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枯燥贴近高效
2016-05-30金晓马
金晓马
【摘 要】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含义。试卷评讲方法的优劣,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后继考试的效果,以致教学质量。因而试卷评讲是教学中举足轻重。
【关键词】语文;考试;试卷讲析
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含义。试卷的讲析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教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是考试的延伸,是小学生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在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试卷评讲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重点,改变教学方向,更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发现不足,进行自主学习,因而试卷评讲是教学中举足轻重。
试卷评讲方法的优劣,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后继考试的效果,以致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迫切需要评讲试卷的方法指导,学生也迫切需要高质量试卷讲析课。讲析试卷方法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一大困惑。
一、试卷讲析的现状
在大量听课调研的基础上,发现目前试卷讲析课的教学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核对答案型
核对答案在试卷评讲过程中是必须的,但如果只把核对答案作为评讲的主要过程就失去了试卷评讲的应有价值,是教师没有备好课的典型表现。对于不同于标准答案的解题指导不够,没有帮助分析指导,挖掘解题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而是一概而论打入冷宫,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2.逐题演绎型
教师在试卷讲析时往往按试卷上试题的先后次序,甲乙丙丁、一二三四,逐题讲解,不顾主次,不了解学生掌握与需求,平均花气力,平均用时间,结果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主次要全不落实。这种做法既浪费学生有限的时间,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3.随意发挥型
遇到某个典型试题时,老师即兴发挥,信口开河,涉及的内容太多太广,该讲的地方没讲,不该讲的地方却没完没了。一节课下来,到底讲了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学生更是不知所云,空耗时间,事倍功半。
4.重点剖析型
只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精细的讲析,而对多数学生做对的试题不予评讲。这种做法虽然针对性较强,效率也较高,但没有顾及到学生中的认知差异,漠视了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
二、评析试卷时应遵循的原则
1.教师的主导作用原则
现代教学理念中教学是一种交往,试卷讲解交往的“话题”是试题。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只有导航方向正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学生自主学习原则
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学生对知识的加工过程,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复印”过程。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少一点灌输,多一点引导,变接受知识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3.师生互动原则
传统讲析课的教学模式以灌输知识为主,以讲得深、讲得透为好,所以教师往往独统整个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答案,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讲析课中去,也很少有反思质疑的时间。事实上,试卷讲析对师生双方而言是个互惠互利的过程。师生双方不仅在讲析课中得到了许多的反馈信息,而且也是双方共同反思评价、调节教学的过程。从学生方面而言,学生从同伴和教师所给的信息反馈中注意到自己的弱点,并通过互动来克服弱点,从而提高认知水平。对教师而言,教师通过试卷讲析了解到学生的认知过程,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进行修改、调整,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参与,互相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在彼此的探索、合作学习中,才能有所感悟,才能有所收获,也才能更有效地学习。通过师生互动、争辩、质疑,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促进了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4.教师赏识激励原则
试卷分析课上,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与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有着很大的关系。有的教师把试卷评析课变成了对学生的批评课,碰上考试成绩不佳尤为常见。在课上常听到老师这样的话:“这样容易的题目都解不出来?”“这些内容我平时是否再三强调过?”“这道题我都讲过好几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这是考前刚刚讲过的例题”。言下之意考不好责任全在学生,弄得学生灰溜溜的,抬不起头来。一味地责怪学生,一味地批评学生,甚至冷嘲热讽,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思维迟缓,注意力涣散,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往往会使学生对学习望而生畏,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影响了师生的情感,其后果难以想象,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
在试卷讲析时,不可忽视各类学生的心理状态,要用好赏识激励手段。对各种优点的表扬要因人而异,让受表扬者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善意批评的同时,应包含殷切的期望,使学生都能面对现实,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标,振作精神,积极地投入到下一阶段复习中去。
后进生在课堂上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的状态,他们缺少参与学习的动力,存在着自卑和依赖的心理。对这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寻找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善于挖掘他们答卷中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声中获得满足和愉悦,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其合理成份,并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做就可以修正为正确答案,树立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增强其成功感。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同时,在讲析过程中,对学生的答卷优点,大加推崇。讲析后可将优秀的答卷,加上点评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全班同学效仿、借鉴。
总之,讲析课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引导鼓励学生以个人的发展为参照,自己和自己比较,关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情况。切忌挖苦、训斥、侮辱学生人格,应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三、评讲试卷的方法
试卷讲析课是经常听到的一种课例,也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碰到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但是令人满意者寥寥无几。因此,提高试卷讲析质量重在得法。
1.重评共性,巧评个性
教师在评讲试题时不要从第一题依次讲到最后一题,因为没有重点,没有针对性,课堂气氛必然沉闷,这种课堂效率自然低下。因此要革除对答案式的讲析模式。
不管是单元测试还是综合测试,试卷都必须覆盖测试范围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不同的知识点难易程度不同,在教材中的轻重地位也不同;不同的题型考查的能力层次不同,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也不同。因此,在评讲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即止”;对多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需要“仔细解剖”,采用多种方式依纲据本,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问题的本质;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及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
2.提问点拨,巧答疑难
教师提问主要为了让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包括典型错误的思考、巧妙的思考等,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示范作用。这样做能摸清学生不能自主解决的疑难点,讲析时才能切中要害,省时高效。
3.互相讨论,活化思维
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进行学习,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勇于提出自己困惑的地方,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热情解答同伴的疑问,让课堂上有更多学生自己的声音。主动探讨问题,能使学生积极思维,加速完成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打开学生思路的手段。为了便于讨论,提高效果,教师可以事先将不同程度的学生搭配,通过启发、点拨、反问、引导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讨论中明辨是非,寻找结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延伸拓展,举一反三
就考试来说,考查点是相对稳定的,但命题人却可以随意变化题意、角度,在设计题目的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应试者眼花缭乱,防不胜防。因为变换情境,学生很可能会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失分,此时善于分析和应变最为关键。所以每道题按原题讲完后,教师要把原题进行变化,同学生一起进行解题小结和反思,即对某个知识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延伸,引发解题的积极性,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5.理论升华,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试卷讲析时,教师应有综合思维的意识、前瞻性的眼光和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不能眼睛只盯着答案,也不能局限于一题一项的分析,而要重在方法的点拨、原则的解说、步骤的总结、技巧的概括,通过一道题让学生掌握一类题。正如《论语》所说:“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
6.分类化归,总结技巧
事实表明,考试题目是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如果缺乏宏观归纳,没有摄其精华、分门别类,往往会陷入“题海战术”。教师若能根据试卷内容、特点和考试结果对试卷进行归类,将同类的题目集中在一起对比研究,答题的方法、规范、要领、技巧就比较容易总结出来。
7.点面结合,双向教学
“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什么也抓不到。学生一节课的注意力不可能始终高度集中,如果教师总是按部就班,从第一个题目依次顺讲,等讲到学生想听的、该听的题目时,学生早就疲惫不堪了。因此教师应学会量化统计,将每道题的难度系数、得分率、平均分算出来并制成表格,这样既可以科学地确定重点讲、详细讲的题目,也为学生的比照提供了准确的依据。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来讲,实行双向教学。学生为了讲清讲好,事先必然会主动请教师长和同学,广泛查找资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此一来,课堂气氛也往往会一扫沉闷和压抑,“吹皱了一池春水”自然比教师的一言堂要有趣、有效、生动得多。
8.深思穷究,留有余地
(1)要求学生回顾某些试题的分析过程,从思想方法的高度再思考。
(2)要求学生回顾某些试题的最后结果,从最后结果的适用范围再思考。
确实存在一些较简单的试题,其结论有着较大的适用范围,它们往往是解决一些较难试题的阶梯。如果能引导学生自觉地移植这些结果,可使他们的变通能力与迁移能力得到提高。
(3)对某些试题进行开放性的改造,要求学生再思考。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改造,使旧题穿上“新衣”,是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常用途径,将试卷上的某些试题改造后留给学生再思考,可进一步扩大试卷评讲的“战果”。
四、小结
总之,新课程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而不是直接的结果。因此一定要将新课程理念运用于试卷讲析中,切实提高试卷讲析的质量。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好试卷讲析这一关键环节,让试卷讲析课成为一潭活水,我们的教学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进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J].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