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朗读教学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和对策
2016-05-30张薇
张薇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下,朗读教学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在当前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只有提高对朗读教学的重视度,实现朗读教学的多样化,扩大朗读教学的范围性,增强朗读教学的灵活化,才能真正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朗读教学;作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8-070-01
0
201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特别要求语文课堂要“以读为本”,然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忽视朗读的问题。语文教学,走向“只讲不读”,“思而不读”的畸形之路。朗读教学慢慢被忽视,背离了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应加大朗读元素,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大化。
一、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朗读是学生达到语言规范化的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朗读,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形式,是达到语言规范化的必经之路。教师在教学中,要朗读某篇文字作品,这作品里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首先解决声母、韵母、声调、轻重格式、儿化、音变等问题,真是字斟句酌,不能马虎的事。
(二)朗读有利于学生深入体味文字作品
在朗读的过程中,因综合发挥了眼睛、嘴巴、大脑的作用,嘴巴的加入大大提高了人注意力的集中能力与专注能力。还有,“念字出声”有助于打开人的感受器官,增添学生的阅读兴奋点。
(三)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一般是以别人写的文字作品为依据,朗读过程正是广泛汲取表现力的营养。古今中外的名家高手,其作品如何反映社现实、表现世界、阐明事理、抒发感情,通过朗读被我们仔细分析、深入体味,近而用自己有声的语言加以表达,绝不仅只是“念字出声”的无思维活动,而是动员了自己全部精力的再创作。
二、当前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朗读教学的忽视
在现实语文教学中,充斥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还有,当学生在朗读时,老师忙于写板,或者思考下一个教学步骤,根本不注意学生读的怎么样。
(二)朗读方式的极端
现在大多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多采用齐读或个别读方式来展开语文朗读教学,这缺少变化且极其不灵活的朗读方式其实扼杀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与乐趣。
(三)朗读层面的狭隘
在大多语文课堂里,朗读教学往往是“重尖子,轻整体”,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教师往往只是盯住几个尖子,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四)朗读指导的匮乏
常见语文教学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某种语气读出来”,或者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另外,读长句,读排比句时该怎样换气,怎样停顿,在我观察的课例中,指导几乎等于零。
三、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探究
(一)提高朗读教学的重视度
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特点安排好每节课的朗读时间,把朗读时间交还给学生,要让全班的学生读完、读好,切不可玩“花架子”“走过场”。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的地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二)实现朗读教学的多样化
1.比较朗读
像《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有一句话:“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在理解此句“挑逗”的含义时,笔者让学生把“挑逗”改为“映衬”搭配进行比较朗读,这一换一读,很快就理解了“挑逗”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2.配乐朗读
如《安塞腰鼓》(七年级下册)一文,笔者在课前录下陕北高原后生们打腰鼓的雄壮声音,壮阔、豪迈,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课堂上再加上我铿锵激昂的朗读,仿佛把学生带入击鼓的现场,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调动了起来。
3.想象朗读
《荒岛余生》(七年级下)一文,讲的是鲁滨逊被困荒岛后与困难作斗争的思考行动过程,笔者在讲课时,引导学生想像假如自己被困荒岛,将会怎样想、怎样做,把学生先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像,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
(三)扩大朗读教学的范围性
可采取全篇读、分段读、重点句段读等方式,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提问接读、学生齐读、小组读、个别读、表情朗读、分角色读、轮读、领读、分合读、自由读等,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四)增强朗读教学的灵活化
一篇文章的朗读基调是什么,一个句子读什么样的语调,一个句子中哪个词语重读一些,哪个词语轻读一些,哪里该停顿,停多长时间等等,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有所准备。在朗读中,教师可以抓关键词进行指导。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理念基础上,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从语言文字入手,以“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读书,启发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感知,在讀中达到感情的升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文学素质,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颂.朗读学[M].(第3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0.
[3]叶至善.叶圣陶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