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6-05-30于泽乾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16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大学生

于泽乾

摘 要: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从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校企合作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从整合校企资源实现共赢、政府统筹构建校企合作平台、优化校企合作的社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推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6-0117-02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课题,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落实相关政策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持续快速地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过程,核心环节较多,高校和企业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主力军。促进校企合作是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合理配置高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问题

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相对较晚,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尚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且形式单一、政府对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保障力度不够等主要问题。

(一)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企业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强调盈利至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对人力资源、资金、设备的投入往往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显的利益回报,因此,对于教育的投入持谨慎态度。其次,企业认为高校培养的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且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滞后于企业的发展新要求。最后,企业接纳学生实习,会增加管理成本,并且承担着保障学生安全的责任,增加了企业的风险。

(二)校企合作尚停留在浅层次方面,形式单一

现阶段,校企合作尚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形式单一,并未形成有效的、成熟的培养体制机制。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共建实训基地、共建培训机构、共建研发机构、合办订单班、合办技能大赛等。大多数企业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接受实习,在个别项目上与高校进行合作,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上,没有在师资培训、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保障机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三)政府对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保障力度不够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和文件,投入也很大,创新创业教育得以快速持续发展,但校企合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政策缺乏系统性,落地性差,如何保障校企合作的具体政策并不健全。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企业更多是扮演投入资金支持、提供资源等付出的角色,短时间内企业的收益并不能明显增加,企业在没有激励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仅靠隐性收益是无法与高校保持长时间合作的。具体政策的保障力度不够,导致高校和企业合作的底气不足,合作的具体内容不明确,进行深度合作的进程偏慢。

二、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与能力为目的的,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大学生充分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并进行实际应用。

(一)校企合作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理想的资源和环境

校企合作是优秀创业资源的合作,是两种不同教育环境的融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长期性决定了高校和企业必须开展“合作育人”,必须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高校的知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础环节,企业的培养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环节,整合高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资源,更有利于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从而加快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二)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将高校人才注入企业的发展进程中,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弥补员工技能短缺问题,大学生具有较高和前沿的专业知识,从而为企业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拓展企业发展所需要的技能空间,提高企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是企业的一种社会责任。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全社会支持系统,企业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国家和社会赋予的重要责任。加强与高校的联系,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吸引优秀人才和提升企业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三)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依赖于高校的知识教育,更需要大学生对基本实践环节进行扎实训练和深入积累。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模式,不仅能将大学生的实践环节变为主动探索型,更能够培养主观能动性和创业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自我创业的信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广大学生应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刻苦学习,努力锻炼,在创新创业中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推进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策略

(一)整合校企资源,实现共赢

“实现共赢是校企开展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前提。构建共赢的合作机制是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的前提。高校追求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水平,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校企合作开展创业教育的内在动力取决于高校与企业双方的共同需要和利益驱动。”[1] 在开展合作的开始阶段,应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充分分析高校和企業的内在需求,把实现共赢作为内部动力,推动校企在内涵上的对接。另一方面,企业运用自身的有优势资源和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创业等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合作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应加强沟通和协调,统筹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在政府引导下,建立体系化的共赢机制,形成一种互相满足价值需求的共赢关系。

(二)政府统筹共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高校和企业展开合作的过程中,政府扮演者组织者的角色,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是校企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首先,政府对影响校企合作的关键性问题,比如税收、资金支持、劳动用工、保险等方面给予扶持,重点解决校企合作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引导作用。其次,各级政府必须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高度,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统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明确高校和企业的责任和权力,建立校企深入合作的新机制。最后,政府要加强监管政策实施情况,完善反馈机制,保障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三)优化校企合作的社会环境

在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过程中,机遇和风险并存,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校企合作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协会、企业和相关机构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方面,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大对优秀创业典型、校企合作典型的宣传力度,提高高校、企业、大学生及各界人士的创新创业意识,积极营造一种支持创新创业 、支持校企合作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加强高校和企业的文化对接。“校企文化的融合应采取在充分尊重各方主体文化的基础上,求同存异,有选择性地将企业文化植入校园中,有选择性地将校园文化植入企业中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校企合作的最终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企业的优秀文化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机融合,通过校企文化的融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为今后的创业打好基础。最后,在校企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两大主体的各层级组织之间应建立信息交流网络,形成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加快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进程。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校企合作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