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凤县茶叶种植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建议

2016-05-30张庆林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2期
关键词:种植管理解决措施茶叶

张庆林

摘 要 茶叶种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觑,对于湖北来凤县茶叶种植历史较为悠久,但是生产规模和生产管理模式仍旧不容乐观,来凤县茶叶种植受到较为严重的阻碍。立足于湖北来凤县茶叶种植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治理办法,提出凤县茶叶种植管理工作的改良建议。

关键词 茶叶;种植管理;问题;解决措施;湖北省来凤县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02

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下,消费者对于茶叶的需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有机”“绿色”等概念的提出,对茶叶种植管理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从生产角度来讲,“产业化”和“产业链”等概念不断带动我国地区经济稳步前进,可是以上一系列先进的事物,对于来凤县茶叶种植而言仍然显得较为陌生。从规模上看,来凤县茶叶种植分散、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从技术方面看,来凤县茶叶种植对于先进的种茶技术和相关的管理技术认知较为薄弱,因此嚴重阻碍了来凤县茶叶种植经济的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及时解决[1]。

1 茶叶种植管理工作的问题

1.1 管理意识薄弱

湖北省来凤县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等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难以快速地接触到外界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不能正确地分析并制定出能够适应于来凤县茶叶种植的相关策略。一方面,作为种植户,采用较为落后的生产意识完成日常作业,注意力过度集中于片面的个人效益,而又不愿意或者是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更加高级的管理技术,因此形成一种重传统实践轻现代化革新的闭塞局面[2]。另一方面,缺少统一沟通管理的平台,例如茶叶种植地较为分散、当地政府面对大量散户难以开展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等,这一系列问题将会对来凤县茶叶种植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困扰。

1.2 管理参与者少

来凤县茶叶种植以零散的个体经营为主,种植户之间相互联系不够密切,如种植经验、种植技术等问题的探讨不够活跃,在种植管理方面,能够真正用心研究种植管理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直接导致来凤县茶叶种植管理技术的落后。地方政府缺乏关于茶叶种植管理的专门性人才,难以对基层茶叶种植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如缺乏种植技术培训导致茶农所掌握的技能知识数年不曾更新。此外,未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种植管理机制,不能对来凤县茶叶种植的各项工作进行调整和规划,无论是茶农、政府还是其他角色,在整个茶叶种植经济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没有得到很好地定位,因此不能对茶叶种植产生有效的助力。

1.3 管理技术落后

信息闭塞是一个短时间难以改变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茶叶种植管理技术相对落后是情有可原的,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技术落后,茶叶产量得不到保障和提高,茶叶品相、质量等难以获得市场认可,导致茶叶销量小,经济效益低;二是茶农在经营茶山时,不能对一些病害进行正确的处理,如乱用农药、随意施肥和虫害严重等,对茶叶效益造成直接打击;三是在经营组织模式上,仍旧是以一种类似于“小农经济”似的生产方式,造成劳动力、劳动智慧(经验)等浪费,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茶叶对来凤县经济的作用。

2 问题的解决措施建议

2.1 提高管理意识

茶叶种植管理意识的提高,必须要从茶农和当地政府两个方面入手。茶农方面,应当加强宣传工作,如关于茶山病害、虫害等相关知识的讲座,普及一些管理茶山的技术,推广新型的生产工具等,让来凤县茶农与外界茶叶生产行业接轨,提高其市场把握能力和现代生产管理经营意识,也可以采取较为直接的办法,即向茶农灌输“先进的种植管理+勤劳=创收”的思想,让茶农看到经济效益,提高其自我学习和改良的积极性。从政府方面来讲,必须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对茶叶种植和生产进行科学规划,不仅是要引导茶叶种植经济的发展,还要在技术人员、资金设备和销售渠道等多个方面做好准备,为广大茶农免除后顾之忧。

2.2 完善管理模式

主要是改变传统的个体种植模式,以一种类似于集体生产的茶叶种植模式,打破个体茶农之间的壁垒,以政府领导规划组织为主,以茶农自行讨论实施为辅,对来凤县茶山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协调。一方面,要相互探讨,总结地域条件下来凤县茶叶种植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掌握的经验和技术,以确保来凤县茶叶高产、优质;另一方面,通过该模式,使来凤县茶叶种植和生产变得规模化,慢慢向产业化发展,打造带有浓烈地区特点的特色茶产品,提高茶叶种植生产效益。

2.3 升华管理技术

在管理技术方面,首先要认识到现代化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对于一些传统的甚至于盲目的管理技术,必须进行改变。例如,少用化学肥料和农药,采摘和日常养护需注意保护茶树等,必须要引进先进的茶叶种植技术,不能闭门造车。同时,来凤县茶叶种植还可以考虑在茶叶品种上下工夫,根据土壤湿度等自然条件,引进种植更加高产、抗风险能力更强的茶叶品种。此外,要掌握平时茶山自然环境的掌控技术,如温湿度、盐碱度等,不断增强对茶叶种植环境的控制,确保产量和质量。

3 如何升华来凤县茶叶种植的管理工作

3.1 绿色概念的引进

现代消费者对“环保”概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绿色无公害”茶叶必然会有着较大的市场前景,而来凤县原本就远离了城市的各种污染,是作为培养绿色无公害茶叶的理想地方。因此,可以在种植管理环节下足功夫:一是减少或尽量避免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以免一些农药、重金属等成分残留于茶叶当中;二是科学选取地理条件、地质条件都比较合理的地方开建茶山,不可以牺牲环境来引进栽种茶树,同时新茶树的引进还需考虑到当地物种的和谐性;三是建立生产记录,对于茶叶的生产管理等环节,均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技术工艺、用药比重和茶树变化等,均需要详细记录。

3.2 科学概念的引进

一是标准化种植,即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完成茶叶的种植和生产,我国关于有机茶和无公害茶叶的相关标准,为来凤县实现标准化茶叶种植生产提供了标尺支持,按照这两个标尺可以快速地将原本分散的来凤县茶叶种植集中起来,实现茶叶种植的规模化;同时,对茶叶种植的技术、工具和理论等不断地进行研究,建立起适合当地茶叶种植的一套新的管理理论。

二是合理引进一些机械设备,不仅仅有耕地、养护机械,同时还包括制作茶叶的器具等,实现茶叶从种植到生产的机械化操作,弥补来凤县劳动力相对匮乏的弊端,使来凤县茶叶种植企业化发展成为可能。

4 结语

来凤县农业经济发展受到区位条件的影响,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茶叶种植虽然在我国已经拥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是要想切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脉络,实现现代化生产仍需要不断地在管理和技术各个方面下足功夫。总而言之,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并实施一套立足于来凤县的茶叶种植管理制度,以确保茶山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当前来凤县茶叶种植必须思考的问题。面对市场对茶叶需求的变化,未来的来凤县茶叶种植也应当快速地朝标准化、绿色化和机械化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广大来凤县茶农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丁力军.来凤县茶叶种植管理分析[J].农家顾问,2015(6).

[2]谢爱香,高青梅,周鞠钗.来凤县茶叶种植的有效管理[J].吉林农业,2015(4).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种植管理解决措施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香喷喷的茶叶
南涧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火龙果高产栽培技术
关于棉花种植管理工作的思考
供电企业党政工作新思路
基于IPv6的互联网安全问题探析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