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群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探究

2016-05-30钟茜

科教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实训室高职院校

钟茜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旅游业开始火爆,这也带动了高职旅游专业群的发展。实训室作为高职院实践教学的平台,对于培养旅游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高职旅游专业群实训室为例,对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策略思路,意在充分发挥出实训室的功能,为高职实践教学服务。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实训室 旅游专业群

高职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育出符合现代旅游业以及相关服务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校内实训室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院旅游专业群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资金的支持下,已经建成了水平较高、特色鲜明的校内专业群实训中心。但是由于在建设的过程,缺乏统筹规划,实训室的利用率不高,存在资源闲置的问题;同时,实训室规模和功能的提升,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我院旅游专业群校内实训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1 目前我院旅游专业群实训中心的现状

随着学院对旅游专业群实训室投入的增加,旅游专业群实训室的数量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25个,功能也由原来简单的旅游产品设计、导游、酒店前厅、客房等延展到了茶艺、插花、景区3D模拟、会展综合实训等,初步形成了专业群的集聚效应。规模和功能扩张的同时,实训室管理人员的职数没有增加,并且仍然沿用原来的管理运行模式,这使得实训室的管理常常处于无政府状态。具体表现在:一是管理粗放,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二是实训教学开展过程缺乏监督,课堂管理不严格,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实训物品耗损率日益增高。三是实训室使用率不高,一些设备引进后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四是实训室资产管理不到位,账物难以相符。在这种落后管理的背后,带来的隐性问题是,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仅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弱化了众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责任心、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等职业素质的培养。这与我们人才培养的目标——高素质的技能技术型人才相悖。

2 造成实训室管理弊端的原因

2.1 管理方法手段落后

我院旅游专业群实训室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沿用“人管人”的老办法,没有跟随实训室数量和功能的提升做进一步的规范、细化,进而实现制度管人。如实训室的安全管理、资产管理、耗材管理就没有明确的制度来规范;设备和物品的损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由谁来负责,是否需要将耗材损耗控制在一个范围内等等,基本属于真空状态。有时出现了即使明确了具体的责任人,但也因为没有具体的惩处措施而无法追究的情况。另外,实训中心的日常管理忽略了发挥实训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实训课堂锻炼的多是职业技能技巧,没有在接近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实践,职业素养的培养自然也无从谈起。 再次,实训室的管理手段落后,没有引入专业的实训管理系统,还是借助EXCEL文档的方式来实现对实训室财务的管理,效率低下不说,准确性也有待斟酌。

2.2 整体规划统筹缺乏

由于缺乏立项申报的规范,旅游专业群实训室在申报建设时多由各专业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申报,缺乏对专业群的整体规划与布局,没有按照旅游业工作过程或具体岗位需求设计实训室,调研论证也不充分,建成的实训室往往是为了满足特定的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而设置,过于注重实训室的某个具体的功能,缺乏对专业群的通盘考虑,没有做到资源共享,导致实训室的利用率不高。

2.3 实训教师队伍缺乏

由于一般被聘在教学辅导岗位,且学院缺乏一套科学的考核、培养机制,实训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标准等方面低于同职级的普通教师,导致不少教师不愿意走实验实训系列。旅游专业群实训室同样也遭遇了这样的尴尬:实训教师队伍在职数上与实训室的规模不相匹配,大量的实训课程只能由考取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专业老师承担授课任务。即使有少量的实训教师,也由于专业不对口或缺乏进修培训等原因无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实训指导,只能承担实训室的管理工作。

3 旅游专业群实训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探析

有鉴于上述我院旅游专业群实训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要提升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水平,需要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3.1 完善管理制度,引入企业文化

实训室在建设时,更多地在硬件的设置上考虑到要模拟真实旅游业环境或是某个具体的岗位,但是如果缺乏了职业氛围、职业规范和规章制度,模拟真实的企业工作过程就无从谈起。《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就明确提出,要促进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为保证实训过程与真实岗位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实训室管理中应引入企业文化和精神,营造出浓厚的企业工作氛围。并且,将旅游行业企业对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的规章制度融入相对应功能的实训室管理制度,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上实现对企业环境和管理模式的仿真模拟。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实感受企业管理方式和工作氛围,尽早熟悉工作流程,自觉参与到对工作环境(也就是实训室)的管理和维护中,从而增强学生对企业环境的适应力,培养吃苦耐劳、责任心等职业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3.2 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在大数据和“互联网+”大行其道的时代,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实训室的管理效能,实现实训项目各环节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已是目前各大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大势所趋。引进实训室管理信息系统,整合资产管理、日常监管,借助微信公众号,通过手机、IPAD等个人移动终端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管理,不仅实现了规范实训室日常的运行、满足实训室对外开放的需求,还能实现实训室设备、使用效率的直接统计。借助智慧校园工程,构建实训室云桌面,让教师随时能够与学生分享教学资源的更新,减少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带来的病毒;同时,将已经购买的仿真软件在校园云空间建立虚拟仿真实训室,减少对实训室硬件设备的依赖,进一步降低实训室建设、运行维护成本。

3.3 整合功能布局,提高开放程度

引入实训室能效投资使用效益的评估机制,倒逼实训室的项目负责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旅游业目标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能力为中心,将现有的实训室按照旅游行业的工作过程重新进行功能整合和分区,实现空间资源和设施设备的共享;第二,增强实训室社会服务类的功能,利用实训室资源,为师生提供技能鉴定、培训和证书考取等服务;第三,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鼓励学生成立各种创新团队,在实训老师或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实训室资源开展社会实践,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3.4 创新培养机制,加强队伍建设

《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制订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优秀、稳定的实训教师队伍,是做好实训室教学和管理工作强有力的保证。必须重视对实训教师的培养,要在现有的实训教师培养、考核机制上创新。一方面,要稳定现有的实训教师队伍,要通过培训、企业挂职锻炼以及进修等方式来进行再培训,不断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景,积累一线工作经验以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第二,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标准等政策上对实训教师有所倾斜,以吸引更多优秀的毕业生进入实训平台成为优秀的实训教师。第三,继续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的职业技能考试并且获取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证。

4 结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始终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服务的。如何根据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专业群实训室的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还需要实训室的管理人员不断地思考、实践,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实训室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雷汝婧.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5(1中):184-185.

[2] 黄小辞.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模式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 (36):125-128.

[3] 潘中建.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9):66-68.

[4] 王宏兰.高职旅游专业群的校内实训室建设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15(1下):231-233.

猜你喜欢

实训室高职院校
实训室安全管理规范可操作性的探索与实践
仿真型总线控制实训室设计与建设
高职院校信号工程施工实训室建设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室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