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教学问题及策略
2016-05-30秘吉德
秘吉德
【摘 要】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面临着应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克服学生在初中、小学阶段所养成的不良体育习惯。如何利用课体育教学,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等问题,我们通过对职高学生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原因分析,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旨在尽快改变存在于职高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体育教学;问题;措施
一、体育教学存在问题因素
1.社会原因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造成了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学生本人都只对文化课成绩重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轻视或忽视体育也就成了自然。
2.学校原因
由于受到重视文化成绩而轻视学生其他能力发展的社会大环境影响,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可有可无也就不足为奇了。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进入职高学校前,小学、初中阶段没有接受过较为正规的学校体育教学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普遍存在于乡村学校);还有很大部分的学生虽然在中小学阶段有体育课,但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固定的体育课时安排、没有正规的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体育场所和体育器材、体育课可以随意停课或被其他课程所代替,即便是开设了体育课也没有按要求进行系统教学,以学生自由活动形式进行的居多;此外,大量课外作业所需的时间也占据了本应属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
3.家庭原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希望的,额外地给子女增加学习任务成了许多父母的通病。因此,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很少有时间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4.学生个人原因
现在的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过分宠爱,造成以自我为中心和怕苦怕累的现象十分突出。很多学生只凭自己的意愿行事,不爱好体育活动的学生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出各种理由,逃避体育活动,在体育课中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有的就干脆不参加;而那些酷爱体育活动的学生,却盲目地沉醉于自己具有较高兴趣和水平的项目活动当中,难以听取别人的指导,总是自以为是,在体育活动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措施
针对职高生体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变现阶段职高的各种体育弊端,作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日常体育教学入手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职高体育教学的目的。
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的,是对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作为直接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任务的学校体育毋庸置疑要将“健康第一”列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把学生健康视为体育教育追求的根本目标。职高生体育教学要以培养健康的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以体育健身教育为主导,改变体育教学中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培养职高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掌握体育健身的科学知识、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以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2.加强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
学生阶段是实施健康教育的最佳时期。由于中小学阶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教学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职高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更应加强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应把学校体育目的的宣传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且还可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校园网、广播站、宣传窗、校报等,向学生宣传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为何要进行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能够怎样促进人的健康发展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对体育教学目的的片面或错误认识。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应在教学中遵循体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年龄、性别、专业等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并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如何进行科学的锻炼、如何评价体育锻炼效果、如何监测和控制运动量及运动强度等,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
3.加强健康教育,走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道路
以往的学校体育教学以竞技体育及运动技术的教学内容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因此,在对职高生的体育教学中应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体育保健学内容的教学。如选择适合学生掌握和应用的体育保健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像健康的概念、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休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体育运动保健指导等,将其融于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掌握必要的体育保健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今后的体育锻炼实践中能够正确地运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4.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潜力,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由于职高生的来源面广泛,有来自城镇的,也有来自乡村的,所以体育基础好坏分化极大,运动水平参差不齐,体育兴趣存在多样性。因此,体育教师应对自身所任教班级学生的体育各方面的情况(体育基础、爱好、运动水平及能力)有更多的了解,以便在体育课教学中有的放矢,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课的组织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育兴趣爱好、不同体育基础、不同运动水平,分成各有不同要求的教学小组,针对各组学生情况,分别制定教学计划,下达所能完成的任务和要求达到的目标,分别组织实施各教学步骤,避免以往一个班级学生对同一堂课教学内容有的“吃不饱”,而有的“吃不了”的大班教学现象。还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选项教学,在充分挖掘体育基础较好学生的运动潜力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基础较差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克服好与坏的两极分化,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程度的进步和提高;此外,还应制定好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既要顾及“优生”运动才能的发挥,又要考虑“差生”活动积极性的调动,做到考核与教学过程、平时低锻炼过程的有机结合。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大多学校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取消了体育教育教学,而开设体育教学的学校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模式方面都存在着简单、单一、重复等特点,让学生没有真正意义的感受和了解体育教学的价值。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个学校逐渐开展了体育教学课程,然而,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被学生所接受。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构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逐渐实现“终身体育”的教学目标。如:将体育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体育教学的价值所在。具体操作有:将田径运动中的短跑与篮球教学中的传球相结合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针对兵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项目实施同化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练习,然后在自我选择体育项目掌握的基础上,拓展练习内容,开展健美操、武术、太极等等,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并练习,加强自身体育素质和健康理念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赟.浅谈高中体育教学[J].引文版:教育科学,2015(15).
[2]常龙.浅谈高中体育教学[J].软件:电子版,2015(17):313.
[3]赵相彪.浅谈高中体育教学[J].动动画世界,2015(16).
[4]樊军涛.高中体育教学初探[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