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贯穿国学经典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中职教育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后半段,对他们而言正是树德立人的关键时期,心智尚不成熟的他们凭着有限的认知难以接受传统的德育教育,而语文课本身就是“育人”的过程,如若因势利导地在语文课中穿插国学经典教育,势必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国学经典凝聚了中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以孝悌仁义为宗旨,孝顺父母、兄友弟恭、为仁之事,义字当先,谨言慎行,诚信爱人,将教育化为无形,让中职学生进一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让他们认识古代先贤立德修身的根本,感受古代文人志士宽广的胸襟,感叹历代良臣之铮铮铁骨,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国学经典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格。

1.2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贯穿国学经典可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其在文化熏陶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中职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涉世未深,对社会缺乏感悟,此阶段强化其文化认同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把国学经典带入语文课堂,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让他们认识到国学经典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富有人文魅力。例如:国学经典中对于很多节气的描写,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仅几句话就把古代春节的热闹景象进行了勾勒,苏道味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看似寥寥数语的描写却很容易激发学生对传统佳节,传统习俗的探究,从而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笔者身在四川,学生们对该地文化也了解不多,通过《离骚》《蜀道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经典诗文,引领学生去追本溯源,探究祖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境界。

1.3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贯穿国学经典可以拓展校园国学文化的空间,进而形成更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开展有效德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健康的校园主流文化可以有多种形式,而国学经典教育可以成为吸引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在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的过程中,可以借此开设关于国学经典的晨读、朗诵活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装饰国学经典文化墙……这些活动可以让同学们随时随地感受国学经典之美,激发其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打造校园主流文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 目前中职语文课堂中国学经典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不够重视

在中职教育阶段,学生没有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故语文教学尤其是国学经典的教学,学生们会习惯性地、选择性地采取放棄的态度对待。再加上国学经典的学习要求具备一定的文言基础,尤其是一些偏理科的专业,学习的意愿就更低。在加上目前的社会处在“互联网+”的时代,学生的信息摄入更多来自于网页、微信、微博的碎片化信息。这些对于同学们的国学经典学习无疑造成了巨大冲击。

2.2 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国学经典内容更多沿袭了传统的教授方式,首先介绍作者,然后是文章的写作背景,接着通读,讲解生字词,翻译全文,把握文章结构,总结全篇思想,写作特色,最后成诵,完全是流水式,程式化的教学模式。本应是教学主体的学生换成了老师,学生的真实感受无所顾及,以致扼杀了同学们学习经典的热情,长此以往更会使同学们对此厌学。

2.3 教师在国学经典方面的素养较低

要使国学经典真正融入语文课,这本身对老师的国学修养就提出了高要求。目前中职语文教师的国学水平相对偏低,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情况下自己很难独立完成一篇古文的赏析,也就更谈不上通过老师传承经典了。再加上受目前中职教育大背景的实用化思想的影响下,以致很多教师对于在中职教育阶段是否还有必要开展国学经典教学存在分歧,教师在课外对国学经典也缺乏学习,让这个本应该在中职教育中发挥立德树人重要作用的国学经典无所适从。

3 让国学经典成为中职学校的有效教育资源

3.1 提高教师的整体国学素养

解决问题要找准产生问题的根源。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贯穿国学经典,使其在中职教育阶段发挥应有的作用,最关键的就是提升中职语文老师的国学素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要自觉的、系统的阅读中国文学、文化、历史等专著,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达到能独立、准确、全面地理解一篇古文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游刃有余,驾轻就熟。

3.2 紧扣专业特色,利用多媒体,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职业学校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将国学经典引入中职语文课堂,还要考虑到专业特色。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卫生职业学校,针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教化,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国学经典中关于职业、职业素养等的描写,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说道“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通过国学经典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随着现代化教学的普及,教师应充分通过影音资料等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的兴趣,从而使职业教育有良好的收效。

3.3 将语文课堂尽量向外延展:课堂为主,课外为辅,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

语文知识注重平日的积累,故教学应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生动讲解外,更要注重文学经典的课外延展,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可以开设国学经典晨读或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提高学生读经典的热情,可以举办古文经典的书画比赛,让学生进一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还可以播放关于经典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加以品鉴,做到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作为我国几千年傳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于中职阶段学生的教育教化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贯穿国学经典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努力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配以先进有效的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使国学经典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文玲.浅论国学经典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6(8):46-47.

[2] 唐仁奎,廖丽.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J].科学咨询,2011(6):105.

[3] 姜志云.浅论在大学教育中普及国学经典的必要性及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48-50.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中职语文有效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