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投融资现状探析
2016-05-30李可
李可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扩大,各高校都产生了大量的资金需求。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总额不足、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管理等。因此,从政府、社会和资本市场以及高校自身等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投融资的合理高效,实现高校的良性运转,是促进当前高校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高校;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0-0123-02
2014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2 547.7万人,远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取得优势,高校需靠大量资金支持,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虽然目前高校收入总量逐年增加、收入渠道日益拓宽,但高校发展所需资金仅靠政府投入、学校内部或银行贷款等渠道融资,是难以满足高校发展所需。
一、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现状
教育投入是一国之内政府和民众对教育领域的投资额,其中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列入预算的教育事业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等,属于国家发展各级教育事业的费用,是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主力。而社会民间投资及社会捐赠和高校企业等投入则是国内外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对我国来说,这些渠道的高等教育投入严重匮乏。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作为事业部门,办学经费几乎都来自政府财政拨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发达国家的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保持在5%—6%左右的水平,发展中国家平均近4% ,而我国则为3%左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此外,随着高教改革,我国高校经费结构中家庭等社会投入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占到高校经费的58.3%,而学杂费所占高校经费比例已上升到26.5%,如果考虑除却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之外的事业性投入,已占高校经费投入的35.1%。政府高校教育投入比例连年下降,而且政府投入在地区、学校之间还存在严重失衡问题:政府投入更偏重于核心城市或东部地区的一流高校,忽视筹资困难的普通高校尤其是中西部普通高校投资需求,阻碍了我国高校体系健康发展和完善。据清华大学相关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清华大学一所学校获得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已高达50多亿元,科研经费超过39.31亿元,到2016年累计已获得社会捐赠高达101.82亿元,其各领域收入都远超广大普通院校获得的各类收入[1]。根据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年部属高校校均获得政府投入是地方高校校均政府投入的1.7倍左右[2]。
二、当前我国高校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严重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强态势,然而教育投入却远落后于经济增长水平。2014年我国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为23 041.71亿元,其中中央政府为1 253.62亿元,地方政府为21 788.09亿元,只占到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6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随着“分税制”财税制度,以及政府间分权型高等教育投入制度的深入推行,拥有稳定税源和高财政收入的中央政府在教育投入方面占全国总投入的比例越来越低,其与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的权责方面出现了严重不对等的问题。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较低的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基本围绕基础教育项目,所以用于高等教育的地方政府投入比例在地方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中不断下降。总之,在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依赖国家的前提下,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我国高校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资金使用存在盲目性,效率低下
2015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职工有233多万人,其中专任教师只有153余万人,具有编制的教辅行政人员比例远远高于实施社会化后勤管理体制的发达国家或地区。过多的教辅行政人员、僵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导致高校资金分配上过度浪费于行政环节尤其是不必要的行政职位岗位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高校资金分配上,过度偏重校长等行政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得不到合理的收入分配,导致部分专任教师轻视甚至忽略教育工作,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水平的发展提高。同时,低效率的资金管理和运用模式造成我国高校教育设施、教学条件的建设严重滞后于高校规模扩张,不能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所需,如实验室使用效率低,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所需资金短缺等。另外,由于各高校内部目前在图书和实验设备的使用上没有进行有效整合,条块分割、行政过度干预,进一步制约了资金投入效果。
(三)高校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费过度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其他途径的投入很少。一方面,校办产业规模很小,难以满足高校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在吸引社会捐赠方面,力度不大,数量不多。校友捐赠率是衡量美国大学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而我国大学长期以来缺乏这方面意识,尤其是地方高校受知名度等制约,难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社会捐赠,来自本土企业家或本校校友的捐赠非常少,缺乏良好的社会捐赠氛围。
(四)高校资金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管机制
一方面,受“国家办教育”的计划经济体制思想影响,我国高校管理仍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高校各种经费来源及利益获得只能通过行政方式,如高校职称制度完全脱胎于行政管理模式,根本无法摆脱行政的过度干预。这种僵化的高校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缺乏激励机制和高效的管理效率,严重制约了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高校对政府部门的“等、靠、要”不良作风,限制了高校健康运行。另一方面,对高校投融资的监管措施有所欠缺。我国高校基本没有形成专门的审计机制,经营收入处于混乱管理状态,甚至一些学校存在资金的大量流失和浪费。
三、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促进高校良性运转
(一)稳定政府财政支持,有效降低政府投入风险
首先,各级政府须继续坚持和稳定高校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是公益事业的思想指导,继续强力支持对教育的财政支出和政策扶持,针对高校扩招和扩建带来的高额债务,可以实行利息补贴等政策来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
其次,各级政府应积极创新制度,降低政府投入和高校融资风险。通过政府引导,打破“条块分割”,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全国高等教育资源;以合并、改建、置换、重组等市场运作方式盘活教育资源存量,筹措建设资金,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实行“拨改投”,构建政府和高校间的委托-代理治理结构,积极利用市场机制,通过贷款、控股、参股等金融工具筹措建设资金,有效放大政府投资。理顺教育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监管之间的关系,全面实行高等教育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做到投资、建设、管理、营运“四分开”;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规范投资建设程序,建立投资责任约束机制,保证资金使用效益和施工质量。建立资金运用绩效考评机制,按照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建立均衡性拨款和竞争性拨款相结合的高校拨款制度,形成内部自主自律与外部监督评估相结合的经费管理机制,增强拨款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降低政府投资风险。
(二)利用科研人才优势,积极开拓自我增值能力
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全面整合优质资源,实行“开放、流动、竞争、联合”机制和全员聘任制,在原有体制基础之上,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形成矩阵式网状管理结构,促进高校内部科技资源流动和共享,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高校自我创新能力的改善,可促进科研资源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实现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改善高校自我增值能力,保障资金供给,降低资金使用风险。
(三)吸引社会各阶层参与,降低投资主体风险
首先,应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助学,不断拓宽教育投资资金的来源和渠道。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构建、梳理教育部门或高校行政管理部门信息沟通渠道。高校获得的各种投融资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引导资金投向教育领域。
其次,应完善校企与银校合作,建立“政府投入、学校主导、多方集资、面向社会”的混合模式,实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各阶层积极性,开辟高校投融资的多元化,降低高校融资成本,提高其融资能力,促进资金高效使用。
(四)积极创新金融工具,有效控制投融资成本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运作,创新金融工具,扩大高校资金来源。比如,通过发行具有国债性质、企业债券性质的高等教育债券,发行高等教育彩票,建立教育发展公司、高校资金信托公司等方式,实现高等教育资金良性参与资本市场运作;凭借教育资源优势和特色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高校建设,积极健康地运作高校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保障高校投入资金增值,有效控制高校获取资金成本,避免高校资产缩水和商业借贷中财务风险。
(五)改善高校管理模式,降低管理成本
高校既要承担传授学术、研究学术的社会职能,又要肩负提高自身运行质量、创造办学经济支撑条件的任务,所以应通过学术和资本纽带同外界发生关系。但我国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行政色彩浓厚,基本是通过行政行为同社会各界进行交往。要想完善高校投融资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就必须解除高校和行政部门的挂钩,取消高校行政级别,使行政管理干部转变为职员身份,实现高校由行政管理模式向专业教育部门管理模式转变;有效控制后勤和管理成本,降低资金重复使用和低效率风险,形成高校投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张燕燕,胡光宇.我国高水平大学教育经费构成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33):117-120.
[2] 黄臻,易罗婕.我国高等教育投入公平性与教育整体效率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1-25.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