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文阅读

2016-05-30崔丙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教学理念群文阅读

崔丙林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阅读数量,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群文阅读的开展,将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大语文教学观。

【关键词】中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理念;教学效率;综合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其中第四学段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阅读要求。但就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来看,我们的阅读教学费时多,收效微,读得少,知识面较窄,特别是初中学生,语文分值相差不大,学习不学习,对总成绩影响不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率较低,很多学生学习语文时间仅仅在课内,造成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也在日益下降。以中学语文6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10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8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与要求的260万字是远远不够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囿于教材的编写设计,缺乏有效教学策略,一味教教材,而非用教材教;课程资源单一,难以调动学习兴趣;一味灌输知识,学生缺乏思考空间;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认知,过度分析文本,将文章分析的支离破碎,教学实效性不强,阅读的功效远没有得到展现,课堂效率低下,学生语文素养差,语文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大语文教学观仅限于纸上谈兵。

2015年3月我校申报“群文阅读”省级课题,并撰写开题报告,6月正式立项。研究一年来,在阅读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提升,老师的教学观念得以改变,高效课堂初步呈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群文阅读”最早是来自日本的“群书阅读”,被港台地区的教育先驱引进后,称为“多文本阅读”。在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多篇课文教学,以及班级读书会中的多本书阅读,从形式上比较接近我们所说的“群文阅读”。最近两年“群文阅读”在我国悄然兴起,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已有重庆、四川、贵州、湖南、河南等省市启动“群文阅读”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特别是2015年河南省开展群文阅读专项课题以来,高中、初中、小学全面实施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简而言之,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生成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能力。这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取得开展成效。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改变

笔者现在所用单元中的课文,同质性较高,题材和体裁比较单一,每单元只有5、6篇课文,而且篇幅较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所选的几篇课文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群文阅读。通过实验,我们把更多的群文引入课堂,就打破单篇内容分析式教学,从而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教学效率将大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得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得以培养,阅读习惯更容易养成。同时也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而广博的语文知识,深厚的人文素养,而且还需要随时阅读,博览群书,精挑文章精选议题。更为重要的是,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真正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学会积极倾听,并依据学生的思维进行总结和提炼;学会引导,根据课堂进程随时调整教学思路,使问题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学会民主,由于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全面表达自己的见解,所以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思想碰撞的火花会不断产生。在这个意义上,进行一次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对教师素质、教学境界、专业能力和师德修养的全面提升。

二、课堂的教学效率普遍提高

首先,群文阅读突破传统语文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舞台,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陪伴者。其次,传统课堂一篇文章设计多个问题,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甚至将阅读课变为习题课、问题课,课堂专为解决知识,毫无阅读美感,学生课堂阅读兴趣索然。群文阅读的单元设置角度是多样的,有的是人文专题如“母爱”,有的是作家专题,更多的是从文章内部切入,例如,“谈谈小说结尾的奇妙性”、“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本书”、“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这些话题的设置,看上去很难,但因为照顾了学生的不同喜好,学生将更感兴趣。再次,由于多篇作品同时呈现,“异口同声”将不再重现,鼓励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课堂常使用的词汇是“聊一聊” 、“说来听听”、“你的看法呢”、“谁还有其它的见解吗”。教师评价学生时也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多使用引导讨论的语言,如,“他的意见如此,有没有不同看法”、“你有什么事实来证明你的观点吗”、“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吗”、“你现在是否还坚持你的观点呢”。这样就会形成发散思维,使讨论更加深入,更加民主,使问题的解决更加全面。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发生转变,思考问题会更加深入,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三、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提升

由于同时学习多篇文章,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效能。阅读量将会大量增加,可以真正实现大阅读教学观,圆满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字数。同时,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文章阅读,这样就能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群文阅读还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灵感的源泉,提高学生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可以有效地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是母语课程,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还会使政治、历史等多门功课受益,学科能力普遍增强,综合素养真正提升。

总之,开展“群文阅读”课题研究,可以使语文课堂真正发生了质的转变,教师教的方式会发生转变,学生学的方式会发生改变,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升。群文阅读,开启了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将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姚婷.“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3(36).

[3]蒋军晶.语文课上的重要的事——关于单篇到“群文”的新思考[J].人民教育,2012(12);30-33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教学理念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