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过的路
2016-05-30张德明
张德明
1994年,上海教育电视台成立,组织上任命我担任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2013年,我正式退休。20年,我与上海教育电视台一同走过。回想这些年走过的路,感悟颇深。我想,一个电视台不论大小,关键在于办台思路、办台理念。要把思路理顺了,再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推进电视台的建设。具体说来,办好教育电视台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
一、找准定位,立足教育
教育电视台的定位非常重要,影响到一个台的发展,一个台的个性、特色。定位就是特色,也就是我们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电视台。特别是在电视媒体林立,节目如同倾盆大雨一般的情况下,定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一个台没有个性,就没有立足之地。
应该说,有一点是明确的,既然是教育电视台,就要立足教育、服务社会。教育是我们的优势,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如果离开了教育,我们肯定竞争不过别人。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收视率,为了创收,搞一些不直接体现教育特色的节目。我曾经在复旦大学出版社当社长,当时定下的思路就是要抓教材出版,因为教材是复旦的特色。但是,许多教材有学术价值却不一定有发行量,有时甚至要赔本做。那么我们就必须出版一些畅销书,以书养书。同样的道理,对于教育电视台,我们有些节目是为了收视率、为了创收而做的。就像中央电视台二套定位经济频道,类似《开心辞典》《非常6+1》这些知名节目与频道的定位也没什么关系,都是为了保证频道的整体收视率而存在的。
但是,我们自己的头脑一定要清醒:那些单纯为了创收而做的节目不是我们的长处和特色,离开了教育,我们就没有生存的必要。上海教育电视台围绕教育,努力地做好了几个品牌栏目、节目。
比如《教育新闻》是我们着力打造的教育栏目,也是上海市教委非常看重的栏目。还有《ETV 家庭教师》《招生快讯》等节目,都是上海独一无二的特色栏目。在招生节目的制作中还有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时期好多媒体看重招生题材,一时间各大媒体招生信息泛滥。我们就打了报告给上海市委宣传部,希望不要把招生信息炒得过热,后来宣传部批示:“电视媒体只有教育电视台,平面媒体只有《文汇报》能够刊登招生信息。”实际上,这是我们捍卫了自己的阵地,保持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再比如,教师节、六一儿童节的特别节目,是我们教育电视台一定要做的,是完全符合我们特色的题材。比如,我们搞了“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比,这也是上海市教委非常重视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每个地区教育电视台都能做,大家可以与当地教育系统寻求合作。
以上这些节目都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特色。另外,上海教育电视台近些年有一个新的变化和发展,那就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建设终身教育大平台。这个发展与组建上海远程教育集團①是密切相关的。原来上海教育电视台对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教育的范围就是中小学,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而更大范围的教育却没有看到。而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成立以后,我们就走向了社会教育、社区教育、终身教育这样一个更广阔的平台。
經典的例子是,2009年我们推出的《市民大学堂》系列节目,完全通过下社区调研的模式进行策划。制作前,创作人员调研了社区需要什么,市民喜欢看什么,我们将有针对性地设计节目。等到选题出来以后,再放到社区去讨论。最后样片出来了,还是拿回到社区征求意见。节目通过这样不断反馈、不断调整,最后制作成片。《市民大学堂》一推出就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尽管播出时间在上午10点左右,但还是有一定的收视率。各地电大也对《市民大学堂》非常感兴趣,都来向我们要这个节目。《市民大学堂》当初设计的时候也想发行到全国市场,所以定位的时候就要求节目不能有太多的地方性,要超越时空。另外,我们教学部的《空中老年大学》节目,与网上老年大学结合起来,点击率还特别高。有一次,我们搞了老年人自己制作的课件大赛,点击率竟然超过2000万人次,老年人的参与度非常高,上海市委领导听了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因此,我想找准定位非常重要,对于教育的理解也要不断地深化,丰富教育的内涵。教育的概念可以大大拓展,为学习型社会服务。
当然,围绕这个定位,也不能操之过急。这些年的努力中有一件事情对我的影响比较大,我们当年曾经还想申请一个数字付费频道,与上海文广进行了半年的谈判,最后他们对我们的要求是每天要有4个小时的自制首播节目,这非常困难。一个综合电视台自制的首播节目也达不到4个小时,大多数都是引进节目,自制节目有两个小时,占到20%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更何况是我们这样定位的电视台。而且,我们的数字频道定位是“学习考试频道”,在这样的频道播放电视剧、社会新闻、娱乐节目显然是不合适的。真正要做一个付费的专业频道,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有“量”。所以,最后我们考虑还是暂缓申请,因为我们的积累不够,只能暂缓。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以后还是要走数字付费频道这条路。
总之,我们肯定会被创收所迫,但是主体意识不能丢,定位不能丢。教育电视台如果全部是商业化娱乐化节目,就没有教育电视台存在的必要了。
二、重大事件永不缺位
既然我们是新闻媒体,那么在重大事件,特别是与教育有关的重大事件中,必须要有自己的发言权。“大事件发生时,小台不能缺席”,面对重大事件,要尽我们的力量去做。
比如汶川大地震,我们第一时间先后派了5路人马13人次,做了许多直播节目。包括那年的六一儿童节,我们做了上海与灾区卫星双向连线的直播。我们对于地震题材的报道与别的媒体不一样,从教育的角度切入进去,重点报道灾区的孩子、灾区的学校、灾区的教育。
再比如,非典、奥运会等重大事件,我们的记者都冲到了第一线。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采访记者的要求比较严格,记者很难进入比赛场馆。当时我们的新闻部提出要去报道,我坚决支持。哪怕进不了场馆,打外围也可以。我是从锻炼队伍的角度考虑。一“打仗”,大家就紧张起来,兴奋起来。报道大事件对于队伍的锻炼很有好处。果然,那次我们的新闻记者去了北京以后,拿了许多很好的素材。比如,上海癌症患者俱乐部从几年前就开始盼北京奥运会,他们每天积攒两元钱,到奥运会开幕时去北京为体育健儿助威。而当时美国的游泳队中有一位身患癌症的运动员,他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是上海癌症患者俱乐部专门给他做了一块金牌,表彰他不畏病魔的勇敢。题材非常独特,非常感人。这条新闻后来还获得了政府奖。围绕奥运,节目部的编辑做了许多专题,新闻部的记者负责抓现场,整个报道非常成功。事实证明,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独特视角去抓题材、抓素材。
我们还通过努力获得了全国“两会”的报道证。而“两会”的报道证也是卡得很紧的,上海100多家媒体一共才发放15张记者证,其中我们就得到了两张,非常不容易。有了报道证,就可以直接去人民大会堂、京西宾馆进行采访。我们的记者新闻意识非常强烈,就是要把带有我们教育电视台LOGO的话筒与中央台的话筒放在一起,与上海文广(SMG)的话筒放在一起,这样东方卫视、上视、央视播出新闻的时候也会把我们的台标带出来。大家看到了都很吃惊,上海教育电视台居然进入了人民大会堂,这也是我们电视台的地位提升的象征。当然,我们的报道还是从自己独特的教育角度切入。我们还租了招待所,预先制作景片,在一个很简陋的环境中布置了“两会”直播室,把许多嘉宾邀请来进行访谈。
再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相关报道。前期,我们做了许多与世博会相关的节目,比如“迎世博魅力社区展示”。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的社区又有非常精彩的内容可供展示,所以就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地去落实,完成了这样的节目。世博会开幕后,新闻部开始制作每天一期的“世博每日谈”,一共180期,利用我们的优势资源,请了几十位专家谈世博,包括世博的场馆建设、世博的理念、世博的知识背景等等。
所以,我想作为一个新闻媒体,在这种重大事件上,要尽量有我们的声音,体现媒体的力量,也是教育电视台的地位象征。当然,各地的教育台有自己的特殊性,也可以寻找当地政府的关心点,急政府所急,想政府所想,了解政府关心什么,然后去研究这些问题。
三、内容为王,注意积累
一个电视台要有文化积累,要有资源积累,否则办了十几年,你最后留下什么?上海教育电视台建台以后也研究过这个问题。因为电视是文化快餐,应景性的东西比较多,比如新闻播过了就播过了,再比如民生类的节目,从文化积累来说,很难长期保留下来。
但是,我想作为一个电视媒体,一定要积累一些经典的东西,能够5年、10年、20年不过期。为此,我们做了一系列节目积累,比如《院士礼赞》,我们拍了120位院士的人物专题。2009年,徐匡迪到上海过国庆节,正好看到我们播关于他的节目,很高兴,向市领导要我们的节目光碟。再比如我们的《一代名师》,拍了30多位教育家的人物专题。当时,国务委员陈至立还为我们题写了片名。中央电视台也很看重我们的节目,向我们购买了《一代名师》,在中央台黄金时间播出。再比如《世纪讲坛》,也是文化积累的节目,制作了“说孔子”“说戏”等经典系列。
以上这些都是可以流传下去的节目,包括我们打造的《身边的奥秘》《中国之最》,也是不受时空限制的,也是可以10年、20年长期流传下去的。
頻道就是“跑道”,给了你“跑道”,竞争到最后就看你的“跑道”上跑什么样的“车”。尽管新媒体发展迅猛,技术手段非常重要,但是在电视媒体的竞争中,根本的还是内容。电视还是内容的产业,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还是要靠内容。所以,一個电视台一定要积淀一些东西,要多在这个方面下功夫。
四、技术领先,跟上时代
电视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会带动媒体的发展。从上海教育电视台来说,我们近些年加强了数字化建设。当然数字化是没有尽头的,技术不断更新,如何与时俱进是我们研究的课题。比如我们现在片库里有十几年积累的内容,非常宝贵。但是早期的带子都已经磁粉脱落,为了挽救这些珍贵的内容,我们打算引进数字技术,进行抢救性保存。可以说,在技术方面,我们与上海文广比,是在同一个“跑道”上的,只是规模比文广小,但是从质量上,从先进性上,毫不逊色。
五、发展经济,重视效益
有了效益,电视台的发展才有后劲,职工的生活才能改善,才能留得住人才。上海教育电视台应该说从一建台就注重培养员工的效益意识、经济意识。现在员工的经济意识都很强。但是,原来的电大有些人就没有这样的意识,总认为自己是全额拨款单位。但其实,拨款只占员工收入的五分之一,另外的五分之四都是靠自己的创收支撑的。与电大合并之初,我讲经济、讲效益,大家都不理解。经过几年的磨合,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没有经济实力就不可能推动事业的发展。
同时,经济效益也是稳定队伍的关键。整体讲,上海教育电视台员工的总体收入没有低于上海文广,这也是一个电视台能够稳定的重要因素。
这些年,上海的竞争非常激烈,压力非常大,上海教育电视台是在强势媒体的挤压下生存的。比如购买节目,我们出5000元一集,人家就出10000元一集;我们做宣传,人家就说这个报纸是他办的,不让宣传教育电视台;我们做广告,人家就一家一家广告公司讲,谁跟教育电视台做广告,就不享受他们的返点优惠政策。所以,我们分管经营的邵蓓萍副台长非常不容易,在如此强势的经济挤压下,为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而且还想办法巧做,比如她有一个策略,对于马上要“上星”的首轮剧,人家是不买的,那么我们就打这个时间差,在“上星”之前,压低价钱买下来,抓住“上星”前的空档播出。这都是策略上的胜利。
当然,我们还有一个策略,就是一手牵着市场,一手拉着“市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办教育电视台一定不要放弃找政府。我们瞄准政府的项目,这样就有经费。教育是公益性的,有的项目就应该是政府投入。比如《市民大学堂》栏目,我们就盯着终身教育处,盯着市教委,要他们投“皇粮”。所以在经济方面,电视台主体还是要走市场,但同时也不要忘记争取公益性项目,向政府要钱。
当然,有了经济积累以后,更要讲效益,要从实际出发,该节约的还是要节约。
2008年上海市远程教育集团召开“教代会”,确定了五个“一千万”工程:一千万设立电大奖助学金,一千万投入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一千万建设一百门电大的精品课程,一千万用于制作《身边的奥秘》节目,一千万买辆转播车。但是经过调研发现,高清转播车起码要两、三千万元一辆。上海教育台一年有多少节目要使用转播车?如果一个月使用三次,一年也就36次,而租借一次转播车也就4万元。这样算下来,一年租赁30次转播车也就120万元,购买一辆转播车的钱可以供我们租20年。那么20年过去了,这辆转播车的技术肯定已经被淘汰了,这笔账一算,买转播车就划不来了。我们还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看问题,不搞摆设,不搞花架子。最后全体员工公决,大家投票,决定暂缓购买转播车。
六、用好机制,优胜劣汰
一个电视台的发展,带好一支队伍非常重要。在队伍建设中,我们要抓机制。我对员工曾经讲过四个“力”,“激发创新力,增强凝聚力,提高竞争力,扩大影响力”。一个电视台十几年办下来容易产生惰性、惯性,没有活力。那么如何激发活力,就要靠机制。比如,发动员工献计献策,组织员工搞创意坊,策划新栏目。
在节目方面采取优胜劣汰,做疲倦的节目就下决心关掉。比如我们有个《诗情画意》节目,做了十来年,大约一千几百集,疲倦了,我们就毅然下决心把该节目关掉。还有一个节目《家长》,一开始初创的时候效果很好,但后来内容偏了,我们也下决心停掉,重新整合。
在人员方面,我们每年都调整队伍,采用末位淘汰机制。近些年,因为强调和谐社会,要消化矛盾,所以没有前幾年严厉。但是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于电视台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这些年也动了一些人,有的栏目被撤掉,制片人就到别的栏目去做摄像。有的员工被调整到上海远程教育集团,还有的只能拿一个上海市的保底工资。当然,做得好的也激励、奖励。这样确保第一线的岗位人员都是精干的、有活力的。
我们的收入分配机制,每个部门都不一样。不同的工种就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制片人、编导的收入完全与收视率、节目质量挂钩。每月还邀请广电的专家对节目进行月评、打分,也与收入挂钩。包括抓到一个错别字,就扣20元。至于技术工种,收入就必须与安全播出挂钩了。
队伍就是用这种办法来激励。我曾经提出了一个口号,“批评使人进步、表扬容易滋生自满”。作为电视台领导,要敢于使用批评的武器,不能做老好人,这样严格要求,电视台的风气才会好起来。
七、开放合作,调整心态
首先,从上海教育电视台与远程教育集团走过的道路来看,上海教育电视台幸亏依靠远程教育集团,优势互补,背有靠山,不然很难经得起上海的竞争风浪。上海广电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教育电视台一建台就经受了极大的挑战。但是, 2000年,我们加入了远程教育集团,抗风险能力就加强了。
当然,集团的协调作战、优势互补确实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原本“四电”的小日子都过得挺好,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合并之初,大家互不服气,电大自恃是司局级单位,而教育电视台原本经济效益很好,工资在“四电”中比较高,但是合并以后,集团认为收入可以有差异,但福利必须一致,所以大家开始时都有点意见。
原本中国教育电视台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央电教馆也搞过合并,但是没有持续下去。我曾经研究过,人、财、物没有整合起来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国家级单位整合难度太大。地方相对比较容易操作。另外,我们班子有一个好处,比较集权,各个部门的领导大家都兼任,重大的问题都在班子里讨论。
虽然教育电视台在合并之初,员工福利有一点吃亏,但我们当时就做工作、讲道理,告诉大家要抱成团。事实证明,合并以后,资源的整合对于教育电视台实实在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原来我们每天只有4个小时的播出时间,后来争取到8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播电大课程,也不管是否有收视率,合并前,时段是要向电视大学磨破嘴去争取,而成立集团后,资源整合,所有的时间一下子都交给了教育电视台,实现了全频道播出。
另外集团盘子大了,干部流动也有空间,有利于干部年轻化。现在教育电视台和集团真正成为一家,特别是在干部的轮岗上,两年一次聘任,30%—40%的干部进行轮岗。轮岗以后,大家对彼此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心态平衡了,隔阂没有了。这几年因为效益好,大家隔膜也都慢慢淡化了,有什么大的事情都举集团的力量去做。
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成立以来,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电大的招生,我们的《招考热线》栏目,每年都会做好几档专题节目。仅仅教育电视台为电大播出的招生广告,每年就达到100多万元,那么这笔费用就免收了。再比如电大奖助学金的颁奖典礼,100个优秀学习小组的颁奖活动,百佳学习型家庭的表彰活动,都是教育电视台做的。如果这些都请其他电视台来做,一方面不了解电大,做不好,另一方面经费投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而这些活动就因为有了教育电视台的参与,大大扩大了电大的影响。
其次,各地教育电视台之间也要开展合作。比如“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联合体”。我们原来就一直很想做《身边的奥秘》《身边的科学》这样的科技类节目,科技类节目在中国做得不好,因为它确实需要大量的投入。原来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合并给上海33频道,但是现在也不做科技节目了,资源都浪費了。现在的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是做了不少科教类节目,但是总体的量与娱乐类节目不能比。我们很想尽一点自己的社会责任,但是做科技类节目,仅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那就要开放心态,走联合的道路,所以就成立了“全国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联合体”,大家一起做。教育电视台一家家都是孤立的存在,力量确实比较小,我们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做成大事。
第三,经济增长模式方面也要有开放合作的心态。过去的十几年都是上海教育电视台自己经营广告,少量的给别人代理。2008年底,我们研究了当时的情况,一方面是金融风暴,一方面是广电的强势挤压,如果再单纯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坚持下去。当时我们走访了好几个省级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包括综合电视台等,最后决定转变经营模式,走总代理的道路。那时我们分析了自己的有利条件:身价已经有一个亿,所以招标的底线就是一个亿,另外自己再保留2000万的广告量,这样既有保障也有增长。后来我们分析了代理公司的背景、抗风险能力,包括与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广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非常认真的研究,最后选定了一家总代理公司。但是没想到,仅三个月,总代理公司就做不下去了,提出要退盘。他们没想到金融风暴如此猛烈,也没有想到上海文广对他们的制约、排挤如此厉害。后来,经过集团领导讨论,同意总代理公司减去四分之一的款额,变成7500万。然后,我们自己又做了3000万,这样终于还是保持了一个亿的创收。
尽管开始遇到了挫折,但是我认为还得走代理的路。因为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电视台面对市场真的很难,现在这个市场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仅靠自己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当然,广告代理之后,一方面我们自己的广告队伍还要保留,不能散,要研究市场,要保留渠道。另一方面,我们还是要保证节目质量,把收视率做上去。只要收视率在,就不怕没有人来包。
第四,开放的心态还包括与上海文广之间的关系。以前我们在这方面的压力实在太大。但是,我们跟上海文广的关系,也不能情绪化,要换位思考,要寻找沟通的渠道,寻求合作的空间。
现在这个时代确实要提倡多赢。教育电视台要争取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争取宣传部门、精神文明办等等的支持。此外,如何多寻找合作的机会、优势互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八、无私奉献,回报社会
上海教育电视台能有今天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分不开,与社会各界的支持分不开。一旦我们有了积累,一定要回报社会。我一直记得,上海教育台的第一辆采访车,是由22个区县教育局每个单位出一万元,筹资买好后送给我们的。我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年的台庆活动都不铺张、不奢侈,都用回报社会的方式度过我们的生日,比如我们支援了高建成希望小学、西藏日喀则广播电视站等等。我们电视台的员工这方面的意识都很强烈。
应该说,上海教育电视台在艰难困苦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现在,还要继续不断激发活力,避免产生惰性、惯性。一个人要有志气,一个电视台也要有志气,精神上不能缺钙。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规模相对较小的电视台而原谅自己,给你一个平台,你就应该有责任把事业做好,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队伍带好,只有这样,才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