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伦理困境

2016-05-30马雪涛

西江文艺 2016年19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伦理困境

马雪涛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代表作,小说反应了战后美国成人社会对青少年缺乏有效的帮助和引导,从而造成他们精神上的不安和苦恼。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通过分析主人公霍尔顿在叛逆的过程中所陷入的伦理困境以及小说中其他人物的伦理观,来阐释作品的伦理特征,为深入研究这部小说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文学论理学;《麦田里的守望者》;伦理困境;霍尔顿

一、引  言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 1919-2010)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以下简称《守望者》)是作者的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1951年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欢迎,许多中学和高等学校甚至把它列为必读书目。该小说现已在美国文学界被誉为“二战后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Harold,2009:89)。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十六岁少年被学校开除后,不敢回家,在纽约繁华的都市中游荡了一天两夜的见闻感受。

《守望者》中的霍尔顿是美国文学中著名的反英雄人物之一,他身上既有受资本主义影响丑恶的一面,又有反叛社会、追求自身理想的纯洁的一面。在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会发现他是个性格复杂的孩子,时而觉得他善良温顺,时而觉得他堕落猥亵。其实 霍尔顿本质上是个单纯天真的孩子,比如“他要求抹去各个地方‘滚你妹!标志,不让像他妹妹菲比一样的孩子看到。他不像马奇那样参与抢劫,也没干过别的恶作剧”(杨任敬,1999:551)。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复杂的性格呢?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作为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青年,霍尔顿不满于当时的社会现状,尤其是虚伪的成人世界,在他复杂的思想斗争过程中,理性意志与非理性意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伦理混乱,从而陷入伦理困境。本文将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

二、文本的伦理环境

不同时期的文学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伦理语境,所以分析文本必须回归到它自己的特定环境中去,这是理解和研究文学的一个前提。正如聂珍钊所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重视对文学的伦理环境的分析。伦理环境就是文学产生和存在的历史条件。文学伦理学批评要求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即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批评文学”(2010:19)。因此,这就要求批评者要进入文学的历史现场,而不是在假自制环境里批评文学。比如《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只有在当时的伦理环境下打虎者才会被视为英雄,倘若在现代,武松只会被認为是一个虐杀野生动物的罪犯。

对于小说的作者而言,其作品必然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小说所反应的也就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形态。《守望者》中的伦理环境其实就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的伦理环境。当时的美国在战争中发了大财,人民的生活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空虚。五十年代初美国政府奉行杜鲁门主义和麦卡锡主义,在国内镇压进步力量,国际上加剧冷战,这时候核战争的恐怖笼罩着每个人的心灵。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有的人粉饰太平,过着浑浑噩噩的日子;另一些人却看不惯虚伪、庸俗的世道,一心想要反抗,却又找不到一条光明的出路。因此美国的五十年代被称为”寂静的五十年代“或“怯懦的五十年代”。

1. 成人世界伦理意识的丧失

五十年代的美国,物欲横流,很多人唯利是图,为了钱可以不择手段,这是不符合伦理要求的。在纽约游荡期间,霍尔顿住小客栈,逛夜总会,酗酒,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他所看到的成人世界里人们的一言一行都对他有很大影响。

小说中给霍尔顿介绍妓女的毛里斯就是个典型的丧失伦理意识的人物形象,他所做的下流的交易原本就是有背社会伦理的,但从他的口气中看得出来他已经把这种交易进行得顺理成章:“嗯——哼。呃,怎么样?你有兴趣吗?五块钱一次。十五块一个通宵”(塞林格,1991:91)。在成功引诱霍尔顿之后,我们看到霍尔顿被展现在他眼前的、商业化了的性爱情景惊呆了,他也发现人们不会像他关心他们那样去关心他。因为和他差不多同龄的妓女受控于丧失伦理意识的成人,所以她无法和霍尔顿谈心,回答他的问题。最后霍尔顿没和她发生性关系并付了钱,但没想到后来毛里斯竟然又带着那个妓女回来勒索钱,还打了霍尔顿。这里我们看到丧失伦理意识的人是多么的无情和冷漠,他们只为个人打算,只要能得到金钱,不在乎用什么手段。这样的成人世界给未成年人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我突然哭起来。我真希望自己没哭,可我的确哭了起来。......我还在哭。我是他妈的那么生气,那么紧张”(塞林格,1991:103)。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来就会伴随很多成长的困惑,这样虚伪的社会和这些丧失伦理意识的成年人就更加剧了未成年人成长的困惑,这也是造成霍尔顿困惑的一个重要因素。

2. 伦理困境

人是一种社會性的存在,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没有脱离社会群体,就会拥有与之相对应的身份。而在众多身份中,伦理身份是人存在的社会性基础。任何人在其出生之时就已经不自觉的成为了某个集体的成员,并因此赋予了相应的伦理身份。“被赋予某一伦理身份的人有其行事的准则,而这种准则正是维持家庭、社会和国家正常运行的基石”(张能泉,2015:69)。

小说中所描写的社会就是一个虚伪的社会,老师和家长强迫孩子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而不关心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霍尔顿眼里,学校里的同学都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景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一个青少年的霍尔顿是苦闷的,他一方面想要反抗社会,一方面又不忍惹父母伤心。作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作为一个有想法的青少年,霍尔顿是苦闷而困惑的。一方面,他明白自己的伦理身份,所以纵使他渴望和异性发生关系,但那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不会像斯特拉德那样真的做。“在我的内心中,我这人也许是天底下最大的色情狂。有时候我能想出一些十分下流的勾当,只要有机会,我也不会干”(塞林格,1991:62)。他在想起琴的时候说跟她的关系十分密切,他强调说“我说的并不是什么肉体关系之类——的确不是——可我们确实老在一起。你不一定非得通过猥亵关系才能理解一个姑娘”(塞林格,1991:76)。但是在外界的诱惑下,他又会陷入困境之中,变得迷茫。当他答应叫妓女后又说:“这违背我的原则,可我心里烦闷得要命,甚至都没加思索。遭就遭在这里。你要心里太烦闷,甚至都没法思索”(塞林格,1991:91)。他一方面想要和异性发生关系,一方面却又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原因干到沮丧而没有情欲。陷入困境的他不知所措,这样的他已让别人觉得奇怪,叫来妓女却又说自己刚动完手术,只能聊天。

此外,霍爾顿多次因被开除而换学校,但他却不想好好读书。前面说过这是他反抗美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方式。他一心想要逃离学校生活,但作为一个适龄儿童他本该好好在学校读书,这也是父母对他的期望。所以在叛逆的同时他明白自己的伦理身份,所以他担心知道自己又被开除后母亲会很伤心,“自从我弟弟艾里死后,她的身体一直不好。她的神经很衰弱。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我真他妈的不愿让她知道我给开除的事”(塞林格,1991:107)。包括他最后决定周三也不回家,而是去西部,在那里某个加油站找份工作,定居在一个树林旁边的小屋里。这样想的时候他又不禁想到自己的家人,想到会因此而歇斯底里、哭哭啼啼的母亲。这无疑表露出他对于离家出走的不坚定性,毕竟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他愛自己的家人。在那样一个人与人之间交流贫乏的社会,家人是相对而言比较关心自己的人,假如他就那样离开,自动疏远父母,那么他与他们之间的交流只会更少。哥哥远在好莱坞,弟弟以去世,家里只有爸爸妈妈和妹妹,自已又不好好念书,多次被开除让父母很操心。最后,他没去西部是因为妹妹菲苾也要跟着去,他当时快被气晕,甚至想对妹妹发火“‘你不能去。快给我住嘴!把那箱子给我,我说着,从她手里夺过箱子。我几乎要动手揍她。我真想给她一巴掌。一点不假”(塞林格,1991:206)。到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对妹妹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让她竟然有和自己一样的想法,所以他决定回家,再去另一个学校。这虽是小说中他最后的选择,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彻底走出伦理困境,因为青年人的成长意味着个体在伦理规范和道德价值上的不断重新认识,直到成熟。

结论

本文采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通过伦理环境的再现,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人物的伦理困境进行分析,解读该小说的伦理内涵。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霍尔顿迷茫、沮丧包括他的一些奇怪的言语想法是因为他陷入了伦理困境,不满于社会现实,想要逃离却又犹豫不决。毕竟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伦理身份是不可忽视的,它会随着人的不同选择而发生改变,所以在做出抉择的时候需要慎重的考虑。笔者认为该小说中的伦理问题虽不像《哈姆雷特》中那样关系到生死,却也是不得忽视的问题,它提醒父母和孩子要多沟通,只有沟通才能更好的解除孩子内心的困惑,从而有利于走出伦理困境。

参考文献:

[1] 聂珍钊《文学论理学批评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载《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一期。

[3] 施咸荣(译),《麦田里的守望者》广西:漓江出版社,1983年。

[4] 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青岛出版社,1999年,第551页。

[5] 张能泉,经典重释:文学论理学视阈下《哈姆雷特》解读,北京工业大学学

报,2015年第15卷第3期。

[6] L Goldbeerg, Agents and Lives: Moral Thinking in Litera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23.

[7] Bloom, Harold. Bloom s modern critical interpretations: J.D.Salinger 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C]∥Pamela Hunt

[8] Steinle.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Postwar American Fable. New York: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p. 89.

[9] J.D.Salinge,The Catcher in the Rye, Brown and Company, New York Boston

London,1991.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伦理困境
《麦田里的守望者》与禅宗思想
翻译职业道德准则的伦理困境
脑机接口技术:伦理问题与研究挑战
基层公务员政策执行过程中伦理困境及对策
潜在举报人秩序遵循伦理困境分析
本土文化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困境的研究
宁养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伦理困境及反思
《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映射理论视角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成长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