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标准作业培训 纠正习惯性违章

2016-05-30张炜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安全保障解决对策

张炜

摘要:铁路运输工作中调车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强、要求较高又复杂的工作,在铁路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调车过程要完成列车移动过程中的编组、解体、甩挂等工作,要保证运输任务保质保量完成。在实际作业中,片面追求作业进度,求快图省事,滋生出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对安全运输等造成很大威胁。本文就列车调车时习惯性违章作业的现状、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培训解决对策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减少调车过程违章作业的情况,保证调车过程的安全,减少调车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调车作业;习惯性违章;安全保障;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U26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8-0072-03

铁路企业要在三年内向一流物流企业转型,这向所有铁路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工作目标是安全、快捷、优质服务。但是在行车作业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安全行为,形成安全隐患。经调查,调车作业中习惯性违章作业导致的行车事故,占行车事故的72%。轻则造成铁路设施设备的损坏,重则造成车毁人亡,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如何降低习惯性违章作业,尤其是调车作业中的习惯性违章,是铁路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铁路职工培训工作者,我认为通过标准化作业培训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习惯性违章的问题。

一、调车中习惯性违章作业的现状

习惯性违章作业是指现场作业和施工中沿袭了错误的作业传统,致使作业中长期存在的、不断重复发生的违章、违纪、违标行为。调车作业中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有可能造成事故,但更多地时候,它表现为隐蔽的安全隐患。

从近几年太原局发生的调车事故中涉及的习惯性违章作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一)作业人员主观臆测,岗位自控制度不执行

2015年4月13日19时32分,调车组在段内3道调车作业时,连结员贾建生违反作业制度,漏撤3道中部车辆防溜铁鞋,列车牵引过程中,造成机后10位车辆C64K/4949824空车脱轨。

事故原因:一是简化作业程序。经回放监控视频发现连结员贾××在车辆连挂前提前撤除防溜器具(铁鞋),严重违反《技规》第295条“挂车时,没有连挂妥当,不得撤除防溜措施”之规定,提前撤除防溜,铁鞋随意乱放,且漏撤3道第二组停留车南部铁鞋,是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二是违章蛮干。经核查,此次调车作业只有1名连结员参加调车作业,现场由司机指挥,严重违反《技规》(普速部分)285条“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291条“调车人员不足2人,不准进行调车作业”的规定,尤其是执行该批调车作业前,未进行安全预想、未布置安全注意事项,无计划违章蛮干,臆测进行调车作业,是导致此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015年4月17日5:20分,东场乙班乙调第2号作业计划:第4钩东场1道+17/-K732次,南客5道-17。调车列推进运行至距南客5道终端不足7车距离,前方负责瞭望的制动员才呼“十车”;当接近三车距离时,该制动员在连续两次呼“三车”未得到调车长回示的情况下,未采取停车措施,直到间隔7秒钟后,设备出现故障停车,调车长显示停车信令后调车列才停妥。事故原因:新职人员业务不熟、经验不足。该批作业前方负责瞭望的制动员为新职人员,工作经验不足,观距误差较大,在不足7车距离情况下,才呼“十车”,没有本着“宁大毋小”的原则显示距离信号,给调车作业安全埋下了隐患。且在连续两次呼“三车”未得到调车长回示的情况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应急处置经验不足。

(二)关联人员本位主义,岗位互控制度不落实

2013年2月20日1:19分,南关站调车机(侯马北机务段DF7-5070号机车)执行J105号调车作业计划第五钩,由站内5道顶送29辆车向紫金沟专用线3道推進运行过程中,将19/21号道岔挤切销挤断,造成铁路运输一般D3类事故。原因是信号员未认真核对调车作业计划,没有执行操纵按钮时必须严格执行“一看、二点击、三确认、四呼唤”制度,点击始终端按钮时没得到互控人员“XX正确”的回复擅自排列进路;车站值班员未确认进路是否正确即错误联控;领车连接员不执行“双确认、双联控”制度,未确认地面信号,盲目指示运行。这一系列违章暴露出作业过程中,不认真执行互控制度,各关联岗位不进行标准汇报,在没有确认的情况下擅自作业。

(三)管理人员好人主义,岗位他控制度不作为

2015年11月12日,太原北站二场发生一起风动卸砟车调车列撞车挡脱轨事故,构成铁路交通一般D1类事故。原因之一就是行车车间盯控干部在得到卸砟车由调车机变为本务机挂车的信息后,未及时反馈相关科室和车间进行协调组织,配备调车作业人员,对车站值班员无调车计划排列调车进路、无调车作业人员的明显违章不制止、不提醒,岗位职责严重丧失。

此外,列车调度员遗漏转发调度命令、机车乘务员不执行呼唤应答制度、车站值班员不确认线路无车盲目安排进路等现象也经常发生并屡禁不止,造成调车作业脱轨、挤岔、溜逸、冲突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的根本在于不按标准作业。

二、调车作业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调车作业习惯性违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隐蔽性

作业人员的一些违章、违纪、违标行为没有形成事故,容易被当事人和管理者忽视,使程序标准和制度落实不到位。上级监管不易察觉,形成安全隐患。常见的行为有机车乘务员调车作业时不呼唤、调车组先摘钩后防溜、信号员臆测开放信号等行为屡见不鲜,充分体现了习惯性违章作业的隐蔽性。2014年11月4日18:47分,监控检查平旺站6道T48964次立折作业发现,东头(机车端)站调组人员在完成采取防溜、摘管、提钩作业后返回东头助理房之后,西头助理才在西头采取防溜,违反“先防溜后摘车、先挂车后撤除”的作业程序规定,形成事故苗子。

(二)反复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作业的隐蔽性,容易使作业人员麻痹大意,同时简化的作业程序省事方便,为了快速完成调车作业任务就会经常违章,形成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反复发生。

(三)继承性

铁路“三新”人员岗前培训进行的是理论教育,实作训练很少,其作业技能更多地是依靠师徒传授来掌握,因此自然会集成一些现场的不良作业传统,并形成习惯性违章作业。

(四)传染性

由于习惯性违章具有隐蔽性,容易使人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同时人又具有从众心理,原本有标准作业良好习惯的职工长期处于有不良作业传统的环境中也会染上简化作业流程、颠倒作业顺序、注意力不集中、拖沓的不良习气,成为违章、违纪、违标的一份子,形成习惯性违章作业。

三、通过培训解决调车作业习惯性违章的对策

根据以上调车作业习惯性违章的现状及特点,除了加强考核、处罚力度外,重要的是从思想根源上提高“安全第一”的认识,这就要从职工培训着手进行。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意识是对自身在生产工作中安全使命的认知和对安全责任的担当,是养成安全行为习惯的内在主导因素,好的意识产生好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减少危害的发生,好的意识还能促使人主动控制风险因素,提高安全保障,减少事故,减轻危害。

安全意识教育首先是珍惜生命的仁爱教育,包括职业道德、安全警示教育;其次是安全法规、规章教育;再就是安全风险控制教育。

1.职业道德和安全警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要使职工树立“安全是自己的事,是身边的事”,清醒地认识到事故的受害者往往是事故的制造者和责任者。安全警示教育主要是通过精细案例分析,挖掘事件在思想层面的根源,达到一事一个教训,一案一个经验,为安全意识的培养建立实物基础。用典型的事例唤起对生命的尊重、对规章的理解和对事故的警惕,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太原铁路局精心建造了1000多平米的安全教育基地,对所有岗前培训、技能技术培训、岗位轮训的学员进行了“安全第一课”的培训,通过案例讲解、破损部件展示、音像资料观看、事故再现体验等手段,使学员、职工对安全提高认识,为标准作业打好思想基础,从而自觉地摈弃不良作业习惯。

2.安全法规、规章教育。安全法规、规章是安全生产的保障,只有尊法、守法才能安全生产。调车作业的规范主要有《调车作业标准》、《铁路行车规章》、《车站行车工作细则》、《非正常接发列车标准》等,对调车人员日常作业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培训中要求职工必须熟悉规章的内容,掌握具体规定,按标作业。

3.安全风险控制教育。从调车作业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使职工可以超前防范,积极控制,减少事故的发生。养成在调车作业之前,进行风险研判,及时对调车作业过程中,对调车作业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进行排除的习惯。

(二)标准作业训练,纠正错误习惯

标准化是铁路安全生产的根本,尤其是行车组织,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执行的是高度集中,统一领导的原则。

标准作业是调车作业的安全保证。是将作业时间、作业程序、标准动作进行合理编排组合,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调车作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规定。从接发列车到调车作业的每一钩作业,再到非正常情况的调车作业都要在标准的严格控制之下。调车作业人员业务培训时进行反复的标准作业训练,使正确作业形成习惯,就可以杜绝习惯性违章的行为。

为加强标准作业训练的效果,可以举办各种技能竞赛,促使职工养成自觉遵守规章,标准作业的习惯。铁路系统每年举行各个工种的技能竞赛,对技术过硬、技能高超的职工进行重奖,并给予晋升、提职等各种政策倾斜,在职工中树立正面的典型;太原铁路局连续几年评选了“太铁之星”,展示岗位标兵的风采,在职工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也掀起了职工学标练技的高潮。

(三)培训与岗位考核挂钩

对调车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培训机构和单位联合对职工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考察,重点关注习惯性违章作业的情况,针对针对实践操作中暴露的问题建立问题库和个人档案,尤其是新职人员。对不适应岗位的职工进行回炉复训,复训后进一步考察,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人员重新分配岗位,并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对经过培训后,仍然存在不执行车机联控、不按照信号显示行车、违反作业程序、图快图省事、麻痹大意的职工除了必要的行政处罚外,还要吊销其岗位培训合格证,还可以采取降低职称、调整到低一级岗位工作等手段,对职工自身和他人起到警醒,震慑作用,从而自觉改正违章的不良习惯。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调车作业中由于习惯性违章作业发生的各种事故分析,以及对习惯性违章特点的探究,可以知道调车事故基本上都是由人为导致的。通过高质量的职工培训,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风险研判能力,提高职工标准作业的技能,遏制习惯性违章作业行为,減少和避免调车事故发生,为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凤海.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管理探讨[J].神华科技,2015,(05):15-18.

[2]武中凯.绥化车务段调车事故案例分析及对策[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3,(04):18-20+26.

[3]吴志强.试论车务站段调车工作管理情况的分析与对策[J].河北企业,2011,(12):18-19.

[4]李景华.铁路运输安全现状及对应措施研究[J].知识经济,2014,(23):87-88.

[5]赵彬.铁路专用线调车作业安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5,(14):129-131.

[6]太原铁路局关于11月12日太原北站施工调车列调车冲突事故的通报,2015,(11):26

猜你喜欢

安全保障解决对策
事业单位档案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凭证价值视角下的企业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旅游交通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
浅谈高校安全稳定保障体系的构建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几点思考
国有企业人才招聘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余额宝的理财方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论中小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及分析研究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