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探索
2016-05-30陈志
陈志
摘 要:新课标的新课改理念对初中的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深刻地理解并掌握初中数学的教学内容,还要求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在开放性的教学模式下,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合理化的教学。基于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环境两个层面,讲述了在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教学探索
一、教学模式
在这里我主要分三个内容来讲述新课标指导下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分别是这种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以及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要求,最后我还会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阐述这种教学模式。
1.教学背景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由于学生考试成绩的压力,采取的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只是在台下默默地坐着,你无法知道他们是否在认真地听,你也无法知道他们是否听懂了,更无法知道他们内心对于所讲课堂内容的看法。尤其是初中的数学课程,如果在课堂上没有充分地理解,想要在课外的时间通过自学来达到一定的理解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是非常不理想的,学习成绩也很难得到提高。而且,随着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的提高,人们不再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求人才的多样性以及全面性的发展。于是,这种以考试获得高分为最终目的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应于社会的发展要求,寻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便成为日常教学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2.教学要求
在新课标新课改理念中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尤其是对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众所周知,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都是一些比较乏味的理论或者函数知识,比如棱形的性质与判定,又比如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理论性极强却毫无趣味性,无法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于是,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清晰完整地传授课本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学方式又要有灵活性,不能只是按照课本所写的内容机械地讲述,而要把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富有趣味性的方式讲出,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尤其是在初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科目尚未分出文理,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任务也比较重,如果无法在课堂中及时地掌握学习内容,那么就必須依赖自己的课外学习,这无疑又进一步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具体事例
以下,我就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描述一下我要探索的这种理想的教学模式。
以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内容为例。在讲解这个内容的时候,在以往很多教师喜欢先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按照书本上所讲的步骤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自己做几个题目加强理解,最后讲解一下,这堂课基本上就算结束了。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是乏味的,并且教学效率是非常不理想的。我所要探索的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先用一个有趣的事例来引出要讲的课堂内容。在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内容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鸡兔同笼”这一事例,从而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然后,以鸡兔加起来一共有多少只,它们的腿加起来一共有多少条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个概念。最后,以此为例向学生讲述解题方法。在让学生做课堂练习的时候也不要只是给几个生硬的、毫无意义的方程组让他们解答,而是要以同样的方法举一些有趣的事例来调节课堂学习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环境
1.轻松教学
初中生处于一个身体、心理都比较活跃的时期,过于沉闷的课堂只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可能会让他们产生厌学情绪,无法投入到学习当中去。然而,初中数学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学科,它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全神地投入。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必须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一种舒适的环境之下快乐地学习。比如说“亦师亦友”的环境,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教师虽然依旧履行着一个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但是他所扮演的是学生朋友的角色。这样的角色转换可以让学生不再觉得自己与教师之间存在距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切感,把教师当成是自己的朋友。那么,当教师站在台上讲课的时候,学生不会再觉得这是一个严谨、压抑的教学过程,而会把它当成是一个朋友与朋友之间的知识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接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同时又能够积极地说出自己对于课堂内容的看法。这样一种轻松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还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智能教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级学校中已基本普及,有了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当然得好好利用。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有很多理论知识用教师的语言可能无法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力量。比如说,教学有关投影的知识的时候,如果想用语言准确地形容出一个物体的投影图像,这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现从网络上下载一些有关物体投影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用投影仪演示一遍,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一个物体的投影图像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最终的完整图像是怎样的。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智能演示过程,在减轻老师教学任务的同时,又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总之,新课标的新课改理念是根据时代的进步而做出的,因此,为了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教师也应该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之中,有趣灵活的教学模式以及轻松智能的教学环境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文海山.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于方法[M].湖北大学出版社,2007-05.
[2]宋秋前.课堂教学问题问诊与矫治[J].教育研究,2001(06).
[3]戴悦.榜样教育的有效性与科学化[J].教育研究,2001(04).
[4]王凤.新课标下初中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综合,2015(06).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