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校园商业的利弊思考
2016-05-30靳亚娟
靳亚娟
摘 要:大学校园是大学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由于师生的生活离不开各种物质性条件保证,因此,大学校园里的商业活动与大学校园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大学的扩招与大学城的扩建,大学生参与校园商业活动的发展势头更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校园商业;创业;大学生;利与弊
一、前言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规模日益庞大,由此形成了相对集中的高素质消费群体。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有着较为前卫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特别是对中国未来的高端消费市场影响巨大。因此,很多商家不论是基于眼前的利益或者是為将来的市场培养消费群体等目的,都会扩大与大学生的联系,由此增强了学生的商业意识,使得大学生的校园商业活动行为增多。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经济较为困难,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他们总是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商业活动以贴补生活,目前,从事校园商业活动的大学生中,生活较为困难的同学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二、大学生的校园商业活动类型
大学生的校园商业活动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商家的校园经纪人。校园经纪人主要是大学里面各个学生社团的成员,他们的商业活动主要是为该学生社团筹集活动经费。通常,他们以学生社团的名义,代表学生社团与商家进行联系和协商,为商家在大学校园内进行其产品宣传或者产品促销,从而获得商家对该学生社团的资金支持。
(2)在校园内部代理商家的产品。由于一些商家在大学校园内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或者产品经营权,因此,一些精明的商家为了占领高校市场,通常会寻找一些学生在校园代理他们的产品,通过这些学生代理,将自己的产品打入大学校园市场。一般来说,学生代理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全权代理商家产品在校园的独家销售权,双方确定最低销售额,学生的销售业绩与他们的利润相关,同时学生要承担损失赔偿风险:另一种是学生没有独家销售权,也没有最低销售额,学生只负责销售商家的产品,双方在议定所销售产品的底价以及提成比例后,根据最终的销售业绩提成。
(3)学生自主经营。在大学校园里,学生自主经营的情况非常普遍,而且形式多样,但学生自主经营的情况也最为复杂,人员流动性大。有在大学校园里摆摊设点的,也有自己租门面经营店铺的。经营的商品不仅是一些用过的旧货,也有各种新的小商品、图书、生活用品,甚至还经营服装、电脑以及电脑配件等等。
(4)利用业务时间做兼职家教。家教是大学生校园商业活动中最为普遍的形式。家教不需要大学生投入资金,而且可以巩固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从事家教的对象多数为还未步入大学的小学生和中学生。
三、大学生校园商业活动的利弊分析
1.大学生校园商业活动的有利方面
(1)商业企业开始进入校园,一方面解决了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经费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了学生社团干部的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市场意识,在学生当中培养了一批专门的校园经纪人。
(2)满足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与其他商家相比,大学生对自身群体的价值取向、消费心理和观念要更为了解,尤其是知道什么是这一群体最需要的。他们总能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到有关大学生最新的商机,他们经销的商品物美价廉,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较好地满足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要。
(3)缓解大学生的经济困难。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商业活动,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生活窘迫的局面,尤其是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为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4)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和能力。大学生参与校园商业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更好的认识和适应社会,增加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和能力。
2.大学生校园商业活动的弊端
(1)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带来了冲击。大学生校园商业活动的增多,使得校园的商业氛围越来越浓,对传统的校园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过多的商业元素不利于高校学术氛围的营造,可能会出现学生越来越重视商业利润,而忽略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学术浮躁现象的蔓延。
(2)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助长了大学生的功利主义思想。当学业与商业活动发生冲突时,很多学生都会利字当头。由此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甚至出现挂科现象。校园浓厚的商业气息,还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学生的功利思想,由此导致学习浮躁情绪的产生和蔓延。
(3)造成了校园的。大学生的校园商业活动普遍缺乏商业、税务等部门的监管,商品质量良莠不齐,价格随意,经营秩序混乱。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校园商业活动中,他们频繁的穿梭于校园的各个角落以及寝室宿舍之间,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生活。校园商业活动还造成了校园环境的脏、乱、差局面,加大了安全隐患。
(4)出现纠纷,造成经济损失。多数大学生欠缺专业的商业知识和经商经验,经营中血本无归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大学生的校园商业活动多数为无证经营,他们主要是通过学生对学生的交流方式推销商品的,很少有自己固定的经营场所和销售凭证,由此很难保证他们所销售产品的质量,更不要说售后服务了。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还有一些给别人打工的大学生,由于经验不足,没有签订相应的合同或者协议,在自身权益遭受损害时却很难得到保护。
参考文献:
[1]李芳.高校校园文化商业化倾向探析[J].价值工程,2010,(2).
[2]邹志强,陈锦秀.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载体浅析[J].高教研究,2006(2).
(作者单位:河南城建学院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