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2016-05-30韦兰园

关键词:自主学习途径初中语文

韦兰园

摘    要:近年来,初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仍然还停留在“传授—接受”的模式中,“满堂灌”仍然充斥课堂教学中,高投入低产出仍是初中语文教学屡见不鲜的现象。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1-01

新课程的改革和生本教育的理念都不断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果没有把“主体”的地位还给学生,那应该是一种填鸭式的低效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努力探索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一、注重课前预习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的“学”与他们的习惯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我认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就得着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语文学习习惯。试想一下:如果在课堂上都不想阅读与动脑思考,对阅读文本没有兴趣,学生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是不可能的。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陶行知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自我学习的动力,是培养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关键。其中,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的学习课文内容,提高课堂学习兴趣与效率。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学习前,我就指导学习先预习文本,让学习预习生字词,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及相关的文学背景。略举数例:

(1)读准下列字音:

“昳丽、朝服、衣冠、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2)攻克下列实词的意思:①?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偏爱)③?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的确,确实)④?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⑤?时时而间进(间:间或,断断续续地)⑥?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⑦?期年之后(期:满一年)⑧?能谤讥于市朝(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讥:微言讽刺)(注:讽:微言劝谏)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阅读即将所学课本内容。预习的好处是很多的。有了预习的引领,学生可以学得更加主动。因为预习能够抓住学习的主动权;预习能够提高听课的效率;预习能够提高记笔记的能力;预习能够培养自学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布置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预习习题,让学生独立地解决,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主动性,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自主学习与自我体验的培养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是课改背景下课堂的一大特色。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学生充分地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实验、讨论、合作、操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会自主学习,也得注意教给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以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阅读中首先学会积累、运用语言。理解、鉴赏语言主要是对妙词、美句、好段的理解与赏析;其次是学会摘录,积累词句。理解并会鉴赏语言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去积累摘录;再次是根据文本,运用语言,提升表达能力;最后是理解文意、增加情感体验、达到审美享受的更高层次。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的教学中,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更加注重“整体感知、合作探究、自我体验”的环节。

第一环节:整体感知:(1)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写的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这件事是什么?(2)反复阅读并认真思考,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3)讽谏结果如何?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由于感情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语气所含的感情色彩。(2)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色彩有明显差异。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讨论交流)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三、注重三个维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语文教学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关系。一篇课文要求学生掌握三个维度的学习,即“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文章整体“初步感知”;注重重点语段的分析,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教学,第一遍要求学生攻克课内生字词,再阅读之后,了解了文章的故事梗概。这篇课文重点是描写人物,因此我指导学生摘录重点表现人物特点的语句,然后通过人物特点,反观全文,归纳这些人物的共性特征,并总结文章在描写人物时用了哪些方法;最后从文章内涵中,看看能受到哪些启发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作者正是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这篇文章描写每个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人物之间的交流,表现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创作热情。由此,这篇课文从人物的共性中看出作者传达给我们“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因此热爱生活,所以这些文学家都热爱文学。我为此借机倡导学生用一颗积极、热情的心去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在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实验与探索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积极引导前提下,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并展开想象,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当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了,自主性学习能力也就相应得到提高了。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途径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