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抢“黄金座位”可能适得其反
2016-05-30张玉胜
张玉胜
分班择座是恶性竞争的延伸吗
据媒体报道,当前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已深入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中,甚至是“病态化”发展。新学期开始,最焦急的莫过于中小学新生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入所谓“重点班级”或在班里被安排到“黄金座位”,不少家长绞尽脑汁,通过各种形式请求学校领导或班主任老师,这也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最为头疼的事情。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样的社会教育观和教育现实,通过现象,我们又能解读到什么样的教育心态和大众价值观。
正应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古话,无论家长以孩子身体、习惯、自控力等五花八门的“择座”理由,希望得到班主任老师的特别关照与特殊安排,都反映出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与疼爱。这种“护犊”之爱乃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不过,正如人们热衷于“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择校一样,“黄金座位”也成为有焦躁心理的家长的心理慰藉。在笔者看来,促使孩子认真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根本动力当缘自“内因”。与其争抢“黄金座位”,不如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黄金动力”。
诚如“甘蔗没有两头甜”的社会常识,以“中间、靠前,第一排除外”来定义班级的“黄金座位”,此言的确不谬。这恰如人们在剧场看戏,总不免有中间与偏排、前排与后排的优劣之别。怎奈这“黄金座位”实在资源有限,恐难称众人之心;再说,所有孩子皆为“祖国花朵”,班主任老师又如何忍心看人下菜、厚此薄彼?因此,很多学校想出了 “座位一周一换”等相对科学与公允的排位之策。
其实,对于负有“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的学校老师而言,他们都是不偏不倚、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另外,站在讲台之上,所有学生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尽收老师眼底。以笔者曾为多年班主任老师的教学体会,越是座位靠边或靠后的学生,越易纳入老师的关注与监督的视野。
如果说老师们可以用技术性手段摆平由“黄金座位”稀缺引发的分配不公,那么,破解萦绕于家长心目中的“择座”及“不输在起跑线上”的情结,则很难在短期内矫正其认知误区。
正如老话所讲,“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孩子爱不爱学习,学业成绩如何,关键要看孩子是不是有求学求知的欲望与热情,而这种积极与主动的“内因”培养,与家长潜移默化的引领和言传身教的示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除了孩子确实需予以照顾的身体疾病外,家长不应向老师提出过多失当的要求。家长过度在意座位优劣的情感诉求,传递给孩子的只能是讲客观、论条件甚至是“拼爹”的信息误导。这对孩子的品格培育和健康成长有害无益。
当有一天孩子真的把学习不好的缘由归咎于“座位不好”之时,家长岂不自食后果?走出“座位”之争,走进孩子心中,方为“黄金”家长的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