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建构基于实践的感动教育理论

2016-05-30罗维猛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职工师生学校

罗维猛

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教育的本质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完美人性的人,一个对人的本质真正占有、并最终实现出来的人。教育应该让“人”达成什么?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教育在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其终极目的是要深入到人的精神层面,培育和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引导人追求存在的意义;给予人体现个体最大能力并实现价值的目的。如何更好地实现“成长—实现—满足—超越”,应该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培养处在成长关键时期中学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探索的课题。教育实践过程中让我体会到,感动教育能较好地实现自动改变自主成长自我实现自我满足自我超越的培养人的目标。

1.深入研究教育规律建构感动教育理论

二十七年的教育实践活动,让我深刻感受到感动教育的力量,并让我逐步形成感动教育的理念。在开展了二年的立项课题研究后,2005年,我在《学校品牌》上发表了《感动就是教育》一文,提出了建构“感动教育论”的理论探索,经过十年来的深入研究,初步构建了感动教育论的理论体系。

“感动教育论”是基于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提出的教育改革的实践与理论,是以调整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和有效培养学生主体精神为目的的教育实践,也是强调教育活动从情感因素入手,提高学生情感感受力,重点发展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实践。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

什么样的教育叫感动教育?感动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的情感感受力进行培养,在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境界,升华其道德行为的过程中让受教育者的个性和学业获得良好发展的教育过程。我对狭义感动教育的理解是指高度强调教育对成长中个体以关注与引导为主的德育活动。包括对自我和他人,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尊重、珍惜的教育,是一种让教育者情感动起来主动改变自我品德的教育。对广义感动教育的理解则是强调对人的发展全面负责全程负责的“全人教育”。它不仅包括对自然人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将教育深入到社会人(精神)层面,注重唤醒人的主体意识、激发人的内在潜能、理解人的存在意义、提升人的生命质量,是培养全人的教育实践。现代社会呼唤好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好教育,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怎样才能变得更好?我认为,实施感动教育能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师有效启发指导引领学生自发自主能动参与教育活动过程的目的,从而达到最大程度上使学生接受教师及学校的教育影响,从而变,并且主动变,而且向变得更好方向改变的目的。启发感动—不断感动—持续改变—自主成长—自动实现—自我满足—不断成长—不断实现—自我超越,是感动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感动教育希望实现的目标。

可见,感动教育是在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前提下,将终极目的深入到人的精神层面,去培育和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引导人去追求存在的意义,发现人的潜能、改变和发展人,最大可能实现人的最大价值,让教育者获得自我满足和幸福的体验。

感动教育理念下,教师在感动中教,学生在感动中学,师生同在感动中学习、生活、成长,培养出来的学生自信心、自主性和创造性都会有质的飞跃。感动教育理念下,教育也将成为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变得更加美好的事业!

2.努力探索实践感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人们常讲,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认为,教育无常事,事事要感人!也就是,感动就是教育!学校应该努力做到时时处处事事要感动人。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改变,让人变好的教育是好教育,让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人们又说,人生有两大难事,一是改变别人,另一是改变自己。教育就是改变人的工作,教师就是改变别人命运的人,可以说,教师既在改变别人中改变自己,也在改变自己中改变别人!这也就是师生共同成长。如果教育不能感动人,如何能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改变而且变得美好!

因此,教育需要感动!但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动和持续感动,即有效实践感动教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主要有哪些。

2.1激发微感动是实施感动教育的常规方法。一名热爱自己岗位的教师是能很快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这也就为教师了解学生需要改变什么提供了依据。如果教师能适时因人施教,让学生感动起来,也许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把这个过程称为微感动。

我举一个一句“从头做起!”让“双差生”美好的人生从此起步的最优化案例:1999年春刚开学,一位家长带着被一间中学“劝退”正读初二的儿子李君找到我,盼望我救救他的孩子。在谈话中,我了解到他的儿子缺点太多但优点也不少,最关键的是不缺聪颖而缺乏关爱和尊重。一番谈话后我对李君说:我看你非常聪明也很有上进心,就是总觉得家长和老师不理解、不尊重你,你就以消极对抗来对待学习,结果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校长我现在接受你来读书,不是同情而是为了不浪费人才,明年的中考学校就会因你而出名的,但我有一个要求,请你现在就到校门口把“长头发”理成“学生装”,也就是我要求你从“今”做起,“从头做起”……

这位学生在第二年的中考中取得全校第一,全县前二十名的好成绩。

2.2实现常感动是提高情感感受力的有效方法。感动是心理活动过程,不可能凭空产生更不可能持久,必须有实实在在能不断触动学生心灵的“感动之源”。学生身边的人、特别是我们为人师表者以身作则的一言一行是其中最好源源不断的“感动之源”。因此,我认为: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育无常事、事事要感人!也因为感动是心理活动的过程,不可能持久,因此,我们应该不断赏识学生的优点,让感动持续不断。赏识学生的优点包括接纳、尊重、信任、赞赏、激励、宽容、提醒等等,而且要具体化,从细节做起并且尽可能做得实实在在。

2.3实现因材施教是实施感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最感人。有了感动再坚硬的抗拒都能变得柔软,再冰冷的的抵触都能被消融,可以讲因材施教是实施感动教育的最佳途径。

实施感动教育主要从引导学生心怀感恩、学会关心、善于沟通、拥有快乐、勤于反思、感悟发展、体验成长等七个方面入手,使学生具有感恩之心,关爱他人,架起感动的心桥,时刻拥有快乐的心境,在反思中不断进步和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自觉接受教育引导,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获得成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与生活中,老师和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因材施教,让受教育者的情感净化、纯洁、升华,产生“立刻开始行动”的内驱力,以超常的能量与接受能力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在感动教育的感化和引导下,产生“我要学习”强烈愿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达到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目标。

3.不断实践完善实施感动教育的策略

感动教育论点是我对过去学科和学校实践“感动教育”研究中进行反思后提出的,是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在实践研究中逐渐完善感动教育的理论和实施方法的。要深入探索实施“感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完善实施感动教育的策略。感动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培养出自信心、自主性和创造性都有质的飞跃、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人。在过去的实践过程中参与课题实践的师生成就感幸福感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较大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荣誉度可以讲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创造了“低进高出”的教育奇迹,学校的“加工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等,可以讲,感动教育实现了让教育效能最大化、效果最优化的目标!

但反思过程,我也深感学校整体实践感动教育理论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在策略上,还需要不断完善实施的制度和重视对教职工的系统培训等。

3.1要建立起实施感动教育的制度来保障感动教育的实践。通过实践,我发现感动教育理念的实行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实施这个理念需要有一名好校长带领好他的团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的要求较高,没有一名好校长就难以取得实实在在的实践好效果,不但需要教育者的 “言教”更需要他们的“身教”,核心榜样人的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有些过度依赖校长个人影响力的片面性,大面积推广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基本是论证了“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以“勤奋”为例,真正坚持“勤奋”的校长才能影响带动班子成员进而带动全体教职工持续“勤奋”,最终才能实现影响带动全体学生达成持续“勤奋”的目标。现在,我校通过建立实施感动教育的制度来保障落实感动教育的实践,激励师生自主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引导师生为实现自我的梦想而坚持,取得了一定实效。因此“感动教育论”仍然需要继续实践并完善它的理论体系和实施办法。

3.2要更加重视对全体教职工的系统培训,力求让教职工实施“感动教育”的策略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感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情感感受力作为主要的切入口,要求“身教”外,“言传”对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教育能力要求都较高,事实上我们的不少老师没有这么高的素养,因此,有效的培训显得非常重要,只有教师成为感动教育的有心人,才能培养出懂感动会感动情感丰满的学生。过去,我更多的是以身作则引导师生,重视“强调”要有这个理念去“身教”。现在,我开始更多地重视对全体教职工的系统培训,力求让教职工实施“感动教育”的策略和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让更多的人有能力去实践感动教育,最终让“感动”成为全体师生共同的“行为习惯”,只有把习惯养成了才能让感动成为师生良好的品质,师生才能从接受的感动教育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因此,我开设了“行为品德”校本课程,目的也正是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的目标!

3.3要力求全员参与,力求更全面更有效地实践感动教育。因此需要探索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感动教育的策略研究!让感动教育论建设成为系统的教育实践理论,成为可以有效地推广和借鉴的教育理论体系。

责任编辑 蒋小青

猜你喜欢

教职工师生学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学校推介
麻辣师生
用先进文化引领教职工思政教育创新
浅谈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