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
2016-05-30高炳亮张禹东
高炳亮 张禹东
摘 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人类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破解时代问题的理论依据,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依然“在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是开放的文本体系,以事实作为论证依据,具备严密的论证逻辑,显示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具有鲜明的群众立场,并在哲学史上开启了面向“现实生活”的理论转向。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在四个方面彰显其价值:一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文本依据,二是为我们观察世界提供了科学视角,三是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四是其真正彰显出对现实的人的关切。因此,我们必须从经典中汲取智慧,使其真正服务于当代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理论特质;当代价值;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16)02-005-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想史的瑰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科学性、价值性和强烈的问题意识,自从诞生以来便成为共产党人的智慧源泉和行动纲领。当代我国国情出现了深刻变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入关键时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各项事业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发挥其在现时代的根本性指导作用。
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已经作为根本指导思想被写入党章,新中国历任领导人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重要性,他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精髓,只有从马克思的时代出发,从马克思的全部活动和全部著作出发,才能把握其思想体系、思想精髓,这就要求我们必然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是基于对现时代重大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把握而提出的。这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当今世界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主题,但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环境日趋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然面临难啃的“硬骨头”。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特别需要马克思主义发挥其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根本指导作用,帮助我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然而,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却暴露了一系列不可回避的问题:“实事求是”、“原原本本”等优良传统受到冲击;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误读和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以“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名抛弃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并没有在现时代得以充分彰显并深入人心。
因此,在现时代倡导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方法、智慧,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代价值,是我们实现事业目标的思想保障,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精神载体和物质载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那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席卷欧洲,然而,资本主义制度在带来巨大生产力解放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其固有矛盾:阶级矛盾、民族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在矛盾暴露与发展的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的命运与生活每况愈下,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而进行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逐渐升级,无产阶级在这一斗争过程中,迫切需要科学的哲学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在这一历史潮流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经典著作应运而生。
[JP1]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撰写了大量著作,这些著作在辩证吸收了人类以往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以“新唯物主义”哲学观为基础,揭示了客观世界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旨在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理论体系,时代的前进不断丰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作为人类文明的沉淀,作为能够经受时间的洗礼和实践考验的典范性、权威性的思想文本,在当代依然是指引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灯塔。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理论特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一个内容丰富经典文本体系,这些著作不仅反映着作者的天才创见与个人智慧,也反映着其实事求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体图景和一般规律的理论特质;不仅显现出经典著作蕴含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与“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创造。
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事实作为论证依据
经典的力量首先来自于真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科学性首先在于这种“用顽强的事实说话”求实文风。这种论证方式是其理论科学性的重要支撑。这种以事实为依据的理论作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以事实作为其理论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展开其理论创造的基本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马克思恩格斯对其理论的展开与论证“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想象出来的”人出发,而是从“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的过程中的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出发,并重点考察这些“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以及活动得以展开的主客观条件、活动的展开生成的物质世界与人类社会,正是以这些人类历史上“顽强的事实”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才科学地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是通过事实描述揭示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随处可见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事实的如实描述,将这些事实作为其“新唯物主义”论点的基本支撑论据,彰显出强大的事实逻辑与理论说服力。例如,马克思描述了人类所有制形式的演变进程,阐述了不同生产方式下现实的个人的不同活动方式以及整个社会发展样态,进而从这些史实现象中抽象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事实是马克思正确揭示规律的依据。“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通过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社会关系的一定秩序的必然性,同时尽可能完善地指出那些作为他的出发点和根据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0页。
三是反对不以事实为依据的旧哲学。在旧哲学的论域中,历史事实或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或是“想象主体的想象活动”,马克思坚决反对旧哲学脱离事实的做法,马克思鲜明的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种新世界观其实就是“新唯物主义哲学”这种哲学的“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可见,马克思将旧哲学那些轻视现实、事实的“意识的空话”进行了强烈的批判,明确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符合现实生活”、尊重和描述“事实”的考察方法、研究方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具备严密的论证逻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不仅以事实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与依据,而且重视事实与科学结论之间的联系,重视运用逻辑思维、逻辑论证,科学串联这些事实与结论。事实论证与逻辑论证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重要特质。马克思的逻辑论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运用归纳论证与科学的抽象方法得出结论。抽象的方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众多的事实中抽象出共性的、一般的论点,作为规律性、普遍性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抽象是形成科学认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自然。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2页。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论证,遵循了此种逻辑。在其成熟期思想代表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基于对几种所有制历史事实演变的把握,抽象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72页。“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正是通过抽象思维、归纳思维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事实进行把握,厘清事实之间、事实与结论之间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马克思恩格斯才总结出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深刻把握了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第二,运用演绎论证与思维具体的方法得出结论。马克思不仅注重从事实之中归纳共性和规律,还善于将普遍性的、一般性的结论放置于社会现实之中,以此为视角剖析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样态。例如,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研究凸显了此种论证逻辑。对“人的存在”进行科学抽象所得出的是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概念——生产劳动,对人的认识并没有就此结束,马克思进而揭示了在现实生活中劳动这一“类特性”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的不同特点、不同表现,揭示了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状况和差别,分析活生生的、具体的个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发现,生产劳动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生产制度中表现是极大不同的,最后指出,“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页。也就是说,要考察具体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区别,就必须考察他们具体的生产,必须考察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因为人的生产总是被打上阶级的烙印,不同的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大不相同的,因此,马克思深入研究了“现实的个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他所承担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总和,结合了具体的时空、历史条件,从而得出对现实的个人的科学的认识,为其建构唯物史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比如,马克思《资本论》的演进逻辑也印证了这一点:总体来看,《资本论》从“资本的生产过程”,到“资本的流通过程”,再到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最后论述“剩余价值理论史”,全四卷呈现出严密的演绎逻辑,“《资本论》的逻辑范畴演化,始终以经济活动作为现实基础和真实内容。结合对全书整体逻辑的研究,我们可以这样再概括历史的内涵逻辑:这种逻辑在形式上表现为概念的辩证演进,在内容上表现为现实经济运动的规律,马克思通过对具体内容的研究,打破了概念的自身封闭性,在概念的自我生成当中理性再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张宇:《论〈资本论〉的“历史的内涵逻辑”》,《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68页。
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彰显出强烈的问题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直面时代发展进程中制约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重大问题,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揭示与问题相关的主客观规律,进而开出解决问题的药方,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强烈的问题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紧紧围绕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没有条条框框,都是针对具体问题来谈。这些问题或指向哲学史上的经典问题、基本问题,或指向制约时代发展的现实问题、根本性问题。针对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马克思在指出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成功的解决了这一哲学史中的重大问题;面对制约时代发展的根本性问题,马克思在纷繁复杂的时代问题中洞察出根本问题——所有制问题,将所有制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将与所有制问题密切相关的生产方式、人的存在、人的活动、生产关系、人的解放、共产主义、共同体理论、阶级意识、上层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展开论述,研究与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的任务“消灭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页。实现“人的解放”。
第二,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实质。围绕制约人类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所有制问题,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实事求是的考察了这一重大问题及其相关的范畴。马克思首先挖掘出所有制的内涵,即“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8页。,“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4页。;接着考察了所有制的生成,马克思指出,伴随着家庭内部的分工而出现的劳动产品的分配,是所有制产生的基础;进而考察所有制的发展阶段(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公社所有制、封建所有制、资产阶级私有制等)。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对问题更深刻的诊断在于,它不满足于对问题的描述,而是要对问题的内部矛盾进行深刻的剖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根本和运行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也懂得充分运用“矛盾分析法”,对人类社会典型的所有制形式——资本主义所有制进行了研究,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发展,论证其灭亡的必然性。由此得出:“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历史就以这种形态而告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第三,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破解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十分重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确发挥,从而形成对问题的正确把握,为破解问题提供依据。在对问题的认识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遵循求实思维,即“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在解决问题的时机方面,强调“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是至少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然而,马克思经过自己对资本主义的“诚实研究”,发现“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他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1页。这时候,就需要“反抗整个旧社会制度的革命群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页。通过争取自身利益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才能重新实现所有制的颠覆性变革。因此,马克思说,“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事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因此,在对问题形成科学认识之后,通过实践活动改变现存的事物,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4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开启了“现实生活”的理论转向
在哲学观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超越了旧哲学在思维方式、理论立场等方面的局限性,开启了面向“现实生活”的哲学意向与理论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面向“现实生活”理论特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事实论据源于现实生活。历史是人的活动的历史,社会是人的社会,史实、事实的承担者和创造者正是现实生活中人的活动,任何事实都不会脱离人的活动、人的生活。马克思的事实论据是不能脱离现实生活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可见,马克思的这种富于实证精神的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的研究范式,也是直面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论据为基础的。
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理论旨趣是“改变世界”,为“现实生活”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并不像以往一切哲学著作那样,围绕“解释世界”来著述,而是旨在“改变世界”、改变“现实生活”,为“现实生活”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作为名词的哲学”,而是植根“现实生活”、面向“现实生活”,并通过科学路径寻求超越“现实生活”的、“作为动词的哲学”。马克思说,“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的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5页。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开启了一种直面“现实生活”、与“现实生活”相互作用的理论立场,为人类改变世界提供了科学世界观,为现实生活中寻求解放的人“确立了此岸世界的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从而真正服务“现实生活”。
5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彰显了鲜明的群众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现实的个人”作为理论的逻辑起点,充分论述了个人、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革命实践在推进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主体性作用。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家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是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恰恰是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体,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才具有普遍性、广泛性。毛泽东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0页。列宁也充分肯定了群众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性,他认为,“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81页。他同时认为,人民群众在颠覆旧的社会制度,创造新的社会制度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论证并凸显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性。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强调了他们的物质生产实践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马克思在对“现实的个人”的论述中,论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马克思说,人民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这样才能“创造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04页。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论证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产的重要性。人民群众首先是思想智慧的创造者:“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工人才创造一切,甚至就以他们的精神创造来说,也会使得整个批判感到羞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2页。哲学是人民智慧的收录者:人民群众的思想智慧,集中于“真正的哲学中”,是“时代的精华”,“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智慧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20页。群众实践又是自身智慧的实现力量:然而这种思想的力量,也能够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的力量,科学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而群众也能将思想的力量化作实践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创造智慧、运用智慧,将智慧化为行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性力量。
6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开放的文本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不是由某个个人完成并撰写的经典文本,更不是固步自封的终极真理体系,相反,它是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的开放的文本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又会产生新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为时代的实践提供科学引领,并随着时代的检验而沉淀下来,其价值的彰显决定了它将成为经典著作继续对实践起作用,又因其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观点而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数量和作者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增加。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由马克思恩格斯开创和撰写,并由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不断补充完善,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还有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研究、撰写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文本。这些文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凸显其科学性、价值性,并成为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提升。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内涵与原理不断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经典著作,本身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由历史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转变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丰富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构建的哲学观是“新唯物主义哲学”,即面向“现实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生活与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国家和革命”、“群众观点”等基本原理,随着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深化与发展,又诞生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群众史观”等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些新观点对实践所起的作用丝毫不逊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原理,而其价值源于其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世界观。
再次,世界的辩证规律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本性,同时也揭示了人类思想领域中的辩证规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人的认识、思想可以解释规律,但是这是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要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相对真理性,并随实践的发展不断接近绝对真理。“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94页。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学说思想,也同样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新唯物主义”的哲学观,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某些结论有可能过时,但是其唯物辩证的方法论不会过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方法的哲学家思想家,又会实现理论创新,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撰写新的马克思文本,并随实践的检验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当代价值
1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本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新唯物主义”的基本哲学立场作为其理论大厦建构的基石。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体系主要以学术论文与学术著作的形式呈现于世人面前,然而,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教科书的理论体系,还是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的学术论文,其思想源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提供思想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侧重于揭示和论述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概念、范畴、原理及其内在关联,侧重于理论与当今社会实践的结合,从总体上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与重要结论,从总体上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则是由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本人著述而成,不仅揭示了辩证唯物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从而为人类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和引领,而且还真实再现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背景、经验事实,全面呈现了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论证方式、叙述方式、语言艺术、生活世界乃至人格魅力,将那个时代的特征与问题以及对问题的把握和解答和盘托出。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大多围绕作者面临的重大现实或理论问题而展开,其论述更具有问题针对性,其论证也更加严密,其结论具有充分的论据支撑,更显深刻性与说服力;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更加接“地气儿”,其针对的问题更加明确具体,马克思本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写作时能够深刻把握与洞察那个时代的生活全貌与主要特征,其论述的问题与人类生存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一句话,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原理的文本依据与来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提供思想源泉,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基本原理”。陈先达:《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来源于伟大的思想家本人、来源于那个时代的直接的生活世界,因此,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具有本源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理论源泉。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理论载体。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的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及其概念、范畴和原理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并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变化、发展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史料载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为一门历史科学,基本研究对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全面呈现了那个时代的背景以及对先前思想家的超越与扬弃,反映了马克思思想的历史性与时代性,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书写的一手材料;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发展的整体过程与变化特点,因而是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变化发展规律性的史料来源。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全面再现马克思主义宏大思想史的重要科学,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无疑是这门科学的最重要的理论源泉。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面对中国问题、符合中国国情的、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方法、立场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其精神,都是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这不仅是学术界公认的基本观点,而且也为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与事实所证明,在中国社会的任何时代,不坚持马克思主义,其在实践中就一定会走弯路、付代价。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思想来源,则是凝聚马克思本人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精神智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的以“新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智慧结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在时代的发展中闪耀着不可替代的智慧光华。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真实、全面呈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世界,全面展现了伟大思想家的精神智慧,生动论述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伟大思想家的人格魅力与语言魅力,是人类思想库中不可替代的瑰宝。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思想来源,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智慧源泉。相对于后来呈现的理论样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更具有本源性、价值性与艺术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为我们观察世界提供了科学视角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超越和扬弃了旧哲学著作蕴含的传统哲学思维和哲学视角,而为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以“新唯物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全新的科学视角,从而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了崭新的视野与观察方法。
第一,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理解世界“描述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科学性和理论说服力的重要来源是其“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作风,这种“求实思维”为我们观察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视角,即“描述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旧哲学的超越维度之一便是以“对现实的描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为依据,而非从“人们所说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出发,而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去“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方面。这种把握世界的“描述视角”实际上就是“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状况来理解事物”,将纷繁复杂的事物及矛盾归结为“经验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这是对世界进行把握的科学方式,即“实事求是”和“主观符合客观”的求真意识,唯有以这种求实的姿态去把握世界,才能获得对当前国情和世界的正确认识,这是我们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实践的基础。
第二,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与干预“主体性视角”。这种“主体性视角”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事物的发展视为生成发展变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要义之一,便是我们必须“彻底否定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6页。必须承认“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7页。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种把握现实世界的过程性思维,这种过程性思维一方面以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深刻阐释了世界存在的基本状态,即“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时刻“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二是为人类克服矛盾、破解生存难题坚定了信心:“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23页。事物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是“新过程代替旧过程”,《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7页。在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事物发展的这种过程规律,为人民破解矛盾提供了依据和信心,使人们坚定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信念,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得事业最后的胜利。三是强调了“改造世界”的重要性: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4页。这实质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的根本性变化,克服了旧哲学那种、直观的、非干预的思维视角,而开创了新唯物主义的“主体性视角”、“生成性视角”,充分强调和重视人的实践力量的正确发挥,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1页。认为“周围的客观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页。这种强调人的意志、干预与改造的“主体性视角”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力量之源。
第三,对既成结果进行反思的“批判性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满足于对事物进行如实的描述,而且强调对既成的事物、既成的结果进行批判性地反思,发现时代问题,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找到问题切入点。首先,马克思阐释了这种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批判性视角”的内涵,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页。;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本身就包含着对旧哲学、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化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的许多著作都是针对已有的思想展开批判的,它的许多原著名称都是以“批判”命名,比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用唯物主义思想批判地改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法哲学本体论;比如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中,全面批判了以布·鲍威尔为首的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哲学,为形成唯物史观奠定了基础;比如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写成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以及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批判,“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1页。最终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贯穿的这种批判精神也为我们审视既成的结果、思想提供了一种“批判性视角”,从而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了新的问题切入点。
第四,植根现实生活、改变现实生活的“生活性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的“生活性视角”,即强调对事物的把握和改造不能脱离生活,一切活动的宗旨是为了改善生活,实现人民“现实的幸福”。首先,对事物的科学认识和有效改造,都离不开生活: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原理即是“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思想体系中,生活是一个具有本体性意义的唯物主义范畴,对任何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把握,都要立足生活、通过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和把握其原型,“问题的解决,一点也离不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7页。其二,改善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重要主旨,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生动阐述了其理论所要实现的理想生活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5页。使得“自主活动和物质生活一致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0页。从而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
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在超越旧哲学、建构新唯物主义、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崭新科学的观察视角的同时,与其科学世界观相对应,也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在这些科学方法论中,既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传统方法论,也有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观点的基础上与现时代问题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唯物主义方法论。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解决问题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重要价值在于,它在现时代重新强化了立足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活动准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了“立足实际”的客观必然性,从而凸显了这一原则的现时代的意义。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发展的逻辑,无可辩驳的证明和强调了,“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一代本身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每个个人和每一代所遇到的现成的东西: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对人们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丝毫也不因此而受到干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93页。正是由于这种“基础”、“实际”对于当代人的活动的巨大影响力,因此,当代的一切活动,必须充分考虑现代的实际,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而绝不能脱离这个实际制定目标,开展实践。
第二,“矛盾分析法”依然是解决时代问题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留给我们最深刻的方法论,莫过于“矛盾分析法”:“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我们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36页。对事物矛盾的正确分析,是破解改革发展难题的关键性和前提性因素,因此,把握和认识当前我国的复杂国情和社会环境,矛盾分析法更是基本的、最主要的方法:首先,必须承认矛盾的存在,当前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遭遇了经济、政治、文化等体制的发展困境,发展黄金期与矛盾凸显期交织,生产力与体制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我们必须承认这些矛盾,找出破解这些矛盾的基本方法——全面深化改革;其次,要坚持“重点论”,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经济体制的改革依然是核心,必须发挥其对整个社会体制改革的根本性作用、驱动性作用;恰当处理非经济领域的矛盾和体制改革,配合经济体制的改革,为经济领域的改革创造良好环境,从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调整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完善上层建筑”,“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
第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破解微观领域中的问题的必备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还从微观领域为我们指出了破解实际问题的根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微观社会领域,这一方法原则对于问题的解决起着关键性作用。列宁说过,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正是由于矛盾具有特殊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不同的事物、不同的矛盾具有不同的本质,因此,必须研究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把握事物的特征、特质,辨别事物,真正认识事物、矛盾,从而为解决矛盾提供依据。在毛泽东看来,具体问题就是在一定条件、地点、时间下的矛盾的诸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具体分析就是“从客观的实际运动所包含的具体的条件,去看出这些现象中的具体矛盾,矛盾的各个方面的具体地位以及矛盾的具体的相互关系。”《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19页。对社会不同的微观领域矛盾的破解,必须着眼于对不同社会领域分工的规律的认识,充分调动不同社会领域的资源和力量,研究不同微观领域的特点,根据其当地的、当时的、领域内的、矛盾主体的不同特点,拟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对当代中国复杂问题的把握和解决更应如此。
第四,“树立制度思维与法律意识”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哲学依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阐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其哲学著作中批判了唯心史观,阐明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同时也论述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服务作用。特别是,恩格斯在晚年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时,论述了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对经济基础的巨大反作用和服务作用,恩格斯说,上层建筑“刚一产生,对社会来说就是独立的,而且它愈是成为某个阶级的机关,愈是直接地实现这一阶级的统治,它就愈加独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47页。当前,我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临的矛盾风险更加复杂,而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伟大目标相对照,我国的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改革事业的推进和人民利益,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恰好为我们实施依法治国提供了深刻的哲学依据,使我们党意识到,必须充分重视发挥法律(上层建筑)的规范和引领作用,适度调整,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其适应我们当前的经济基础,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
第五,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在当今各项事业中,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首创力量,改革依靠群众,改革为了群众,才能为当今的各项事业找到承载者,为蓝图的实践找到依靠力量。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其实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民主和集中相结合。“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依赖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保证。依靠群众,将改革成果惠及群众,是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应有之维。
4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彰显了对人的关切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是被作为“前提”来确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存在所谓“只见物不见人”的“人学空场”,它以“人的自由解放”为价值旨归,彰显了对人的关切。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科学解答了“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克服了旧哲学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局限性,第一次科学回答了“人的本质”问题,从而为开辟人的解放的现实路径提供了理论奠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有深刻阐释和精彩的论述,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而“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明确了批判的最终目的“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0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人的类本质在于其“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进行了经典表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理论逐渐形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更加成熟全面,“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页。将生产劳动作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作为人的本质属性,这是极为深刻的,这一论断,不仅为社会历史科学所验证,也为自然科学所验证。由于马克思的研究对象转到了“现实的人”。在后来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又提出了“人”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这一经典的唯物史观表述,从而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人的本质”理论,为其实现理论的宗旨——人的解放提供了理论奠基。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崇高目标,彰显了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深切关怀。“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统治与束缚下人的物化境遇和异化状况。”王福民:《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特质》,《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4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始终是围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展开的,那就是建立“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在无产者联合的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1页。具体来说,就是消灭人类社会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消灭剥削制度和压迫制度,解放受困于旧制度的工人阶级,解放全人类,建立自由人联合体,彰显了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深切关怀。马克思不仅阐释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人的解放这一目标和宗旨,而且阐释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路径,那就是依靠“革命的实践”推翻与现存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自由自主的活动和人性的复归。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阐释了“人的需要”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马克思将“人的需要”界定为人的本性,表明马克思抓住了物质生产劳动产生的更深层根据。需要是生产劳动所产生的根据,马克思在形态中指出,人“吃喝住穿”的需要产生了“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这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3页。,“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人的需要推动着生产,也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成。这就为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实现“人文关怀”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落脚点,那就是对人真正的关怀要深入研究人的需要,生产满足人的需要的产品。在现阶段,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以此为导向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驱动生产,生产为了需要,生产满足需要,从而全面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彰显人文关怀。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从现代性维度揭示了人的创造力,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的制度氛围。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从世界历史发展和进步的角度,充分论证了人的主体性发展过程,彰显了在现代性维度之下人的主体性力量,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给予了精彩的阐述:人类创造的巨大的生产力和世界历史,现代城市和世界市场,“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7页。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不同于民族大迁徙和十字军征讨的远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一句话,人类“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这是人类对自身创造力的极大肯定,也是马克思给予现代性和现代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毋庸置疑,人是实践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当代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手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特别需要激发生产力范畴中人的创造性,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制度与氛围,使人意识到自身的创造力、主体性、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实践主体的积极性,实现其全面发展。
唯有科学解答“人的本质”问题,才能为人的关怀、人的解放提供有效路径;唯有建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坐标与宗旨,才能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和落脚点;唯有深刻理解“人的需要”及其巨大历史功绩,才能凸显事业建设的价值维度,真正满足人的需要;唯有全面把握世界历史发展脉络,深刻意识到人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显示出的巨大能动作用,才能真正激发人的创造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的制度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四 结 语
在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依然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资源:经典文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人类实践提供一般性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为人类活动提供思想引领和科学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生活实践提供有效路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践行“以人为本”提供学术奠基和价值旨归。一句话,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彰显出深刻性、科学性、价值性和当代性,在当代,它依然“在场”,必须充分重视、研读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实事求是”“原原本本”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责任编辑 陈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