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2016-05-30林惠兰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问题思维课堂

林惠兰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采取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

【关键词】课堂;问题;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因此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是要教师讲求提问的方法。可是有的教师上课时总是运用一、二种方法,时间长了,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那么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所提的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利于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一、顺向提问

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因到果的叫顺向提问。例如,初读课文,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扫清词语的障碍)——再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词句最好能表现……?——(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整体理解、概括课文)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再引导学生根据中心句提出一些问题,如“课文主要写了哪些问题?其中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思想是通过哪些语句体现出来的?”

二、逆向提问

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是由果到因的叫逆向提问。如一位老师教学《半截蜡烛》这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绝密情报最终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他们一家人也得救了。同学们,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这个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开始进行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妈妈,有的同学认为是杰克和杰奎琳。意见开始出现分歧。此时,教师没有武断地给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来说服对方。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的思维又迸出了新的火花。学生认为最后的成功应该是全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的理解得到了提升。教师通过有的放矢的提问,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变“顺”为“逆”,可以加大问题的难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加大难度要正确估计学生的学习潜力,把问题提在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而不是高不可攀。

三、横向提问

就知识的横向联系或能力的迁移、应用提问。其功能是连结、扩展知识和思维,巩固和运用知识、能力 ,让能力形成系统。一位老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问学生:“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看,乌鸦是很聪明的,可是,你们看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乌鸦是不是很聪明呢?”又如学习《一座美丽的小山村》时后,可问:“你的家乡是一座什么样的村庄?它和以前对比有什么变化?”经过这样提问引导思考后,学生的思维就不局限在课文上了,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家乡,从而激起学生对家乡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重叠提问

即把一个完整的问题根据学生认识层次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层层深入地进行提问,便于学生对高难度知识逐步消化理解。例如《亡羊补牢》,第二次丢羊后,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通过率这样提问引导学生自学,从而理解亡羊补牢的含义,掌握内容。又如教学《月光曲》时可抓住“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这句话提问:盲姑娘刚才说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既然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心,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随便说说?”从盲姑娘的话中可以看出她是怎样一个人?学生通过综合以上几个问题,就能形成对盲姑娘的完整认识。

五、发散提问

就是思维的出发点与问题之间呈多点、多方向联接,由一点向多点、多面扩散。其功能在于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和想象的丰富性。学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可这样发问:“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的身边,你准备怎样帮助她?”学生立刻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又如教学《穷人》一文时,针对文尾空白,我先介绍《穷人》尚未写完,而造成悬念,并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激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再放飞学生思维,让他们想象一下桑娜一家在以后会怎样生活。接着让他们研究列夫﹒托尔斯泰的风格,学习生动细腻的心理刻画、鲜明的对比等描绘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创作,人人都超出于自己的思维想象和写作水平,这样层层掘进,可以迫使学生在定势范围内的连续思维。

实践证明,采取正解的提问方法,灵活的提问方式,既能开拓思维,又使学生按教师意图去做,达到预期目的,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使教与学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猜你喜欢

问题思维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