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6-05-30王玉萍

甘肃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培养

王玉萍

【关键词】 语文教学;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7—0091—01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时代在呼唤创造性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师在课上要善于运用感官来表达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短语、一个手势,都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敬、亲密之情。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张扬学生个性的重要保证。学生只有在一种和乐融融的学习氛围中才会才思敏捷,也才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带有个性色彩的见解。此外,教师可充分运用各种电教手段(课文录音、录像、幻灯等),来捕捉学生的注意力。如,四年级语文《观潮》一文的教学,教学前可让学生先观看《钱塘江大桥》的录像,使学生感官得到刺激,再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心境愉快的情况下,思维会更活跃,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会更强烈。

二、鼓励学生质疑,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提出一个新问题,从新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这样“问题—回答—问题—回答”,就形成了一系列的对话,形成了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质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如,教授了《春燕》一文后,学生对气象知识感兴趣了,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对气象方面的探究,利用学校气象站展开对学校周围气候变化的调查,帮助其上网查找有关气象资料。

三、激发联想和想象,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1.借助教材,训练想象。在语文教学中,阅读需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在想象和联想中加深理解。如,在教授《哈尔威船长》一文时,让学生抓住“巍然屹立、黑色的雕像、一动不动”等关键词,结合引导学生想象当海水不断地在漫进船舱,轮船在渐渐地下沉,获救的乘客和船员焦急地呼喊着,而哈尔威船长却像一尊黑色的雕像……进而体会哈尔威船长崇高的职业道德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又比如,在教授《我的“自白书”》一诗时,朗读第一节“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时,可启发学生想象当时的陈然身上会是怎样一副打扮?表情怎样?周围的场面气氛怎样?敌人是怎么威逼他的?他会怎样回答?这样,通过适当启发,使学生把语言文字与其表现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上述诗句时的感情基调、节奏,这样就能使学生更形象深刻地感受英雄人物带来的人格魅力。

2.对课文原文进行复述,模仿,补叙,改写,丰富想象。所谓复述,就是让学生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语进行转述,其前提是对课文内容充分的熟悉了解。训练前,教师可对课文要点作简要概括,然后抽个别优秀生进行复述,教师作必要指导,再让学生相互练习,最后再抽学生复述,全班评议。这样长期训练,初步语言组织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四、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讨论、争论、辩论,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业成绩、个性特点、守纪状况等方面的合理差异而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合作小组,一般每组四人,除过组长,其余三人或记录,或汇报,或检查。新课程倡导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它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语文教学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