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6-05-30康如花

甘肃教育 2016年21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兴趣阅读教学

康如花

【关键词】 阅读教学;自学能力;兴趣;能力;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1—0091—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孔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要把知识教给学生,还要把学习知识的有效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调整自己的思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可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我们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那么,教师应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学习惯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在阅读中主动探索知识的海洋,不止步于课文中有限的知识,从而形成自学习惯。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反复朗读课文的方法,使学生通过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时,一位教师就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的学习,不但能让学生钻进去探索、研究,而且能让学生扩大学习的范围,并通过读、查、想、认、总结、归纳等,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

二、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自学能力

教师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从字、词、句、段等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要引导学生结合以下方法阅读:1.查字、认字、写字。2.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3.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4.反复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讲述课文内容等等。根据这四点,教师引导学生正确阅读,一定能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提高阅读质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窃读记》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地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为切入点,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在读了《窃读记》后,总结中心思想,从中找出细节描写,让“我”的心理活动变得更加丰满。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以上的方法学会阅读,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在阅读中也提高了的自学能力。

三、深化阅读内容,教给自学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培养他们的自学习惯,还要通过阅读教他们自学的方法,让学生有打开问题的钥匙,去打开语文知识的大门,理解各类文章。比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笔者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练习,且让学生通过外貌看特点,理解从外到内的描写方法,体会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少年闰土》的人物特点的描写,引导学生归纳读写人物文章时,要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来描写,还有如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抓住人物的特点和心理活动。经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会了自学课文的方法,而且再遇到写人的文章时,也能够自己去总结、归纳,熟悉写人的文章的方法与手段,并在自己的写作中熟练运用。

总之,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能力对其他能力的形成又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阅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兴趣阅读教学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