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识字由“苦”变“甜”

2016-05-30陈雷雷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低段快乐识字

陈雷雷

【摘 要】对于低段孩子来说,还没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低段识字教学中,可以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有趣的识字常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让识字由“苦”变“甜”。

【关键词】低段;识字;快乐

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要让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儿童开始了学校生活以后,从最初几天起,读和写对他来说就成为一件那么艰难的、费劲的、毫无兴趣的事。”的确如此,这些小不点刚刚踏入校门,就要接触到汉字,如何让他们对这些方块字产生兴趣呢?作家又说:“只有当它带有某种兴趣、跟游戏相结合的时候,特别是当没有人向儿童提出硬性要求的时候,儿童是能够那么容易地记住。”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于是我借鉴了前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让识字由原来的“苦”变成现在的“甜”。

一、猜一猜

小学生对猜谜语一向是非常感兴趣的,再者许许多多的汉字也都可以用来做谜语猜。如:两个小人坐在土上(坐);一人一下子进了门(闪);一手放在眼睛上(看);生日上下排(星)等。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还是猜不出,常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二、画一画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要让儿童牢记的东西,首先必须是有趣的东西。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我觉得这句话首先适用于象形字的教学。象形字都是从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过程中长期演变而来的,现在,今文字和实物虽然有了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它们毕竟也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教学“笔”字,用简笔画先画一支细细的竹竿,下面画一些毛,这样上面是“竹”下面是“毛”,这就是古时候人们用的“笔”。再如第二册第七单元的练习“一幅文字画”,三座山连在一起是“山”字,两块石头靠在一起是“石”字,一只小鸟在飞,翅膀和尾巴都像剪刀,那是“燕”字……让学生看着简笔画说一说是什么字,写一写,再涂上颜色改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学生学起来多么兴趣盎然啊!

三、演一演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如:学习“闻”字,让学生站在门外,把耳朵靠近门缝仔细地听,由此而认识到“闻”的本意就是听。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还很踊跃。

四、编一编

有些字的部件和笔画特别多,学生写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不是这里丢了一点就是那里少了一横,或者是几个部件放得颠倒了。对于这样的字,我常常和学生一起帮它们编成顺口溜,边写边说顺口溜,就不会错。如教学“燕”字:燕山有只燕,头尾全不见,心口送猎人,翅膀在伸展;“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字: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五、学一学

“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教学的过程才能比较轻松。”第二册第四单元的练习很有意思,亮开嗓门学一学动物的叫声,再认一认表示动物叫声的字。以小鸡为例,大家都来学着小鸡“叽叽叽”地叫,教室里好像真的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鸡,有的是找不到妈妈着急的叫,有的是找到了虫子高兴的叫,多有意思啊。小鸡用什么叫呢?“用嘴巴”。难怪它是口字旁,右边是一个学过的音近字“几”。这样一来,举一反三就容易了,学一学小猫、青蛙、鸽子的叫声,想想这些字怎样写,学生就容易想出来。

六、唱一唱

新教材编排有意识地突出多元开放的识字方式。第一册识字(二)其中有一首是根据汉字构字规律所编写的非常有趣的儿歌,把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编成韵文,在读记的过程中既识字又了解古人造字的奇妙以及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可以让学生以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唱一唱,部分学生还能根据书上的格式把认识的类似的字也编成儿歌唱出来,如“不正歪,日光晃,三口品,三日晶……”

七、转一转

第二册有两个识字课都是利用转转盘识字,不同的偏旁转到同一个部件旁就组成了不同的形声字。如教学识字4的“池”,我请学生上去自己动手转一转,边转边说“三点水和也在一起,池池池,池塘的池,池塘里有水”。其它的字也都请学生亲自动手转一转。汉字中类似的情况很多,常见的有“吹、欢、次”、“逃、桃、跳、挑”等等,我鼓励学生自己做简单的转盘,也写上不同的字,到学校里来和小朋友交流。这样不仅区分了同音字、音近字,了解了形声字不同的形旁所表示的意思不同,而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了学生学习形声字的兴趣。

八、交朋友

学生学过的字很快会忘记,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学,喜欢学,有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如在复习形声字时把偏旁和独体字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请某个学生举着手里的偏旁先站到讲台上来。如“女字旁”站上来,问“谁来和我交朋友?”下面就会有好几个小朋友上来和他站在一起,如“子”“马”“乃”“生”“未”“且”等,上来要说:“我和女字在一起我们是妈,妈妈的妈”;“我和女字在一起我们是好,好人的好”……复习形近字也这样玩着学,如独体字相同偏旁不同的几个字,请某个同学举着独体字站在讲台上,其他拿偏旁的同学上来和他做朋友,轮流上来凑字,等于是换偏旁练习,巩固了这样的形声字。

九、对对碰

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识字的能力。在巩固阶段,我经常和学生玩“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出示了“亻”和“也、木、本、火、半、主、立”,让学生同桌进行“欢乐对对碰”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把部件和汉字组成新的汉字,同桌互相拍手边拍边说“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火一碰,伙伙。”学生也还可以自己进行拓展,比如“欢乐对对碰,我来碰一碰,‘亻和‘门一碰,们们。”借助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汉字重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提高识记效果。

十、做卡片

生活实际是学生识字的主要源泉,创造性地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能提高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练习是要求学生将家里的每一样物品的名称做成卡片,贴在相应的地方,经常认一认,然后记住。这种识字办法让汉字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使学生感到汉字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走过或者接近这些物品,他们就会有意无意地瞄一眼卡片上的字,时间一长,就记住了,这种效果是在教室里抄百遍读百遍也达不到的。

总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所写的那样“儿童应该生活在美、游戏、童话、音乐、图画、幻想、创造的世界里。当我们想教会他们读和写的时候,仍然应当使他们置身于这样的世界里。”如果在识字过程中,引进游戏,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猜你喜欢

低段快乐识字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识字
识字儿歌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识字谜语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