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设问”导出课堂精彩

2016-05-30吴朝晖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包弟设问巴金

吴朝晖

[摘要]“导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绽放精彩”,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是要立足于文本特点,巧妙“设问”,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是应积极整合学生“质疑”,于反思中完善自己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出应有的专业素养,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要给予学生专业的引导,让语文课堂愈加精彩。

[关键词]设计问题专业导引文本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02

活跃起来的语文课堂,会让我们看到各种奇思妙想;达到高效的语文课堂,会呈现给我们诸多的不可预约的精彩。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的语文课堂,让我们告别了往日的沉闷与枯燥。这样的课堂,教师的“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导”出课堂的精彩,我认为立足于文本之上的问题设计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我将之简称为“设问”。

将导学案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时,我们应追求做好五个“放手”: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规律放手让学生概括。这一“放手”,教师便从课堂的“主演”变身为课堂的“导演”,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当中,发挥“导”的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课堂教学在“放”了之后,还应“收”得回来,也就是这五个“放手”还要有一根线串起来,我认为这根线应该就是教师提出的问题。无论是阅读文本,还是讨论重点和疑点,抑或概括结论或规律,学生都应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设计出怎样的问题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备课,同时注意避免一些误区。

我们知道,导学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导学案教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导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指导作用直接体现在导学案的问题之上。学生要依据导学案进行预习,教师要在批阅导学案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学情来进行二次备课,“设问”环节疏忽不得。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导学案的问题设计得好,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效果要达到最优化,是需要将“以学情定教”“以问题导学”“以探究训练思维”融为一体的。教师明确了自己设计的问题在导学案教学中的重要性,就应该立足于文本,以实在的“设问”为学生导出课堂的精彩。语文课堂涉及的文本体裁多样,拥有各自的特色。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设计出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问题来。

一、立足文本特点,巧妙“设问”,提升思维品质

有些课文,教学重点与文章主旨联系紧密。扣住教学重点来设计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陈四益的《站着读与跪着读》一文,教学重点就是能够准确把握概况“站着读”的内涵。扣住这个教学重点来设计问题,学生在探讨过程中就易于把握住“站着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再联系实际,让学生去讨论,就会让学生对文章主旨有深入了解。

有些课文,标题或文眼是亮点,潜藏着文章的灵魂和精髓。这样的文本,若抓住文章的标题或文眼来设计问题,易于引导学生逐层挖掘文章的精神内核,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这一目的。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一文,抓住“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提纲挈领、笼罩全篇的文眼之句来设计问题,就能让学生在体会生动的景物描写之时,感受到作者营造出的特殊的秋味,别样的神韵了。

有些课文,有着较为明显的线索,或是有着明暗两条线索。在备课当中抓住这些线索能收到“执一而驭万”的效果,进而让学生能够从容解读文本。文章的行文线索一般逻辑性极强,循着线索而设计的问题,能极好地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游踪与心境,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串起了一幅荷塘与月色交相映衬出的恬美夜景图,学生关注两条线索,就能在探讨中慢慢走近作者创造出的意境,进而去细细感受作者如何在“淡淡地喜悦”与“淡淡地忧愁”中徘徊。

二、整合学生的疑问,于反思中完善“设问”

学生在课堂上的质疑,也可以成为教师“设问”的源泉。我们在备课时少不了对学生会有些什么疑问做出预设,只是在课堂上总难以避免一些“意外”的出现。有的时候学生的质疑会显得幼稚,会扰乱了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堂设计。这些“意外”的出现,教师如能沉着冷静,巧妙引导,会让课堂呈现更自由与更具有生命活力的学习氛围。如果在课后能及时反思,及时将来自学生质疑中有价值的部分做好整合,在今后的备课中将这样的问题纳入自己的“设问”之中,会让课堂因巧妙的问题而“导”出别样的精彩。《〈礼拜二午睡时刻〉的问题探讨》一文中提到,学生在阅读了《礼拜二午睡时刻》之后,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的三个问题:问题一,为什么母亲的表现如此平静?问题二,为什么揭示儿子身份的内容要分三处写?问题三,为什么故事截取的只是去神父家这一部分?初看有点无厘头,但在教师与学生的一番探讨之后,却能从中挖掘出小说的精妙之处。大多数学生阅读小说,会热衷于研究故事情节,这三个问题的提出,也许只是学生的随性行为,若教师能把这三个问题融入自己的“设问”体系,也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立体地把握人物形象,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和理解作者高超的叙事艺术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是想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兴趣的目的,让学生从教师设定的角度去把握文章内容。如果问题的设计能贴近学生、别开生面的话,起到的效果就会比较明显。只是再巧妙的问题设计,依然需要教师专业的“导向”指引。如果教师的“设问”本已极好,但是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缺乏专业性,就会把学生“导”到偏离文本主旨的道上了。

巴金的《小狗包弟》是一篇与“文化大革命”有关的文章,学生要理解清楚巴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容易。在我听过的一节课里,有位教师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时光倒流,巴金还会送走包弟吗?这一问题设计的本意应当是让学生展开想象,更深切地感受作者内心的悔意。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本来对这一问题大多回答是“会”,但教师没有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而是说“如果会的话,那巴金写这篇文章还有什么用呢”?然后就极力引导学生往“不会”的方向去思考,最终得出“巴金不会送走包弟”的结论。本来这一问题已经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讨论的内容亦指向文章的写作目的。只是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对学生的引导出现了专业上的失误。首先,巴金写这篇文章只是在后悔送走包弟?假如能有重来的机会,他就会改变主意,不再送走包弟?很显然,这位教师把巴金的悔意理解为若有机会就一定要弥补的心情。“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没有理性的疯狂的年代,即使时光倒流,时代特点不会改变,巴金依然要面对两难的道德选择,最终的结果,除了送走小狗,别无选择。其次,写下这一篇文章,恰恰是巴金对包弟所能做的最大的弥补,尽管这点弥补并不能减轻心灵的伤痛,更挽回不了包弟的生命,但恰恰如此,却表现出了一个作家的良知,一个作家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勇于解剖自己,反省这一段惨无人道的历史,呼吁理性的回归,呼唤真善美的社会。这是巴金的伟大之处。如果这位教师能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时代背景,对巴金写作《随想录》的目的有着多一些了解,我想在课堂上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不当引导了。

教师作为课堂上的主导者,要通过预设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大局上掌控好课堂上的探讨。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给导学案设计问题之时,要熟悉文本,立足于文本之上,要能在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的时候,给予学生专业的恰当的引导。只要教师能精心地对文本进行“设问”,在课堂上发挥出应有的专业素养,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引,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绽放更多的精彩!

(责任编辑韦淑红)

猜你喜欢

包弟设问巴金
海上日出
谈谈《小狗包弟》中的几种表达方式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在忏悔中呼唤良知
——《小狗包弟》中“良知呼唤”的现象学分析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巴金《小狗包弟》赏析
历史课堂的双翼:设问和史料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文本细读
小巴金“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