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016-05-30程晓明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情景交融情境创设小学科学

程晓明

【摘要】 小学科学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提高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不断研究、不断探索的目标。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情景交融 情境创设 自主实验

随着新课改研究的深入,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课堂上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性。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我多年科学课的教学经验,从材料的有效选取、对教材的处理、有效问题情境创设等多方面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进行研究,提出了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优化教材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科学教材图文并茂,很适合小学生学习。作为科学教师要钻研教材熟悉教材,根据教材不断进行创新。只有从多方面、多角度挖掘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才能在吃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熟练的运用教材。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探究教材的重难点,不能对科学课推着上,没有整体计划。教师抓住了教材的重难点,找到每节课活动的切入点,就能确定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如《地球上的一天》一课中,教材中安排了4部分教学活动,这4部分内容并不是都需要学习的。而这4部分教学内容一节课进行完又有很大的难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删除一天中的温度变化的教学内容,重点研究“昼夜交替和谁先看到日出”这两部分内容。适当的缩减教学内容,删减掉选学内容,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重点内容的讲解上,也可以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上,让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动手操作、直到解决问题。

二、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師在备课时,要学会如何创造教学情境和设计教学环节,让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以获取最高的教学效率。科学课离不开大量的实验,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实验的形式可以是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师生共同实验,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多的带领学生去做实验。通过实验营造出的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清晰本节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加深它们对本节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小学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让他们直接参与到实验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去观察、实践,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由于科学课的实验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科学课中实验情境的创设,要比其它学科容易的多。

三、教法灵活多变,调动学生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教学活动。科学教材中主要有实验、观察、考察和讨论等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教学活动的显著特点就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都要求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知识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技能。

在《四季变化》一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学生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季节变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通过植物和雨雪的变化总结出不同季节身边事物发生的变化。指导学生自己归纳四季的特点,让学生整理分析、自主探究、形成结论。即向学生传授了科学知识,又教给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的动手能力。

四、材料组织合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科学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探究材料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探究的效果。根据教材选择的材料有的能反映自然现象,有的能显示科学概念。学生通过对选取材料的探索研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材料的选取要具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同时,科学教师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材料,来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多数学生喜欢自己选择和组织材料。如在学习《到苗圃去》一节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公园或田野寻找蒲公英,有条件的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在自己家中,在花盆里练习扦插繁殖和栽种一些小树苗。其次,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对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有很强的兴趣。如科学活动课《走进树林》,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在家长的带领下走进树林(尽可能离城市远的),让他们感受真正树林是什么样,收集一些纹路较清晰的树枝、草,采集各种各样蘑菇作为上课材料,上课时让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材料。如果收集的同学多了,上课时教师的材料就多,学生见识的动植物种类就多,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对于这样的课,学生准备的都会比较充分。在走进大自然的同时又收集了学习材料,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五、实验方法多样,养成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在做好教材要求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开展课外的自主实验。对于这类实验都是以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在以后的课程讲到这些内容时,在让学生介绍自己实验的结果,阐述实验体会。这些实验都是简单易做,取材容易,不具有危险性或是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就可以完成的实验。由于课外实验都是和学生的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学生比较感兴趣,更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习惯。例如,在讲授《到苗圃去》一单元时,我让学生自己在春天时寻找一段新的柳树枝,截取一段,一头削尖,插在家里的花盆中,观察扦插后的变化。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只要能根据教材的内容要求,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课堂教学上出趣味性、实用性,就会受到全体学生的喜欢。只有把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实际融入到课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我们的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情景交融情境创设小学科学
情景交融更有效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浅谈图片新闻标题的意境营造
情景交融赏日出以《海上日出》为例谈细读文本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