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的创新设计

2016-05-30张东霞

教育界·上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说阅读创新设计新课程

张东霞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有其独特的教学优势,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说教学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小说阅读    创新设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小说以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优美动人的文学语言、多姿多彩的环境描写吸引着学生,呆板的教学方法会束缚思维,影响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发挥小说的有利因素,把小说教学作为改革常规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设计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一、强化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综合的行为方式,要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来达到感知、领悟、体验、品味。阅读过程是读者对作品中的空白和未定性因素加以填补、充实、升华、完善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个性化的体验,在小说教学中力求让学生能运用审美知识去发现美、欣赏美。如教学孙犁的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以往的解读大多着重从分析其思想意义入手,认为作品歌颂了白洋淀人民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实际上这篇写战争的小说,真正的艺术魅力在于作品蕴含的美丽的人、美丽的景和美丽的人性。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文中对劳动场面的描写:“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如诗般的语言,抒情浓郁,诗意盎然,引人入胜。作品中激烈的伏击战场面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教师同样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这种战争环境中充满的诗情画意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还可以抓住作品细腻、复杂、微妙的人物内心活动描写,感受作品中人物性格的美,比如水生嫂丰富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她爱丈夫、爱家乡、爱祖国的人性美。读着这浓郁的人性色彩的小说,不仅唤起人们对纯美人性的渴求和向往,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美好理想的进一步向往。

二、整体把握,突出重点

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确教学目的,由浅入深、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高中语文新教材小说体裁的文本涵盖了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经典作品,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不一样,要求也不同。比如同样是鲁迅的文章,却有不同的学习要求:《祝福》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会欣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特别强调要分析人物形象丰富的性格及其发展变化,注意人物、环境、故事情节这三者之间的联系;《药》这篇文章的学习重点是小说的主题和结构,联系作家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从切身感受小说的人物形象出发,进行全面、具体的分析;《阿Q正传》这篇小说是现代人物小说的经典之作,在欣赏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和语言特征,培养研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对教材本身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确教学要求和目标,了解一本教材中小说部分所占的比重,其中哪些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写作的知识,哪些可以用来指导学生阅读,并能由浅入深,合理设计教学流程,从而全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一)利用多媒体将小说原著与改编影视作品进行比较欣赏

因为小说在改编成电影电视时,要受到当时背景的影响,也受到改编者对原著的理解,因此电影电视所展现的内容是经过了演员、导演、美工的再创作,它与原著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教《祝福》《边城》等课文时,先组织学生看电影《祝福》《边城》,让学生在熟悉电影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小说原文和电影改编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谈电影电视改编的优劣,体会原著小说的语言魅力和精巧的艺术构思。通过比较,体会细节处理的优劣,从而了解作品的匠心独运之处。

(二)故事新编

例如依据鲁迅小说《祝福》和《故乡》中表现祥林嫂和闰土命运与思想性格的有关材料,发挥想象,进行虚构,写一篇祥林嫂与闰土对话的记叙文。

(三)多角度切入的复述课

将传统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找出作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熟悉作品的方式改为立足于作品的不同角色,从多个角度复述作品。如在《祝福》的教学中,让学生分成四组,分别从“我”“鲁四老爷”“柳妈”“祥林嫂”四个角度复述作品。这样操作有两个效果:一方面学生熟悉了小说的情节,另一方面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复述的准备和操作过程中去认真思考并尽可能准确地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复述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为学生个性释放提供自由空间。

四、比较联系,拓展延伸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将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识进行比较,而且要适当增补一些新的内容,以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这样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例如教学小说《药》时,在把握华老栓这一人物形象时,可联系学生学过的鲁迅的同类作品做比较:如《故乡》里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孔乙己的迂腐可笑、阿 Q的精神病态等,这些都与华老栓一样同属于病态、不幸的人物。鲁迅正是通过这些不幸的人物来揭示国民的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而这一点也正是鲁迅创作小说的主脉。这样比较,既做到了“温故知新”,又可以让学生弄清作品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读懂其他的同类作品。在比较时利用类比、对比迁移,以及合理的联想、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淀与审美情趣,拓展阅读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形成开放的大语文教学方式。

新课程小说阅读教学明确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关系和定位,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平等对话的过程,师生通过对话,共同提高沟通能力,启发思维,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猜你喜欢

小说阅读创新设计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小说教学,将对比策略贯穿始终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